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廢代王一脈
msp; 等宗人府組建完成,便可依照臣先前的提議,重新闡釋《皇明祖訓》,允許宗室子弟入朝為官、從商、從軍,亦或在家務農種田。
如此一來,也能徹底解決底層宗室生活困苦的問題。”
朱由檢聽完,連忙點頭稱是:“江大人說得有理,本王這就回去給皇兄上折子。”
就在這時,朱由檢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轉頭看向袁可立和江寧,問道:“袁閣老、江大人,如今大同城中這位代王,該如何處置呢?
他犯下的罪行,你們也都清楚,簡直是滅絕人性、喪心病狂。
若是還讓他繼續當代王,指不定大同的百姓還要被禍害成什么樣子呢。
本王的意思是,您二位看能不能想個法子,由本王帶頭上折子,懇請皇兄廢了代王一脈。”
當聽到朱由檢竟想要徹底廢掉代王一脈時,江寧和袁可立二人皆是眉頭緊蹙,心中大為驚訝。
這位信王殿下,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如此想法,堪稱大膽激進。
一旁的老魏,此刻腦袋幾乎耷拉到褲襠里去了,一聲都不敢吭,仿佛只要稍有動靜,就會惹來什么大禍一般。
片刻之后,袁可立面露為難之色,說道:“殿下有所不知啊!
自大明開國以來,被徹底廢除封地的藩王也僅有寥寥幾位。
老臣和江大人畢竟身為外臣,在沒有掌握代王謀反證據的情況下,實在是不便帶頭提出此事呀。”
就在這時,江寧嘿嘿一笑,說道:“殿下,臣有一計。”
原本聽了袁可立的話,朱由檢滿心沮喪,此刻卻聽到江寧聲稱自己有辦法。
頓時來了興趣,趕忙說道:“江大人,快給本王說道說道。”
江寧笑著解釋道:“臣覺得可以讓晉王殿下先上折子。
畢竟晉王一脈鎮守山西太原,傳承已達二百多年,論根基與威望,更在代王一脈之上。
更何況,晉王殿下一向忠君愛國。
此番臣與袁閣老在太原城時,晉王殿下更是慷慨解囊,向朝廷捐銀幾百萬兩,足見其對皇上、對朝廷的忠心,那簡直是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臣等看吶。”
朱由檢聽完,猛地一拍腦袋,興奮地說道:“江大人,這個提議簡直太棒了!
本王覺得完全可行,就由晉王帶頭上折子,然后本王緊跟其后也上折子,就不信這樣還廢不了代王這一脈。”
一旁的袁可立此刻不再言語,心中暗自腹誹道:“好你個江寧,果真是根攪屎棍啊!
連這種事情你都能想出法子攪和進來,老夫實在是自愧不如。”
隨后,三人返回大同城內。
朱由檢一回住處,趕忙寫了一封信。
起初,他打算讓王承恩去給晉王送信,可轉念一想,覺得王承恩身份分量不夠,難以凸顯此事的重要性。
就在這時,老魏主動站了出來,主動請戰,將這個差事攬了下來。
他以欽差副使的身份,帶著一眾東廠番子,一路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朝著太原城奔去。
看著魏忠賢那興奮不已、干勁十足的模樣,江寧嘴角微微一咧。
暗自思忖:這老魏在山西折騰了這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精神頭依舊如此旺盛。
唉,看來自己真的是上了年紀,精力大不如前了。
要不待山西這攤子事情徹底了結之后,回去給皇上上個折子,請求告老還鄉算了?
魏忠賢不愧是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主兒,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太原城。
抵達晉王府后,他趕忙命人通報。
晉王朱求桂聽聞欽差副使魏忠賢求見,手中的茶杯“哐當”一聲掉落在地,心里頓時“咯噔”一下,涌起一陣強烈的不安。
就在前段時間,好不容易掏了幾百萬了銀子,又是賭咒發誓表忠心。
才把江寧和袁可立打發走,這魏忠賢又來湊什么熱鬧?
可他哪敢不見,畢竟如今魏忠賢兇名遠揚。
無奈之下,晉王只好趕忙讓人將魏忠賢請進王府。
兩人剛一見面,魏忠賢便恭恭敬敬地呈上信王朱由檢的親筆書信。
晉王接過書信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信中居然要求他帶頭上書,懇請皇上徹底廢掉代王一脈。
這可把晉王嚇得不輕,畢竟自己同樣身為藩王,這不是明擺著讓自己拿刀對著自家人下手嗎?
這事兒也實在是太可怕了!
看著晉王滿臉猶豫的模樣,魏忠賢立刻賠著笑臉說道:“晉王殿下呀,代王這回牽扯的事兒,那可真是捅破天啦!
代王鎮守大同,您鎮守太原,兩地相隔不遠。
如今這可是個絕佳的立功表現機會啊!
只有這樣,才能讓皇上清楚明白,殿下您跟代王這檔子事毫無瓜葛呀!
更何況,此次又有信王殿下全力支持,袁閣老和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