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廢代王一脈
聽著江寧的話,幾人頓時臉色漲得通紅,顯然是被江寧戳到了痛處。
田生蘭冷哼一聲,說道:“事到如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想當初,我等也曾富甲一方,你們無數朝廷官員見了我等,都得客客氣氣以禮相待。
哪怕到了關外蒙古人的地盤,我等也是坐上賓。
不過,我等還有一言相勸,你們真當我們八大家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如今,我們八家雖盡數被你們抓了,但給朝廷九邊運送糧草這事,可是我們八家干了幾十年的。
就算你們想找別人接手,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大明要取我們的性命,我們便挖大明的根基,這輩子也算值了!”
言罷,幾人哈哈大笑,神色癲狂至極。
袁可立和江寧兩人聽聞,皆是神情一凜,心里明白他們所言非虛。
但事已至此,又怎能輕易放過這八個通敵賣國、罪大惡極的奸商?
江寧和袁可立二人對視一眼后,便轉頭離開,不再理會范永斗等人,多說無益,他們罪無可恕,死定了。
在回去的路上,袁可立臉色格外難看,率先開口道:“江大人,據老夫所知,大明商會背后是您在掌控吧?
聽說皇上在里邊也有股份。”
聽聞此言,江寧尷尬地咳嗽了兩聲,說道:“袁閣老消息當真靈通,實不相瞞,確實如此?!?br />
袁可立隨后轉過身,一臉正色地望向江寧,說道:“江大人,方才八大奸商提及給九邊運送糧草物資一事,確實不容小覷。
我們必須盡快安排其他人接手,九邊糧草斷不得,九邊局勢也亂不得,否則整個大明北方邊境就會徹底陷入混亂。
所以老夫的意思是,能否讓大明商會盡數接手此事?”
江寧聽了這話,眉頭緊皺起來。
雖說如今在自己的扶持下,大明商會在整個北直隸乃至北方地區已頗具規模,名氣也不小,但給九邊運送糧草這件事,他還真沒考慮過。
畢竟術業有專攻,錢正秋父子本是徽商,出身南方,雖說深諳商賈之道。
但北方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這檔子事,他們不一定真能勝任。
再者,江寧也不愿看到他們一家獨大,以免最后失控,重蹈八大晉商的覆轍。
眼見江寧沒有立刻開口說話,一旁的魏忠賢趕忙接著說道:“江大人,袁閣老說得在理??!
大明九邊的局勢可亂不得,如今大明商會規模已然不小,何不讓他們接手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物資的差事呢?
況且,朝廷此次查抄得了不少銀子,在銀子方面肯定不會拖欠大明商會?!?br />
江寧尷尬地笑了笑,說道:“袁閣老、魏公公,我并非擔心朝廷拖欠大明商會的銀子。
如今江南東林黨等人根基深厚,我當初扶持大明商會,本意是為將來對付江南東林士人做準備。
但要是現在就讓他們插手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之事,我著實擔心日后他們勢力坐大,難以控制,重蹈八大晉商的覆轍,那可就麻煩了?!?br />
魏忠賢一臉好奇地問道:“江大人,大明商會背后不一直是您在掌控嘛,下邊人應該沒這個膽子肆意妄為吧?”
江寧苦笑著解釋道:“魏公公,我身為朝廷命官,不方便在明面上直接掌控這些生意,說到底還是要靠下邊的人去操持。
如今我任用的是徽商錢正秋父子,隨著大明商會規模不斷擴大,已有不少徽商為其效力。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商人本性逐利,一旦有了機會,很難保證他們不會生出異心?!?br />
聽到江寧的話,袁可立點了點頭,他明白江寧的顧慮,隨后嘆了口氣說道:“江大人,此事咱們回頭再從長計議。
如今八大晉商以及山西官場的清查已徹底完成,咱們當下就給皇上上折子,催促京城盡快把候補官員盡數派過來,好盡快穩定山西的局勢。”
江寧聞言,點頭表示贊同。
這時,一直跟在一旁的信王朱由檢趕忙插嘴說道:“還有代王府和晉王府下轄的宗室,這些宗室中有不少人整天胡作非為、欺壓百姓。
這段時間,本王在大同城就碰到了好幾起這樣的事,都被本王教訓了一頓。
但本王擔心咱們前腳剛走,后腳百姓又得遭殃,所以本王尋思著,要不要把這些人都帶回京城去?”
袁可立聽完,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大明有明確規定,宗室藩王若無圣旨,不得私自離開封地,更不能擅自進京。
若是把這些宗室全都帶到京師,又該如何處置呢?
江寧沉思片刻后說道:“殿下,這個提議甚好。
不如先對這些宗室進行統計,將那些惡行累累的宗室,以及一些生活較為困難的宗室,一并帶回京師。
待宗人府重新開設之后,對于觸犯律法的宗室,一律依法論處,該削去爵位貶為庶民的,就按律執行;情節嚴重的,便送鳳陽高墻養老。
至于那些普通宗室,可以先讓他們充實宗人府。
小主,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