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京中瑣事
王凝之在梅崗接連待了三日,建康的一群人見他遲遲不進城,都有些忐忑。
朝會下來后,謝安問王獻之,“叔平一直不進京,是何打算?”
雖說還是丟了漢中,但畢竟奪回了益州和三巴之地,眼下梁州和寧州的刺史之位懸而未決,巴蜀如何防守,都需要王凝之回朝商議。
王獻之笑道:“這我如何知道,興許是還有事情沒處理完吧。”
“什么事情要在梅崗處理,”謝安搖搖頭,“子敬你辛苦跑一趟,問問叔平的意思。”
王獻之拒絕道:“我可不敢,阿兄的性格謝公是知道的,該入京的時候他自然就來了。”
謝安瞟了他一眼,“又在憋什么壞呢?”
王獻之瞪大眼睛,“阿兄素來本分,從無私心,謝公這話怕是不妥。”
謝安張張嘴,苦笑著離開了。
王家這最好忽悠的一個都變狡猾了,真是令人發愁。
好在王凝之還趕著回臨漳去,沒有將朝廷晾更久,和郗超整理完京城的情報后,便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回京了。
今時不同往日,王凝之再立大功,朝廷還專門派了吏部尚書陸納到城門口迎接。
王凝之與這位吳郡陸氏的代表客氣了一番,答應第二日參加朝會,便跟著前來迎接的王獻之徑直回家了。
見過母親之后,兄弟倆來到書房。
王凝之問道:“這幾日朝中情況如何?”
“朝中倒是無事,”王獻之笑道:“只是他們都在向我打聽阿兄的安排。”
王凝之點點頭,“你不是一直想出去的,巴蜀如何?”
王獻之喜道:“可以,蜀中山水,我向往已久……”
他說到這,頓住了,疑惑道:“阿兄不是需要我留在京城的?”
“我打算把范寧調回來,”王凝之說道:“建康風氣太差,是時候整頓一下了,你正好出去避一避。”
王獻之明白了,尷尬道:“阿兄是擔心那幫人拿我當擋箭牌?”
王凝之瞪了他一眼,“知道就好,收收你的性子,多干點實事。”
王獻之連忙乖巧地點點頭。
王凝之又問:“聽說舅父上書辭官,朝廷打算同意?”
郗愔是個沒什么追求的人,年紀也大了,妻子離世,對他的打擊不小,于是上書告老。
朝廷正在考慮此事,主要是徐州的位置太重要,由誰接手是個大問題。
王獻之答道:“前陣子是商議過,但最近又沒提了。”
王凝之冷笑著說道:“這是因為我要回來了,他們不想我介入此事,想等我走了再商議。”
王獻之恍然大悟,“我就說怎么沒下文了。”
王凝之對自家這幾個弟弟真是不抱什么希望,政治上太單純了,“你覺得朝廷會讓誰接手?”
“應該是王文度,”王獻之想了想,“論出身、資歷和忠心,他都是不二人選。”
王凝之點頭道:“我猜也是,那就讓給他,正好將他調離京城。”
王獻之猶豫了下,“為何不將謝安石調走,他可比王文度難對付。”
“朝廷不會放的,”王凝之笑道:“現在是內有謝安石,外有桓幼子,都是提防我的。”
現在的局面,是建康以謝安和王坦之為首,桓沖作為桓溫的接班人,掌握荊州、江州和豫州,王凝之則占據司州、冀州和幽州。
王獻之對這種復雜的制衡關系有些撓頭,嘆道:“阿兄同意我離開京城,我真是松了口氣。”
王凝之想起一事,又笑道:“京中有流言,余姚公主對你青睞有加,想讓太后賜婚。”
余姚公主即是司馬道福,本是桓溫次子桓濟之妻,桓濟奪權失敗后,被流放長沙,司馬道福便與他和離,回了建康。
王獻之漲紅了臉,有些生氣,“都是無稽之談。”
“恐怕真有人這么想,”王凝之為這個弟弟也是操碎了心,“舅父一退,嘉賓守孝,郗家便式微了,你們又無子嗣,他們便想趁機用這個公主拉攏你。”
王獻之仍是一臉怒意,“我是不會跟姊和離的,更不會娶什么公主。”
郗道茂是他表姐,哪怕婚后王獻之仍以姊相稱。
王凝之拍拍他,“有我在,怎么會發生這種事,你安心準備去蜀地吧。”
王獻之委屈地點點頭,“他們不知道怎么對付阿兄,便把主意打到我身上,實在可惡。”
“這種伎倆,能有什么用?”王凝之不屑道:“你明日與我一同上朝,我替你出了這口惡氣。”
這次回來,王凝之便打算將這些事一并處理了。
翌日,兄弟倆一起出現在宮城外。
王凝之久不在朝中,認識的官員不多,王獻之在邊上一一介紹。
不過除了少數幾個名字,其他人根本提不起王凝之的興趣。
繁瑣的入宮行禮流程走完后,大家紛紛落座。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