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尋求破局(中杯)
第122章 尋求破局(中杯)
江淼看了一眼秘書辦公室轉過來的一份文件。
“海大集團?”
“是的,這是他們今天早上發過來合作邀請。”商務秘書劉德明點了點頭。
江淼一邊看,一邊問道:“有這個公司的情況嗎?”
“有。”作為商務秘書的劉德明,自然知道要提前準備資料,免得老板詢問起來,卻表現出一問三不知的無能。
他翻開另一份文件說道:“海大集團是一家知名的農牧業高科技企業集團,1998年成立于羊城,注冊資本超15億元,目前擁有600余家分子公司、近4萬名員工,2009年11月27日在鵬城A股上市,在全球飼料行業排名前五。”
“其業務范圍涵蓋飼料、種苗、動保疫苗、智慧養殖、食品加工等現代農牧全產業鏈,其中飼料業務包括水產飼料、畜禽飼料和水產飼料預混料等,是主要營收來源,營收占比超85%。”
江淼眉頭一挑:“飼料生產企業?”
劉德明補充道:“也是我們公司之前合作過的一個企業,我們的養殖場之前一直在他們那邊購買魚飼料。”
“他們找我們合作開發飼料產品?”
劉德明頭頭是道的描述著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老板,其實他們公司的研發實力不弱,擁有一個中央研究院、三大研發中心、十余個研發中試基地,1700多名碩博組成的科研團隊,超46億研發投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目前擁有發明專利技術200多件,在水產優質苗種選育、微生態制劑開發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對此江淼卻笑著搖搖頭:“如果真的那么強,就不會找我們合作了,你了解過這個公司的財務狀況嗎?”
“有的,由于他們是上市公司,財報還是比較容易查找的。”
“說說看。”
“據他們披露的財報顯示,其2024年年度凈利潤為24.36億元,同比下滑11.13%;其2023年年度凈利潤為27.41億元,同比下滑7.31%;2022年年度凈利潤為29.57億元,同比增長80.74%,今年的財報還沒有公布。”
江淼看著海大集團去年一共銷售了2231萬噸飼料,其飼料產業占總營收的85%左右,也就是說24.36億元之中的85%,是飼料產業產生的凈利潤,即20.706億元。
這意味著該公司去年,平均每噸飼料只賺92.8塊錢。
看到這里,他就明白海大集團為什么急匆匆跑過來尋求合作了。
因為今年魚粉魚油價格受到了秘魯漁場大減產的影響,市場價格已經連續5個月增長。
目前粗蛋白含量67%的秘魯魚粉或者北海道魚粉,每噸到岸價達到了1.6萬元左右。
同樣,作為飼料原材料之中的大宗商品,豆粕今年價格也呈現出不小的漲幅,目前市場價是每噸3628元,比年初增長了14%左右。
這種情況下,各大飼料生產商將面臨嚴重的原材料漲價危機。
但是目前各大飼料生產商都沒有辦法大幅度提價,因為現在全球飼料產業的產能處于相對過剩的狀態,大家都陷入了殘酷的內卷之中。
漲價不僅僅是自己一家企業的事情,還要看友商愿不愿意同步漲價,不然只會把自己給漲死。
各家飼料生產商的飼料批發價格,都壓著成本線,利潤非常低。
比起其他飼料生產商,海陸豐公司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掌握核心原材料的生產。
高效養殖的全新飼料配方。
獨占兩個細分的魚類飼料市場。
海大集團在海陸豐公司開始銷售飼料的前兩個月,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直到十一月初,他們在統計上一個月的各地銷量時,發現自家公司的鰻魚飼料,在粵東地區的銷售量出現明顯地下滑,才急匆匆派人調查這件事。
這一調查,他們就發現了海陸豐公司正在銷售鰻魚飼料和埃及塘虱飼料。
在繼續深入調查之后,海大集團的銷售部發現這個海陸豐公司非常不簡單,比起每年需要對外采購魚粉魚油豆粕玉米的海大集團,海陸豐公司在原材料上,初步實現了一部分核心原材料的自給自足。
作為飼料行業的巨頭之一,海大集團的飼料研發部門實力非常不錯,很快就根據飼料樣品,加上銷售部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在通過初步檢測之后,就發現了海陸豐公司生產的飼料,不僅僅配比非常精細,而且可以高效降低料肉比、壓縮鰻魚的生長周期。
其中的鰻魚去腥飼料,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喂養實驗,他們發現確實可以有效減少鰻魚體內的土腥素含量。
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海大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薛化。
海大集團的管理層連續開會了好幾天,最后還是選擇先嘗試和海陸豐公司接觸。
本來他們公司的高管之中,是有人提議收購海陸豐公司的,也有人提議直接模仿對方的飼料。
然而當他們深入了解過海陸豐公司的底細之后,就閉口不談收購和“借鑒”飼料配方的事情了。
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發現海陸豐公司的盈利非常驚人,今年上半年已經繳納各類稅金超過兩億元,從其經營狀況來看,下半年估計盈利會更高。
海大集團去年營收1103億,全年凈利潤不到25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