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星體四變,長生不朽
排在第4位的,則是泛銀河文明聯盟發布的《文明火種保存令》。
其大致內容,是為可能發生的最壞局勢做預案。
要求銀河系內,所有的加入泛銀河文明聯盟的智慧族群,依照銀河議會下發的詳細說明,制作包含自身文明傳承的文明火種。
這條通告下面,無數生命體悲觀的推測,銀河大賢者本人,極有可能并不看好這場超級戰爭的走向。
這些置頂信息,無疑全都會對銀河系當前的局勢,產生深遠而強烈的影響。
同時也會對陸鈞他們的處境,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
因此越是瀏覽,眾人的心情便越差。
——————————————
下午,眾人趕到求知閣時,孫紫瑩先是帶著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將通用語中的216個基礎符文全部速覽了一遍。
經歷過上午的思維寫入之后,這種復習式的學習,再次加深了他們對216個基礎符文的印象。
等到他們將這216個基礎符文,依次在精神意識中觀想出來之后。
才能在使用通用語的過程中,牽引微量的超凡要素,緩慢而平和的改善物質軀體和精神意識,從而發揮通用語本身的最大價值。
不過他們之中,除了葉裁煙等少數人,張作龍等其他人覺醒的異能,對于精神意識并沒有多少加持效果。
直接觀想這216個基礎符文的難度很大。
為此,孫紫瑩又開始教授他們一篇名為《星體四變》通用觀想法。
根據孫紫瑩的介紹,早在《亥伯常識》大肆傳播之前,《星體四變》就已經在茫茫星海中流傳。
到了現在,最初的起源已經完全不可考。
雖然被歸類為通用觀想法,但其流傳范圍,卻比《亥伯常識》還要廣泛得多。
包括北冕座主星團,始龍座主星團,翠玉座主星團在內。
周圍數十個可觀測范圍(注:以觀測者為中心的半徑460億光年球形空間,主星團之上的空間劃分尺度)中,無法計數的各層次智慧文明,都有收錄這篇觀想法門。
這篇觀想法門有四大特點。一是適用性極廣,二是入門極其容易,三是精通極其困難,四是上限極高。
適用性之廣,無論你是什么種族,什么形體,來自哪顆星球,又有著什么樣的文明和文化背景,皆能修行、
入門之容易,任何腦子清醒的智慧生命體,哪怕在其他任何觀想法門上都無法入門,只要用心修行這篇星體四變,隨著時間推移也能夠觀想成功。
具體的修行原理,先得任意選擇衛星,行星,恒星,黑洞這四類星體中的一類。
然后在對應的類別下,選擇某一顆具體的星體,沐浴在該星體的星光之中觀想該星體的輪廓。
等到在精神意識中,觀想出該星體的大致輪廓后,便可初步牽引星光,洗練壯大自身的精神意識。
隨著精神意識不斷壯大,便可繼續深入觀想該星體的清晰輪廓。
星體勾勒的越是清晰,越是準確,所能牽引的星光越是龐大精粹。
等到將該星體的輪廓完全觀想出來之后,便可通過觀想,由表及里(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對流區,輻射區,日核區),由宏觀到微觀(恒星體,恒星物質,恒星粒子,律動弦),一層一層不斷遞進,逐步填充構建整顆星體的實質構造。
等到完完全全將整顆星體徹底觀想構建出來之后,便可直接聚合宇宙物質,化身成為對應類型的星體,蛻變為星體類生命。
從這個角度看,即使最初選擇的是四類星體最小最容易觀想的衛星類星體。
功成之日,也能一步化身為衛星類星體生命。
智慧生命很早就分別發現了衛星,行星,恒信,黑洞四類星體類生命。
在基因融合體系發展的早期,根據這四類星體生命的特征,分別劃定四個不同的能級層次。
后來隨著《九級破壞論》的逐漸發展,從B級到X級這四個能級層次,就與四類星體類生命,形成了直接的對應關系。
所以,如果真的能觀想修行到以身化星的層次,就等于一步登天,獲得等同于B級衛星生命體的實力。(需要注意, B級衛星生命體,和衛星類星體生命,是兩個概念。)
到了這種層次,便可更改觀想星體的類型,由行星到恒星,由恒星至黑洞,一步一步向更強的星體形態過渡。
直至最終蛻變為黑洞類生命體。
《星體四變》這門通用觀想法,最逆天的地方在于,入門之初,并非一定要選擇最小最弱的衛星類星體,也并非只能選擇一顆星體觀想。
也可直接選擇最大最強的黑洞星體,觀想功成之日,便可直接化身黑洞類星體生命。
甚至可以選擇同時觀想兩類,三類,乃至于四類星體。
還可以同時選擇兩顆,三顆,乃至于無數顆星體一同觀想。
當然,因為四類星體本身的差異性,極少有生命體,會不知天高地厚的直接選擇黑洞進行觀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極少有生命體會,閑的沒事找事,直接同時觀想多類多顆星體,給自己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