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見聞
第237章 見聞
從騰飛路的萬盛針織廠出來。
對面就是公交公司的騰飛路樞紐站,也是公交公司的新總部。
經過幾個月的改造,這個公交樞紐站已經鋪滿了太陽能電池板。
江淼和書雅從馬路對面走過來。
收到通知的公交公司總經理王翰博,在門口迎接兩人。
“董事長,林總,歡迎蒞臨指導。”
“公交公司五月份的經營情況如何?”
一行人走進樞紐站內。
“董事長,目前公交公司的經營非常好,我們五月份累計載客量達到了1371萬人次,客運收費為4257萬元;售賣各類產品的營業額累計3511萬元;充電服務收費營業額累計85萬元。”
聽到王翰博的回答,江淼并沒有感到驚訝。
畢竟五月份汕美的旅游大熱,單單是游客接待量就累計達到了近1700萬人,刨除重復計算的那一部分,估計整個五月份有差不多700到800萬人次進入汕美。
這些游客中,有不在少數的人會搭乘專門的旅游公交車,加上汕美本地人的搭乘量,才形成了如此龐大的搭乘次數。
“目前司機夠用嗎?”
“暫時夠用,這還要多謝總公司的幫忙。”王翰博笑著說道。
之前要快速重啟近六百輛公交車,但是只招到了一百多個公交車司機,為了不影響旅游發展,王翰博向物流事業部借了一百多名正在做入職培訓階段的司機。
“目前公交公司有多少員工?”
“現在差不多有1273人,其中司機925人,維護和技術人員51人,后勤人員157人,剩下的是管理人員。”
江淼抬頭看著停車場的屋頂:“這個樞紐站的太陽能電池板有多少平方米?”
“差不多是5萬平方米,現在是夏天,白天的光照時間比較長,只要不是遇到陰天天氣,每天差不多可以發電8萬度左右。”
“蓄電中心夠用嗎?”
“夠用。”
在公交公司逛了一圈,江淼夫妻倆的車隊,低調來到了城區的東部的捷勝鎮沙坑村。
這里也是第一批納入旅游幫扶的鄉村之一。
之前江淼還來過這里一次。
沙坑村的旅游內容,并不是類似于其他鄉村的農業型,而是博物館型。
“這里就是之前我們公司開發榴蓮種植園過程中,無意間發現的古人類遺址。”江淼給書雅介紹了一下。
擁有鑒定面板的江淼,在考古方面,也是有巨大的效果。
沙坑遺址除了之前發現的一部分遺址,還有一部分是隱藏在地下的,他之前來過這里一次,就知道這些遺址的核心分布區域,以及有多少東西。
因此他以開發榴蓮種植園為借口,開發了特定的區域,在改造梯田過程中,就將這些古人類遺址挖掘出來,然后和市文保部門合作,將該區域改造成為沙坑遺址博物館。
沙坑遺址的分布有點反直覺。
這些遺址都分布在臺地和半山腰,而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河谷、湖畔、河畔平原上。
書雅拿著手機拍著照,她面前的玻璃櫥窗內,是十幾個象牙。
“這是古亞洲象的象牙嗎?”
“嗯。”江淼點了點頭:“這個遺址是2460年前到2800年前的部落聚居地,由于當時南方地區的開發程度比較低,這里并沒有太多青銅器。”
整個沙坑遺址,一共就出土了29件青銅器,而且都是小器為主。
有三件青銅器的價值比較高,因為是上面有楚越兩國的文字,其中一件青銅器上面記錄了這個部落向楚國臣服,被楚王賜予青銅器的過程中。
除此之外,就是五十多個海龜龜殼制造的甲骨文龜板,以及很多貝殼、石器和木器。
這是一個處于新石器后期的南蠻部落,又通過和北方的楚國越國交流,獲得了一些青銅器。
來到了博物館西面。
這里是一個墓葬區,里面有不少人類的骸骨,甚至還有華南虎、亞洲象、古東亞犀牛、嶺南古鱷魚的骸骨。
“這里應該是古人的祭祀坑和墓葬區域。”
書雅一邊拍照,一邊開玩笑:“都是動物骨骼,看來這個上古部落比三星堆遺址的部落窮很多。”
“肯定是比不上三星堆那邊,主要是嶺南當地沒有太多銅礦錫礦資源,加上古代這邊屬于亞熱帶季雨林氣候,人類發展水平肯定低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
江淼跑過幾趟國內的主要交通線,沿途發現了不在少數的古代遺跡,因此非常清楚國內的古代遺址分布狀況。
比如華北平原,那地下的遺址簡直是密密麻麻;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的遺址規模僅次于華北平原;珠江流域的遺址規模是最少的。
不過沙坑遺址至少有點東西,在汕美境內的其他幾個古代遺址,江淼沒有開發的想法,主要是價值不大。
看古代遺址的價值,主要看規模、出土文物。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