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自持
邊生產,然后統一配送過來,羊城倉儲中心平均每天才消耗40公斤左右的電池液粉料,就可以維持這個面積60畝的倉儲中心,外帶一棟50個房間的自建房。
楊凌宇一行人在這里又待了兩天,直到整個系統正常發電。
羊城倉儲中心也用上了自己的電力,這每年至少給整個倉儲中心節約了30萬度電外購成本。
雖然初期建設這個系統,需要花費48~55萬的成本,但這個成本只需要兩年左右,差不多就可以賺回來,這一套系統設計的使用壽命為30年,平攤到每一年,就是每年1.6~1.83萬的設備折舊費,加上維護、粉料、水、更換一部分零部件,平均每年的綜合運行成本為3萬元左右。
即一度電0.1元的成本。
至于電工老方的人力成本,他其實不能完全算發電室的人力,因為在發電室沒有建設之前,倉儲中心就需要一個電工常駐,現在不過是充分利用一下勞動力而已。
要不是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太大,加上需要各種配套設施,這東西的應用范圍肯定不止固定發電站。
不過公司已經計劃購入一大批電動面包車、電動小貨車,用于倉儲中心向專營店、客戶配送貨物。
倉儲中心、工廠、養殖場、農場,這些有富余場地的產業,都會陸續規劃建設發電站、發電室,爭取實現電力的自給自足,甚至可以通過充電樁,獲得一部分收益。
就在羊城倉儲中心的發電室投入使用之后。
羊城當地的供電局也派了一隊電力工程人員過來,他們主要是過來拆除電表,同時也是過來查看這個倉儲中心的電力情況。
負責帶隊的工程師杜國標見了李海濤之后,好奇地問道:“李經理,你們確定要拆除電表,現在拆除了,以后要再申請就麻煩了,還不如留著備用。”
然而李海濤卻搖了搖頭:“我們內部供電系統已經可以平穩運行,還有備用的柴油發電機、大型蓄電室,基本不會出現用電問題。”
這也是改進之后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特有的優勢之一,雖然發電量不大,但發電功率高度可控、發電條件不存在高風險。
發電功率高度可控、發電條件不存在高風險,對于獨立建網的小型發電室而言,才是至關重要的加分項。
比如風電、光電、潮汐發電之類,你看看哪一個加工廠、居民區,敢獨立使用這些發電設備建內部電網,發電過程中不穩定性,一不小心就可以讓整個電網癱瘓。
這也是國電、南電等電網系統,對于風電、光電又愛又恨的原因,其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波動,堪稱電網殺手。
被江淼改進之后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就沒有光電、風電的巨大波動性,而且發電過程中的低成本可調控特性,也讓其力壓火力發電站。
畢竟火力發電站的燃氣輪機在運行過程中,低成本可調節功率的區間比較狹窄。
一臺發電功率為50兆瓦的燃氣輪機,在運行過程中,發電功率下調幅度越大,就意味著其每個千瓦時的發電運行成本越高。
如果燃氣輪機停機了,再次重啟就需要花費不小的成本。
很多設備一運行,就不能隨隨便便停止,不然會增加很多成本。
而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不一樣,其通過氣溫、光照度調控的發電功率,比燃氣輪機調節功率容易很多。
比如要讓一個微生物燃料電池箱停止運行,只需要將室內溫度調低到16攝氏度,關閉人工光源,就可以讓其中的發電菌迅速進入半休眠狀態,從而不再產生電流。
條件溫和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也不像火力發電站、核電站那樣危險,哪怕是發生地震,電池室內的天花板上,儲存了專門配備的消毒液,如果出現發電室因為地震倒塌,那其中的針對性消毒液,可以迅速滅殺電池液中的發電菌和革蘭氏菌。
其實這兩種菌也沒有辦法在自然環境下大規模傳播,室外的紫外線、溫度、微生物,都可以輕易壓制它們的蔓延。
特別是發電菌,這東西就是江淼專門精挑細選的,其大規模繁殖的限制條件非常多,哪怕是泄露出去,也沒有辦法達到其繁殖的條件。
這些條件在人工環境下容易達到,但是在自然環境下,基本沒有可能湊齊。
…
面對李海濤的一意孤行,那個供電的工程師隊長杜國標也只能照辦:“阿強、東子,你們去檢查一下電路,然后將電表拆除。”
幾個電力工程師趕緊忙碌起來。
拆了倉儲中心的電表后,又去隔壁那一棟自建房,將那一套居民電表也一并拆除了。
拆著拆著,其中一個電力工程師有些奇怪地說道:“杜哥,有點不對勁呀!他們的電力哪里來的?”
“…”杜國標也眉頭一皺,他抬頭觀察了一下子周圍,并沒有發現光伏板。
至于風力發電機,杜國標想都沒想,這地方雖然是郊區,但周圍的居民樓和工廠不在少數,根本不可能建設風電項目。
拆好了電表,杜國標帶人再次來到倉儲中心的辦公樓。
聽到杜國標的問題,李海濤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們公司的新技術,微生物燃料電池,電池室就在下面的一到三樓。”
“微生物燃料電池?”杜國標一頭霧水,他還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技術。
倒是一旁一個比較年輕的電力工程師,由于是電力專業的科班出身,他聽說過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杜哥,這技術簡單一點說,就是通過微生物的各種活動來發電,不過效率非常低下,目前還處于實驗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