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參仙
第471章 參仙
第二日,侯蒙匆匆留下一句:“趙節度使,我來時,曾聽聞童樞密使有意將自家養女指給你。節度使早做準備。”
說罷,不顧趙禎打問,侯蒙帶上從人,辭了趙禎,啟程回返汴京。
趙禎送了一程,見侯蒙顧左右而言他,不肯再發一言,這才返回白石莊園。
叫來戴宗、時遷二人,趙禎把從侯蒙處聽來的話說給二人聽了,趙禎問道:“二位兄弟,你等可打聽到什么消息?”
戴宗二人俱是搖頭,戴宗道:“相公,小人再去一趟汴京,打問一番。”
趙禎想了想,這侯蒙是官家心腹,雖職位不高,消息來源卻多。他既然提點了自己一句,必然有什么隱情。
“你和李三作伴,走一趟汴京。若是打聽到什么消息,速回稟報。”
送走了戴宗,趙禎帶人前去牧場,朝廷賞賜的上千匹戰馬,自己可沒仔細去看。
到了牧場,趙禎叫來在牧場忙碌的皇甫端問道:“皇甫兄弟,這些戰馬如何?”
皇甫端道:“相公放心,朝廷送來的這些戰馬筋骨強健,大半是西北諸蕃馬,小半是草原馬,都是上好的戰馬。狀態也不錯,一看便是精心飼養的。可惜,都是騸馬。”
趙禎聽了道:“能有這些戰馬送來,我就滿足了。至于戰馬繁育,還要靠我等自己籌措。這幾日,我打算讓段景住兄弟,帶上茶葉,再去一趟北地。”
皇甫端聽了,點了點頭。
而后,趙禎又去看過軍械、御酒、錦緞。
讓程婉兒帶人,挑選錦緞使人分送諸處統制、官吏,剩下的都造冊入庫,以備后用。
梁山、沂州并趙禎把持的兗州幾處縣鄉,百姓都忙著耕耘土地。便是許多軍士也休沐歸家,幫著營生。
趙禎想著范縣呂大強進獻的一階青山羊,起了心思,要去高平山探訪。一只普通青山羊,食高平山參仙一葉,一夜大如驢。
別的不說,若是能找到這個參仙,必然好處多多。
出發前,趙禎召見了來府里拜訪的徐和二子,徐長生、徐偉生。見了這兩人,趙禎道:“我聽蕭通判說起你二人,不曾想你兩個也叫長生、偉生。如今要將你二人送去沂州府,跟隨通判劉大人學習處理政務,你二人可做好了準備?”
徐長生道:“但請相公放心,我兄弟二人自小受父親教導,雖無父親十分本事,總算讀了不少圣賢書,明白些道理。再者,有劉通判教誨,也能做些抄抄寫寫,盤點賬目的活計。”
趙禎笑道:“若只抄抄寫寫,卻是耽誤了你二人。你二人受蕭通判舉薦,自然與別人不同。沂州百廢待興,送你二人前去,一者要漲見識,學習處理政務的本事。最重要的也是歷練一番,挑個小縣,去做個主簿,將來再有功績,與你等父親一般,也能主管一地。”
三人正說著,陳麗卿闖了進來,對趙禎說道:“官人,都收拾的好了,我等何時出發?”
徐長生、徐偉生見了,連忙起身告退。
趙禎道:“不急,我倒也沒什么緊要的事,聽說高平山有參仙,這才打算去碰碰運氣,看看是否能尋到,晚一日也無妨。”
徐長生聽了,問道:“相公,我等也曾聽聞這個參仙,據我父親說,高平山里一件稀世奇珍,一支成了氣候的人參,活了一千多年,形如嬰孩。風清月朗之夜,時常出來參拜星斗,各處峰巒溪澗游戲。”
趙禎聽了,問道:“奧,你等可曾見過?”
二人搖頭,徐長生道:“前年聽師公說過,并不曾見過這等神物。”
“奧,不知你等師公是誰,又是怎生說的?”
徐長生道:“我師公姓陳,名念義,道號通一子。本是吳越名醫,深明陰陽消長之理。七十歲上厭棄塵世,入山修道,得地仙證果,已一百四十歲了。”
“只聽師公說,那人參在地下,三百年,秉上天瑤光之精,感山川靈秀之氣,全具人。再三百年,便外開九竅、內生臟腑。又三百年,能出地面,參拜星斗,游戲山川。又三百年,能吐人言,脫離根株,游行十洲三島,成全大道。”
“這參仙若能在手,如法服食,可成地仙。病人垂死,得他的血飲一杯,立能起死回生。只是他的身子輕如飛鳥,竄山跳澗,來去如風,最難捕捉。”
趙禎道:“原來如此,倒也不打緊,我此去并不強求參仙。能碰到最好,尋不到就當是去打獵了。”
徐偉生道:“聽我父親說,這參仙最喜撲燈光,最愛的是木香,最怕的是五靈脂,或許對相公有用。”
送走二人,趙禎使人去藥房取來五七斗五靈脂,百余斤木香屑,都用布袋裝了,劉慧娘親自動手,用紅紙糊一個繡球燈。備妥后,趙禎帶上【青旗柳葉都】、【紅旗女兒都】,并【重鋒都】將士。程婉兒等人也都隨行,白狐等一眾靈種也都帶上。
一眾人帶上車仗,浩浩蕩蕩離了白石莊園。
這一趟范縣之行,倒也并非純粹為了尋找參仙,更重要的是沿途觀望各地勸農備耕,犒賞各處軍將。今年雖不欲與青州賊放對,經營的重點不免要偏向沂州,梁山各處縣鄉難免忽略一二。趁此機會,正要走一遍。
趙禎一行人經壽張,過陽谷,這才轉道前往范縣。
每過一地,趙禎都要停留三日,官吏、將士都要攀談一番。壽張、陽谷兩地,各處縣鄉在知縣孫正、朱洪基等人的治理下,一片祥和。
路過陽谷縣,趙禎校閱了花榮所統領的軍士,這【銀槍都】在花榮統管下,弓馬嫻熟,士氣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