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
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夏和寧宴并沒有因此感到喜悅,而是面露難色。
兵部侍郎笑呵呵的給他們打招呼,"好久不見,定國公越發(fā)雄武。定國公夫人也越發(fā)美艷了。"
"哪里哪里?并不是冷,還是一樣的會待人處事。"寧宴扯了扯嘴角,并不想多說什么。
蘇夏卻在兵部侍郎手中塞了一錠金子,眉眼帶笑,"我二人此次入京,也不知道現(xiàn)下陛下的情緒如何,陛下到底是因為何事召我們?"
兵部侍郎不動聲色的讓金子劃入袖口,待他們更加熱情,"也沒什么。剛開始想讓你們來事情。是陛下相定國公想的緊。后來嘛。"
兵部侍郎貼到蘇夏的耳邊,四處張望一番,小聲說道,"后來就是咱們國的大公主與齊國的人起了沖突。兩國馬上就要開戰(zhàn)了。"
"那不是還有鎮(zhèn)北王,讓寧宴回來做什么?"塑像面色凝重。
兵部侍郎笑而不語,停頓片刻,"鎮(zhèn)北王走了。但定國公不走太后怎能安心?"
說完兵部侍郎大步向前,與蘇夏拉開距離。
蘇夏一抬頭,眼看就要到了皇宮中心,去見到皇帝。
蘇夏抬頭望望,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兵部侍郎,暗道一聲老狐貍。
"那這么說陛下的意思是想讓我們同時出征嘍。你猜的沒有錯。"寧宴和蘇夏走到一處,小聲耳語。
蘇夏提醒,寧宴要當心,一定要多加拒絕,寧宴點頭。
到了宮宴,絲竹環(huán)繞,五袖翻飛,歌姬已經(jīng)開始跳舞。
皇帝和太后坐在正中間。
其他兩方的勢力各坐在兩邊。
但唯一不同的是皇帝身旁除了二皇子還多了一個其他的人,如果蘇夏所猜不錯,這應(yīng)該也是哪個得了皇帝青眼的皇子。
"寧愛卿來了,快上座。"皇帝面露欣喜,端著酒杯的手都在顫抖。
寧宴點頭回應(yīng),帶著蘇夏一起到自己的座位上落座。
"定國公夫人好不懂規(guī)矩,咱們女眷的位置在這兒呢,就算您與定國公感情再好也不能坐在他身邊呀。"
一道嘲諷的話語直直刺入蘇夏的耳中。
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嬌俏。
蘇夏腦海中浮現(xiàn)了一個許久未見故人的名字,蘇媛兒。
蘇媛兒得意一笑,此時正在挑釁的看著她。
"怎么?幾個月不見姐姐就不認得妹妹了,虧的妹妹還想念姐姐呢。"
"沒有,沒有,當初妹妹離別時,姐姐送妹妹一份大禮。怎么會忘了妹妹?"蘇夏連連擺手,說話的語氣動作和蘇媛兒嬌俏的模樣一般無二。
蘇媛兒被氣的發(fā)抖,眼神惡狠狠的挖向蘇夏。
蘇夏轉(zhuǎn)頭就對身旁的寧宴柔情細語,"夫君你看妹妹瞪人家呢。"
"陛下,陛下,既然召臣和臣的夫人進京,為何蘇家二小姐屢次對長姐出言不敬,讓臣夫人的顏面掃地?
既然京城不歡迎臣,臣便就此辭去定國公的官職用,永遠待在嶺南。"寧宴瞬間繃緊了臉龐,聲音里充滿著一股壓抑的氣息。
蘇媛兒旁邊的男子起身,巧妙化解,"定國公莫要多想,然而也是想要讓您夫人不要失了體統(tǒng)。畢竟京中不比嶺南,也是為了您的面子著想。"
皇帝穩(wěn)坐高臺,擺了擺手,"太子說的對,太子妃也沒有惡意,話說的是重了些,但道理確實不錯。"
"這樣吧,就讓太子妃罰酒一杯,給寧國公夫人道歉。"
皇帝主動讓步,不疼不癢的就將此事揭了過去。
"是。是妹妹不懂事了。原以為姐姐會和從前一樣縱著妹妹的性子,不成想多年的姐妹情分到底是淡了。"蘇媛兒輕咬著嬌唇,端起酒來給蘇夏賠罪。
蘇夏嘴唇輕抿,笑的十分的明媚,"妹妹說哪里的話?姐姐也是一時過于思念妹妹,性子急了些,妹妹莫怪。"
蘇夏穩(wěn)穩(wěn)的坐在寧宴旁邊,就是不動等著蘇媛兒敬酒。
蘇媛兒眉頭浮現(xiàn)一抹戾氣,無可奈何,只能一飲而盡,。
上位的皇帝見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便開始敘說自己的事情。
"此次召愛卿前來,是想讓愛去和鎮(zhèn)北王一同出征齊國,救回我燕國公主。"
"陛下不是臣不愿,只是臣有心無力。臣已經(jīng)許久未動武了,兵法也早已稀疏。"
"更何況上次一戰(zhàn)爭,臣早已心死,臣早就認識到臣不是一個帶兵打仗的料子,鎮(zhèn)北王武功蓋世,兵法無雙,由他領(lǐng)兵權(quán)去,最最是穩(wěn)妥,一定能將燕國公主成功救回。"
寧宴越說越落寞,眼神中神采褪盡,有的只是唏噓。
"更何況臣的腿,恐怕不適合長途征戰(zhà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