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子嗣問題(求收藏,求追讀)
“先去翠云樓吃酒。”衛圖率先打破了沉寂。
他看了韋飛一眼,說道:“欠二哥你的一頓,一直沒找時間補上,今日休沐,前段時間又剛發了俸祿……”
傅志舟是否選擇遵守盟約,衛圖說自己不在意那是假的,能在山南道的官場上多一個幫手,總好過自己單打獨斗。
不過相比韋飛,衛圖有自信,能在下次鄉試中出頭,成為武舉人。
那時,即便沒有傅志舟幫忙,他都能脫身于慶豐府何知府一黨的打壓,出人頭地。
沒了傅志舟這個最有前途的“四弟”幫忙,他還有韋飛這個同縣好友,二人一起同舟共濟。
“好,三弟。”韋飛聽到衛圖這話,心中失落也少了一大半。
他笑了笑,簡服出行,與衛圖一同朝翠云樓走去。
二人在廂軍衙門做官的這兩個月,衛圖作為“賞功罰罪”的都軍使,和底下的兵卒們相處不多,感情不深厚。
但韋飛不一樣,其是廂軍的“都教頭”,負責演武練操,整日和兵卒們廝混在一起,整個青山縣就沒幾個人不認識韋飛這號人物。
來到翠云樓。
衛圖舍了血本,花了七錢銀子叫了一桌上好的席面,用來感謝上次韋飛和他一同去簡梁家送禮的慷慨。
席面上,蔥燒海參、醬肘子、四喜丸子、爆炒腰花等葷菜應有盡有。
還有時下的四季涼菜,新鮮瓜果。
同時,衛圖又多花了兩錢銀子,讓翠云樓掌柜沽了一壺上好的“桃花釀”。
韋飛看到衛圖這般豪爽大氣,心里頓時對衛圖的評價上了一個檔次,覺得自己沒結拜錯衛圖這個義弟。
二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韋飛漲紅著臉,大著舌頭道:“大哥寇良、四弟傅志舟二人,哪怕韋某都不認了,也認三弟你這個人……”
言畢,他摟著衛圖的肩膀,沉沉的睡在了餐桌上。
衛圖聽到此言,搖了搖頭,卸了韋飛摟住他的胳膊后,也不勝酒意,睡在韋飛的身旁。
他明白,傅志舟的功成名就,反倒促進了他和韋飛二人的感情,二人一同落難……更易一起抱團取暖。
……
時間流逝。
轉眼。
就到了慶安二十五年。
這年元旦,衛圖帶杏花一起去了單武舉家里拜年,并沒有回長鳴鄉衛家寨。
在衛圖任官的這半年多時間里,衛家寨的族長多次派出村里的后生找到衛圖,想讓衛圖認祖歸宗,回長鳴鄉祭祖。
但衛圖都一一拒絕。
幾年前,離開衛家寨的時候,衛圖還對自己和杏花不能拜入宗祠這件事而耿耿于懷,但走至今日,他早就對此漸漸釋懷了。
然而。
釋懷歸釋懷。
衛圖卻并不是什么冤大頭,他清楚衛家寨族長想讓他認祖歸宗的背后原因,不外乎是看中了他的這個武官身份,想讓衛家寨的族人跑來沾一份光。
當然,對于親爹衛豹,衛圖并未絕情,他給衛豹去信,打算讓衛豹搬來與他一并住,在他這里頤養天年。
這個時代的窮苦百姓,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
衛圖清楚這一點。
他并不記恨當初衛豹賣他到了李家,還有回鄉探親時,衛豹催他早走……
前者是為了他在災荒年間活命,而后者則是為了他不在衛家寨內受到折辱。
若無回鄉探親時,衛豹偷偷塞給他的一兩多錢,他贖身之事,恐怕會拖上不少時間。
而那……一兩多錢,幾乎就是衛豹的全部身家了。
只不過,讓衛圖沒有預料到的是,他親爹衛豹做出了和衛家寨族長截然相反的決定——
其不僅沒有攀附他這個“權貴”,反而主動與他這個長子劃分了界限。
衛豹派人送了口信,說自己膝下有子,不用衛圖再養,讓衛圖與杏花過好自己的生活,每年送點節禮便可。
見此。
衛圖只得作罷。
他選擇尊奉衛圖的意見,每年送給衛豹一些節禮、衣物、吃用。
——當了“都軍使”后,他財政雖算寬裕,但還要給彩霞還錢……杏花的贖身銀和買小院的錢加起來,不是一筆小數目。
以他的身家,養一個衛豹還行,但多養兩個自己的弟弟,就有些吃不消了。
半大小子,餓死老子。
因此。
既然不能回返衛家寨省親,衛圖只能帶著杏花去了單武舉家里拜年。
師父,如師如父。
去年離開長鳴鄉的時候,單武舉說是借給衛圖那匹價值百兩的青驄馬,但其與贈予,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衛圖考完武舉后,單武舉也一直未曾索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