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斗將
第649章 斗將
想到此處,童貫開口道:“我與太尉歷來互相扶持,太尉有難,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只是不知太尉回朝后又如何說?”
孫靜回道:“樞相放心,再過月余,天寒地凍的,也不好進兵,幾個節度使年老體弱,軍中患病而亡也是有的。太尉罷兵回朝,最多不過受些斥責罷了。待明年,樞相取燕云之地,朝廷自然要顧全大局,不會再出兵京東之地。”
童貫聽了,點了點頭。內心里也不愿趙禎反叛,如今自己因功遷為太師,改封楚國公。若是能復幽燕之地,遵神宗遺訓,復全燕之地者,賞以封地、給以王爵,自己可就是宦官中以戰功封王的第一人,必然是要青史留名的。
當下,童貫道:“我那女婿,我也從未見過。聽我女兒說,他并非是個有野心的,如今他既已占據單、徐二州,要叫他吐出來,卻也難。不過,叫他安于現狀,卻也容易。只叫他在京東路自治就是。”
“這樣,我寫一封書信,你帶回去,太尉看過后就送去梁山。太尉若真要將淄州、齊州送給他,他必然不會再與太尉為難。只一點,卻要和太尉說好,若再有下回,我卻不管。”
孫靜連忙道:“樞相放心,太尉并無心出兵,在京遷延多日,天子下旨催促,才不得不出兵。這事本是天子試探之舉,今后朝廷要北征幽燕,這京東路自然保持現狀最好。”
當下,童貫思慮一番,提筆寫了一封家書,也不封口,叫孫靜帶走。
卻說孫靜來回六日才回到楚丘城。這期間,楚丘城自然不會相安無事。
除了前兩日,趙禎忙于樹立新寨,不曾攻城之外,第三日,就使凌振、高昂二人,分頭帶火炮營,在北門、東門架起【飛天神雷】并【神威無敵大將軍炮】、【佛郎機炮】、【轟天炮】,在馬軍護衛下,朝城墻上打去。
一時間,炮聲大震,城頭上雖備齊擂木、炮石、灰瓶、金汁,梁山軍不來攀附,全無用武之地。反倒是熬煮的金汁、滾油,叫炮子擊中,四處飛濺,倒傷了許多城頭上戍守軍士。
守把城墻的王煥、張開二人雖已聽高俅說起過梁山火炮厲害,今日見了,方知高俅所言不但不曾夸大,還有些保守。
尤其是北門城外距城墻七百步外的三門大炮,擊中城墻,就是車輪大的一個洞,看的王煥心驚膽顫。
高俅聽聞后,說道:“節度使用心守城,三五日功夫就能解圍。”
王煥道:“城外若是炮聲不停,只怕三五日也堅守不下。”
高俅聽了,連忙道:“這可如何是好?”
“只除非出兵,與他在城外斗將斗兵。”王煥道。
“那就出城與他廝殺,只要拖延三五日,我自然能叫外頭退兵。”
王煥聽了,只以為是高太尉有什么計策,或許是從別處攻梁山,叫他顧不得這里。以此說道:“太尉,若要斗將,還請相公上城。”
“這···”
見高太尉遲疑,王煥道:“相公若是退縮,士氣低落,只怕堅守不到外頭叛軍退去。請太尉下戰書,約外頭明日出城相斗。”
高俅這才點頭,修了戰書,使人從西門出城,送到趙禎北門外大營。
趙禎看著被巡邏的軍士押送的魏景、王耀二人,開口道:“你二人要下戰書?”
魏景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我二人奉太尉之命,前來下戰書。”
趙禎看著軍士早就遞來的高俅所下戰書,對二人說道:“你二人回去,告訴太尉,明日辰時,戰場上見真章。”
說罷,使人將二人送出大營。
又傳令凌振、高昂二人,收兵回營,只等明日廝殺。
楚丘城里,高俅在府衙聽到城外炮聲停歇,魏景、王耀回城,聽了二人言語,召集諸將。
諸人聽魏景二人所言后,韓存保道:“太尉,今日既下了戰書,城外必然無備,今夜若是劫寨,或許可以成功。”
王煥聽了,點頭道:“若是成功還好說,萬一失敗,只怕要惹惱叛軍,加緊攻城。”
徐京道:“我來時,特意去北門看了。太尉所說的火炮等物,都收在前寨。也不需攻破他中寨,只要毀壞了叛軍火炮,這楚丘城我等自然能收下來。最多等上兩月,圍兵自解。”
說罷,幾人都看向高太尉。
高太尉皺眉道:“城外叛軍,既已答應斗將,何必再多此一舉?拖延三兩日功夫,此圍自解。”
徐京道:“太尉,單、徐二州…”
“朝廷自有計較,你等只管把這兩日應付過去便好。至于往后,卻再計較。”高太尉道。
王煥幾人聽了,也不再多說。
翌日,畫角聲響,趙禎大營寨門洞開,五千馬步軍出陣,距離城墻兩箭之地壓住陣腳。
當先一將殺出,騎一匹白騾子,仗一桿烏鐵筆撾,確是【賽存孝】王天霸。
只見王天霸大喝一聲,卻似晴天起個霹靂,“虎賁驍騎兵馬統制王天霸在此,誰與我決一生死?”
城樓上,高俅見出陣之人,面如鍋底,眼如黃金,須如鐵絲,聲如銅鐘,身長九尺,威風凜凜,吃了一驚。環顧左右道:“這廝雖不曾聽過,看身量倒是一員勇將,哪個敢下去廝殺?”
不等四節度使開口,高俅一旁的黨世英見王天霸雖英雄,坐下卻是一匹騾子,想來這廝必然武藝一般,以此當先開口道:“太尉,我兄弟二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