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魏國西征
巧匠門一行,讓周元獲得了真正的機關術。
此時他可以打造機關臂、也可以制造機關螭吻獸。
但這個世界并非僅有他一人在變化,其他人也有不同的謀劃。
當他返回云壁桃園,砍伐五色桃樹制作機關獸時,也順便退出彩戲門秘境,尋至玄道長探討五行遁。
這次至玄道長顯得有些著急,企圖將所有的遁術技巧一次性全部教給他。
“將軍,水遁之法你基本通透,我再將木火兩遁疑難之處詳細講與你聽。
以將軍之能,若是做好筆錄,定能早日穿木躍火、通行五方。”
“道長何出此言,可是朝廷有了新的調令。”
“非也,是我避世靜修多年,得朝廷萬民供養,倒欠紅塵幾份擔當。
昨日朝廷公告天下,贖百年之憾、濟萬民于水火,履國民相守之諾,發兵西征收復故土。
我靜極思動,欲前往虞國探查各類情報,償還紅塵養育之恩,好以戰鑄剛強之意、償恩得清明之心。”
至玄道長說話間,從懷中取出了一份公文交予周元查看。
他翻開后,第一眼便看到了五德國印,上書承天授五德、武勇文仁信。
其后文字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整齊排列。
“虞國蠻橫,占我故土、欺我國民,儋州百姓萬民血書以呈豐京。
言大康失國、魏武乃繼,我等當由康人化魏民,怎成虞國之囚,乃至上升無道、后退無路。
儋州大小世家與州內百姓,懇請重歸故國,祈國朝之盛恩、拒虞國之亂政。”
“鑒國朝之裔絕望悲憫,孤當履國民相守之誓,起大魏之悍勇,護萬民之生計。
此書公示天下之時,國朝兵鋒西進,贖我國民、揚我國威,昭昭有魏、唯戰不退。”
這份朝廷公文隱藏著不少信息,一是師出有名收服故土,如此虞國便不用擔心滅國之災。
他們只要交出儋州之地,再向大魏服軟、簽訂國書,就能避開這場戰爭。
二是儋州之地雖然會作為主要戰場,但州內的百姓與世家不用擔憂魏軍兇橫。
大魏皇帝已表明態度,此戰是護民之戰,救的是儋州萬民,便不會比虞國做的更差。
三是大魏朝廷要贖回國民、唯戰不退。
這就表示即便楚國進行干預,大魏也不會做出退步。
如此一來,虞國必然承受極大的壓力,要么打上一場消耗戰,讓大魏有借口獲得更多的利益。
要么放棄國朝威儀,交出儋州、疲態盡露。
周元知道,孔爵只是此事的推手之一。
即便他沒有復蘇,等大魏安仁公主入主楚國東宮,梁國局勢穩定后,大魏一樣會發兵西征。
此等國朝大事并非個人意志可以改變,今日之果,源于大魏興盛和虞國衰弱。
“道長,為何我們這些將官沒有收到詔令?”
“將軍,你們太過年輕了,即便各個天資不俗,也需要成長時間。
不到萬不得已,朝廷不會動用你們這些年輕武官,至多是加以歷練,派你們去押送物資、駐守邊城。”
“道長既然心意已定,我便不再開口阻攔。
還請道長入虞國后萬分小心,未明敵方實力前,莫要暴露自身。”
“將軍放心,我這手五行遁術雖尚未融合,但善隱善藏之能亦然不俗。”
至玄道長道明心意后,開始沒日沒夜的教導,周元也記錄了多本筆記。
期間,他將土金交融之法交給了至玄道長,使其若有所悟、欣喜異常。
等至玄道長要離開時,他還帶領武者將官相送了數里。
直到至玄道長踏上通往豐京的主道后,他才返回寧安縣彩戲巷。
為了讓心情振奮的勛貴弟子們有事可做,周元命他們前往羽林左營衛參加羽林營訓與秘境攻伐。
僅留了大魏皇帝派來的武者護衛,繼續駐守彩戲巷。
“孔爵說的沒錯,大梁國書一出,各國必然蓄勢待發,天下格局即將大變。”
周元再次進入彩戲門秘境后,不由心生感觸。
一年前他還只是一枚棋子,現在卻有了跳出棋盤,洞察棋局的能力。
這一切皆源于實力增長帶來的身份變化,否則他多半會像夢魁莫夕那般,被一道調令牽動。
“大軍出征、虞國布防皆非一朝一夕之事,當穩固自身、靜觀天下。”
各國局勢的變動,距離周元這位大魏羽林校尉、星宿宗副宗主、白鶴寨寨主很近。
但他依然有機會執行自己的計劃,并暫時置身事外。
因此,隨后的幾天他做的最多的就是伐木制獸,連白鶴寨的兼并事務都極少參與。
當他攜帶螭吻獸前往云天宮城時,卻發現白衣般輸不見了蹤影。
僅留黑衣木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