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
再說,栗亞波也有這個潛力。
之前面試的時候,如果不是常浩南也看中了這個學生,那她本來是準備出手的。
果然,聽到常浩南的話,栗亞波不僅沒有失望,反而重新興奮起來。
這要是擱在熱血漫里面,估計眼中的斗志都已經能燃燒起來了。
……
隨著機艙門向下打開,常浩南一行人依次走下舷梯。
滬飛方面自然早就已經安排了總經理周慶之親自接待。
在航空工業進行集團化改革之后,滬飛也已經從中獨立出來,成為了一個級別稍低但直接對科工委負責的企業。
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以后賣客機的時候,因為航空工業集團的軍工屬性而帶來的一些不必要麻煩。
而一起出現在舷梯下面的,甚至還包括提前過來的科工委副主任張洪飚。
“浩南同志。”
二人握了握手:
“我到科工委就任之前,就已經聽說過不少你的事跡了。”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張洪飚倒是表現的很熱情:
“這次我還是特地找丁主任打了申請,否則啊,這個代表科工委參加儀式的機會,還輪不到我嘞。”
張洪飚是上個月大會開完之后,接替到年齡退休的張東旭進入的科工委,負責軍民融合產業這塊的事情。
所以滬飛還有國產客機項目,其實就是他的主管范圍。
只不過這么一番話術下來,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顯然熟絡起來了不少。
其實要論級別,張洪飚還是要比常浩南高上半級。
不過,一來是后者的情況顯然不能以常理論斷。
二來,張洪飚跟科工委其它副主任不同,是沒有軍職的。
也是科工委第一位沒掛銜的領導班子成員。
以常浩南的視角,自然能猜到這是上級已經開始有意去除科工委的涉軍色彩,為下一步的轉型做鋪墊。
但對于張洪飚本人來說,他肯定還是擔心自己的工作不好開展。
所以跟常浩南這個同樣沒有銜的骨干部下搞好關系,絕對沒有壞處。
幾人一番寒暄過后,便沿著紅毯走向遠處的總裝車間。
而這條路,顯然是專門設計過的。
因為中間恰好會經過大場機場的一個地標——
恰好在20年前首飛的運10原型機。
這架飛機原本停在稍靠廠區外圍的地方,顯然也是為了今天的儀式而特地轉移過來的。
不過,安排的好。
張洪飚和常浩南一起在旁邊駐足。
后者抬頭看了看這架已經因為風吹日曬而顯得有些破舊的飛機,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只不過,現在張洪飚就在旁邊。
對方要是不說點什么的話,常浩南也不太好開口。
而張洪飚的配合也恰到好處:
“對于咱們來說,運10,應該算是個教訓。”
“是啊……”
常浩南回答道:
“技術水平不足,這屬于客觀上的能力問題,但解散技術團隊、封存技術資料,甚至后來還把資料給弄丟了……這就是思想問題了。”
運10的研發并不是科工委主持的,二人diss起來自然毫無心理負擔。
而跟在后面的周慶之正愁找不到機會插話,見狀連忙表態:
“當初運10下馬的時候,我還只是個技術主管,記得那個時候,程不時同志打過好幾次報告,希望能在引進MD82總裝線的同時,保留一部分運10的研發和生產力量,給未來的國產客機留個火種。”
“結果民航局那邊沒同意,最后還是把整個生產線和團隊全都弄過去轉產麥道了……”
滬飛是幾年前才被調整到科工委下面的新成員,周慶之這一波,明顯是要表達跟過去切割的意思。
常浩南自然也聽得出來。
不過,他雖然也瞧不上原來民航局那批人,但沒必要在這種場合表現出來。
于是周慶之又繼續道:
“就這么著,96年麥道要被波音并購的消息一出來,我們從上到下幾乎全都不知道怎么辦好,那段時間正好又趕上大下崗,一時間風言風語說什么的都有,要不是科工委及時給我們指條明路出來,還不知道會是個怎么樣呢……”
說這話的時候,周慶之一直看著常浩南。
作為局內人,前者當然知道具體是誰在當時最關鍵的時候推了整個滬飛集團一把。
只不過有些事情,反而不適合說的太明白。
常浩南笑了笑,點點頭回答道:
“C808和C909,只是解決咱們國產客機的有無問題,總體設計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