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側妃
果然,在蕭揚歡離開不久之后,楊淑妃被招進了啟元殿中。
昌隆帝與她說的正是側妃一事,“誠王和寧王年紀相仿,皇后理事的時候,相看王妃都是一起選的。如今德妃離世,朕想趁著熱孝先將側妃納進府,再定正妃人選?!?br />
縱使心里如何不愿意,但楊淑妃依舊溫和問道,“正妃和側妃的人選都是皇后娘娘一手操持,不如妾明兒個兒問了娘娘的意思?”
昌隆帝眉頭微皺,“不用,誠王的側妃朕心里有數,寧王的側妃已經定下來了。五公主新喪,不宜喧鬧過分,又只是納側妃,你看著操辦便是!”
楊淑妃垂首應下,又道,“妾還是頭一次操辦兒女婚事,心里惴惴不安。回頭定和賢妃好好商量著,不能墜了天家的臉面才是!”
豈料昌隆帝擺擺手,“賢妃的承香殿離昭慶殿相近,八皇子這兩日不好,賢妃只怕不得空閑。”
楊淑妃眼睛瞇了瞇,臉上的笑意越發深切,“孩子要緊些,妾會囑咐人多顧著承香殿一切事物!”
昌隆帝滿意的點點頭。
寧王納側妃進門的日子很快便定了下來,消息傳到承歡宮的時候,蕭揚歡坐在書房窗下,瞧著樂師指點蕭扶歡琴藝。
白媽媽含笑道,“縣主年紀不大,難為能沉得下心來聯系!”
谷秋端了姜蜜水進來,聽見這話笑道,“奴婢瞧著縣主是不想寫大字?!?br />
蕭揚歡端了姜蜜水喝了一口,琴音聽得直皺眉,無奈的搖搖頭,“無論是練字還是學琴,總是要學好了才行。”
“縣主雖然年紀還小,只是嘉清縣主快一個月不曾進宮了?!惫惹锍谅暤?。
蕭揚歡點點頭,“這事兒我心里有數,待阿芙過了生辰就會在皇祖父面前提一提!”
主仆幾人才說完話,崔良媛進殿來了。
“方才,徐府送了好些回禮,妾按著規矩請鄭嬤嬤收歸庫了?!?br />
蕭揚歡點點頭,承歡宮內的宮務,一直都是崔良媛和鄭嬤嬤管著,她只在聽一聽。
崔良媛接過谷秋遞過來的茶喝了一口后才道,“寧王納妾的日子定下來了?!?br />
“是淑妃娘娘操辦?”蕭揚歡問道。
崔良媛頷首,“妾來問賀禮的事情?”
蕭揚歡抬頭看著一身素色衣裳的崔良媛,想起崔家在京城還沒有離開,便道,“五皇叔納側妃這事交給鄭嬤嬤吧,我記得良媛的琴藝不錯,煩請良媛得空的時候指點阿芙兩句?!?br />
崔良媛心里一直清楚,崔家一直盯著王爺側妃的位置,承歡宮的情形是不容許她牽扯進這里面的事情去。心里正想著如何將這事推出去,聽到蕭揚歡這話,趕忙答應下來。
瞧著崔良媛去了殿外指點蕭扶歡,谷秋才道,“良媛也是不容易!”
“只要不生出歪心思,本宮不介意替她擋一擋風波!”蕭揚歡淡淡道,“將寧王府那邊的事情交給鄭嬤嬤操辦。無論如何,鄭嬤嬤總是皇祖母給我的人,賀禮看例子吧!”
德妃和五公主出殯那日,蕭揚歡特意換了一身素凈的衣裳,讓谷秋抱著阿平領著蕭扶歡進了后殿供奉昭哀太子夫婦靈位的屋子。
“父親、母親,阿平已經七個月了。他雖然早產身子若些,但照顧他的乳母十分用心,每三日太醫院就會來人為他把脈?!笔挀P歡對著供桌上的靈位低訴道。
蕭扶歡依偎在蕭揚歡身邊,天真的問道,“阿姐,你在和誰說話?”
蕭揚歡將阿平放在靈位前的蒲團上,捏了清香,分了一柱給蕭扶歡,“給父親和母親上柱香,告訴他們你這些日子做了什么?”
蕭扶歡依言而行,捏著清香學了蕭揚歡的樣子上香叩頭,細數著她早上吃了兩碗米粥,中午吃了一碗粳米飯,晚上喝了一大碗山珍湯。
后殿寂靜,小孩子獨有的軟糯的嗓音在房間內響起,不吵卻十分熱鬧。
待她說完,蕭揚歡讓谷秋帶著他們離開,“我有些話,相對父親說,你先帶著他們離開吧!”
谷秋依言,抱著廉郡王,領了慶寧縣主離開了后殿。
房間里恢復了清凈,蕭揚歡細細將德妃下場微微道來。她聲音本就清冷,在寂靜的屋子里,仔細聽來,只覺得寒意逼人。
說完這些后,蕭揚歡從衣袖中取出一張紙,凝視片刻,最終將它點燃了扔在腳下,看著灼灼烈火,她輕聲呢喃道,“孩兒不知道該怎么辦,這些日子日夜煩憂,還請父親給孩兒一個明示。”
蕭揚歡在屋子里等待許久,也沒有等來昭哀太子給她的明示。
宮中喪事完畢之后,寧王納側妃的事情就擺在明面上來。他雖然上了兩道要守孝的折子,但是都被駁回。
蕭揚歡在書房里同鄭嬤嬤笑道,“寧王身邊是來了什么高人么?這兩道折子上的極妙,極有了為生母守孝又不得不順從君父的意思,保全名聲。還將楊家的勢力拉攏,聽說楊淑妃按著規矩備的娉禮送到寧王府后,寧王還特意添了一層!”
鄭嬤嬤將準備的禮單遞給蕭揚歡看,“奴婢聽說楊家兩位爺搶奪家主之位的事情鬧得極為難看。雖說,淑妃娘娘是楊家大老爺的嫡親妹子,但與楊家二老爺也是姐弟,而寧王卻添了一層娉禮,不怕得罪淑妃娘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蕭揚歡道,“遲早都要站位的,只是寧王這樣做,急切了些!”
而寧王本人正站在祈愿殿中,被昌隆帝責罵,“不過是納個妾妃,你竟然妄想按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