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宗留下的伏筆
龜茲,安西都護府。
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yè)、段秀實、邊令誠等將領(lǐng)齊聚一堂,爽朗的笑聲在府內(nèi)回蕩,處處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打得好!實在是打得太漂亮了!”高仙芝撫掌贊嘆,清脆的掌聲在廳內(nèi)回響:“這個李乾,竟能率軍攀上鷹嘴塹,當(dāng)真是了不得!了不得啊!”
邊令誠尖細的嗓音雖然依舊刺耳,卻掩不住滿心歡喜:“十萬吐蕃大軍全軍覆沒,僅兩人逃脫。這可是大唐與吐蕃交戰(zhàn)百余年來,前所未有的大捷!”
“此戰(zhàn)之后,我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總算解除了。”李嗣業(yè)雙目炯炯有神,對李乾贊不絕口:“我這兄弟果然非同凡響!”說著挺直腰板,昂首挺胸,那驕傲的神情仿佛此戰(zhàn)是他親自指揮一般。
“原以為這場仗要打上數(shù)月,沒想到不到一月,十萬吐蕃軍就灰飛煙滅了。”封常清重重頷首,臉上寫滿敬佩。
然而高仙芝話鋒一轉(zhuǎn),眉頭漸漸緊鎖:“雖然大捷可喜,但我們恐怕更難指望朝廷增援了。”
他緩緩搖頭,憂心忡忡道:“吐蕃孫波茹主力盡喪,大非川空虛,陛下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攻取石堡城。一旦得手,大軍必將直指大非川,繼而劍指邏些城。以陛下平定四夷的雄心,絕不會錯過這等良機,接下來必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
眾將臉上的喜色漸漸褪去,神色變得凝重,紛紛點頭稱是。
“吐蕃雖國力不及大唐,卻有高山密林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高仙芝繼續(xù)分析道,“大唐若要徹底平定吐蕃,非得傾全國之力不可。如此一來,派往西域的兵馬糧餉必然銳減。若大食趁機大舉來犯,我安西都護府危矣!”
盡管吐蕃在國力、科技、文明和人口等方面都遠遜于大唐,卻總能給大唐帶來巨大的麻煩。
究其根源,正是吐蕃憑借險峻的高山和茂密的叢林作為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讓唐軍難以徹底剿滅。
如今大唐若能攻占大非川,平定吐蕃的條件確實更加成熟。
但這依然是一場艱巨的挑戰(zhàn),需要大唐傾盡全國之力方能完成。屆時,朝廷必然無暇西顧,安西都護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無論如何,我們安西都護府絕不能拖累朝廷!”高仙芝緊握右拳,重重砸在案幾上,沉聲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絕不能因為我們而錯失平定吐蕃的良機!”
“正是!”邊令誠深以為然,點頭道:“想那秦皇漢武,雄才大略,征服四方,卻始終奈何不了吐蕃。若大唐能平定吐蕃,必將成就千古偉業(yè)!”
這番話說到眾將心坎里,眾人紛紛頷首贊同。
“報——”就在此時,一名親衛(wèi)神色凝重地快步進來,將一份緊急軍報呈給高仙芝。
高仙芝展開軍報,才看了幾行,眉頭便緊緊擰在一起,臉色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都護,發(fā)生什么事了?”封常清見狀立即起身詢問。
高仙芝聲音沉重道:“數(shù)十萬大食軍隊正在康國、安國等地大肆屠殺,婦孺老幼無一幸免!”
雖然遇害的不是唐人,但想到數(shù)十萬無辜百姓慘遭屠戮,高仙芝仍感到一陣心悸。這份軍報上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浸透著鮮血。
“啊!”
這般慘絕人寰的暴行,令在場眾將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他們雖都是久經(jīng)沙場、殺人如麻的悍將,但所殺皆是該殺之人,對婦孺老弱卻始終下不去手。
“侯賽因·優(yōu)福這是在為進犯我安西都護府掃清障礙!動作倒是快得很!”高仙芝眉頭緊鎖,沉聲道:“河湟大戰(zhàn)才剛結(jié)束,這廝的鼻子比獵犬還靈,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備了。”
他略作停頓,繼續(xù)道:“侯賽因·優(yōu)福覬覦安西多年,之所以遲遲未能動手,就是因為那些所謂的‘異教徒’牽制了他的手腳。若讓他將這些反抗力量屠戮殆盡,必將調(diào)集數(shù)十萬大軍來犯。局勢之嚴峻,前所未有。諸位以為該如何應(yīng)對?”
眾將心知肚明,阿拉伯帝國一直夢想打進中原,卻始終被境內(nèi)的反抗勢力所掣肘。
若讓侯賽因·優(yōu)福徹底肅清這些“異教徒”,他將再無后顧之憂,必會傾全力進犯大唐。
更棘手的是,眼下大唐正全力對付吐蕃,根本無暇西顧。一旦大食大軍壓境,后果不堪設(shè)想。
議事廳內(nèi)氣氛凝重得幾乎凝固,眾將個個面色陰沉,陷入深思。
忽然,封常清眉頭舒展,嘴角泛起一絲笑意:“都護不必過慮!”
“哦?”
在這山雨欲來的危急時刻,封常清竟如此從容,眾將都不由得將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高仙芝也露出疑惑之色:“封將軍此話怎講?”
“都護明鑒,既然侯賽因·優(yōu)福要剿滅那些所謂的‘異教徒’,我們何不暗中支持這些‘異教徒’?”封常清眼中精光閃爍,“眼下這些反抗勢力最需要援助,我們雖不能直接出兵,但可以提供軍械糧餉。”
“妙極矣!”高仙芝何等機敏睿智,瞬間便心領(lǐng)神會,舉一反三道:“我們不妨遣派小股精銳,以游騎之態(tài)與大食周旋。如此一來,既能探得敵方虛實情報,又可坐觀那些‘異教徒’與大食拼個兩敗俱傷,我們坐收漁翁之利,豈不快哉?”
言及此處,高仙芝微微沉吟,似在思索對策:“若能聯(lián)絡(luò)上摩尼教的首領(lǐng),那便是再好不過。只是聽聞此人行蹤飄忽不定,難以尋覓蹤跡。”
“都護何須憂心?”封常清朗聲大笑,胸有成竹道:“當(dāng)年,太宗雖未發(fā)兵馳援波斯,卻助力波斯王子俾路斯東遷。彼時隨行的波斯王室成員、貴族子弟以及遺民數(shù)以萬計,其中不乏摩尼教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