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皇后禁足(三)
說罷,蕭揚歡從旁邊的折子堆里取出一封來,才看了數眼便蹙眉將其放置在一旁,又取了一封后依舊如此。
“怎么?”昌隆帝才喝了一盞茶,抬頭就見蕭揚歡垂眸看折子,不見落筆,又不見她詢問。
蕭揚歡默了默,將那堆折子理了理抱到了昌隆帝跟前,聲音略低,“是關于皇祖母的折子,孩兒不好代為批閱。”
昌隆帝不置可否的唔了一聲,隨手從折子堆中翻了翻,便放下了。又好似想起什么問道,“這十來日,不少人都跟朕求情,你皇祖母往日里最是心疼你,怎么不見你為她求情?”
這話昌隆帝說的十分平常,但是蕭揚歡卻聽著別有深意。李皇后慣來會做面子,她向來對所有皇子皇女不吝惜物件,在細微處表現的很是關切。遇上被苛待的皇子公主,甚至妃嬪,也都十分公正處置,但卻不邀功,做足了皇后嫡母姿態。而且,她從不插手皇子公主們的教養,也不學寧太后的奪人子女,掌控后妃,所以李皇后在內廷的風評一向好。
但是蕭揚歡作為最受寵愛的皇長孫女,卻并沒有為李皇后求情,要么是心性冷漠,要么是知道了立政殿發生的內情。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昌隆帝樂見其成的!
蕭揚歡歪著頭反問道,“孩兒求了情,皇祖父您撤了侍衛,還皇祖母聲名么?”
昌隆帝頗感意外的斜了斜蕭揚歡一眼。
“滿朝文武議論此事,皇叔姑姑們為皇祖母求情,妃妾們請您開恩,您都置之不理,甚至不做解釋。而皇祖母是南楚皇后,若是對您給的處置不忿,自有中宮箋表陳情!畢竟您并未斷絕立政殿的一切供應和宮人進出,甚至還讓太醫院日日請脈問安。”
說道這里,蕭揚歡低低嘆息一聲,“兒臣自忖得您寵愛最多,在皇祖母跟前亦然。冷眼看著,此事若非關系甚大,您甘愿冒著聲名受損也要行此事。皇祖母為一國皇后,自然是通情達理又明曉是非之人,她對此沉默不語,必然有眾人不能知曉的隱情。孩兒年幼,能孝敬皇祖父和皇祖母的事情不多,不愿在此事令您和皇祖母為難!”
話音落地之后,書房內沉靜許久。
昌隆帝似悲似喜,各種神色在那張并不年輕的臉上交替出現,“竟然是你看的最清楚!”
蕭揚歡微微垂頭,在人瞧不見的地方,勾了勾嘴角,“旁人未必不清楚,只是不敢說,或者處于考慮,不能說!孩兒年幼,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兒這只鳳雛不懼天龍威儀,在皇祖父面前,什么都敢說!”
果然昌隆帝聞言大笑,只是眼中還有懷疑,“那你說,皇祖父該不該讓世人知曉你皇祖母被罰的原因?”
蕭揚歡揚眉,展顏一笑,恍如春日里開在上林苑中最嬌美的那朵花,“孩兒之前囊中羞澀,多虧了皇祖母接濟。可還是被孫良娣一事鬧得整個內廷都知道,孩兒窮困潦倒無錢贍養庶母。您還因此責罰兒臣,說兒臣處事不周到,置天家名聲不顧!若非皇祖父出手,只怕孩兒真的滿京城里撿臉面了!”
昌隆帝自然知曉蕭揚歡話中的意思,點了點她小巧的鼻子笑道,“倒是機靈!如此也該為皇后找些由頭才是!”
蕭揚歡垂眸看著折子,并不再回話。
次日,昌隆帝對李皇后被禁足一事做了回答,“皇后身為一國之母,統籌內廷諸事。雖前些日子將宮務交給淑妃和賢妃管理,但德妃畏罪自盡,連累五公主枉死。皇后有錯,未盡到嫡母之責,累及朕之五女早夭!日前,皇后提出,五公主尚未婚配,不宜葬入皇陵,當與生母同葬,以盡孝心。”
“朕惶然,皇后不慈昏聵,五公主早夭尚且不憐憫,還將她攆出皇陵,不享供奉,令朕憤然!”
此言一出,倒是借了眾人多日困惑。雖有人懷疑此話不盡實,但因是昌隆帝所言,倒也無人敢反駁。
德妃謀逆,畏罪自盡,臨死前勒死五公主。昌隆帝未將其廢除位份還將她下葬,連寧遠伯府一門,除了參與謀逆的寧遠伯夫婦自盡,被葬入祖籍。李皇后自然不滿,甚至因此事而牽連進來的世家對德妃和寧遠伯都十分不滿。
憑什么別人丟官丟命,你卻能保全身后名甚至風光大葬!
一時間,朝臣因為德妃和寧遠伯府的處置而爭執起來,倒是不用誠王表態,六部官員先給了寧王重擊。
下午,蕭揚歡將準備給徐家重哥兒的滿月賀禮備上,帶進了楊淑妃的紫云殿。
蕭揚歡才跨進紫云殿正殿,便看到楊淑妃不一樣了。細細觀察才覺得,從前楊淑妃的溫柔總是帶著一絲刻意而為的意思,那么現在楊淑妃的大氣溫和是從內而外散發出來。
聽聞腳步聲,楊淑妃轉頭看去,見蕭揚歡一行人來,便知道她來此意圖,“若數整個皇城中最會偷懶,阿難你便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了!”
蕭揚歡微微挑眉,或許是解決了梗在心中的難題,楊淑妃格外舒暢,她微微一笑,“兒臣不愛出風頭,倒是多次麻煩娘娘身邊人!”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秋靈上前將蕭揚歡迎到位子上坐下,又接了蕭揚歡準備的禮單,這才笑道,“奴婢們不過是順手而已,何況公主大方,每每為公主做事,總能得些打賞!”
谷秋帶著身后捧著賀禮的一行人與秋靈往殿外走去,又笑道,“秋靈姐姐在娘娘身邊什么東西沒見過!”
殿內只余下楊淑妃和蕭揚歡對坐飲茶。
“娘娘似乎心情不錯?”蕭揚歡這才開口道,“看來娘娘如愿以償了。”
楊淑妃聞言,也不在意是否喜形于色,反而坦蕩道,“本宮等了二十年,終于等到了今日,如何不歡喜!”
蕭揚歡略挑了挑眉,“不慈昏聵四個字出自皇祖父口中,卻是定下了皇祖母不賢的名聲,就是不知淑妃娘娘接下來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