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功成榜魁
儲君相約,哪有能不能的道理,自然是皆可。
“大王寬心,若我等落選歸鄉,定勤奮錘煉武藝,共赴大王之約。”
大魏儲君聽聞此言,才憂慮盡去,高呼諸君勝飲。
對他來說,安撫落選者比褒獎勝選者更重要,概因過了今日,勝選者自會享盡榮譽。
而那些落選者,將再無機會等到朝廷高層的慰問,只能黯然歸鄉。
另外,在此時褒獎勝選者也會激發怨氣,遠沒有安撫落選者,展示朝廷仁德,來的劃算。
不過儲君的安撫是有度的,再多便是憐憫了,也有違大魏一貫的武威之風。
因此,后續的宴會全程高歌載舞,再無一絲憂慮氣氛。
有意思的是,宴會開啟后回宮的參試者,也會被第一時間引入宴席。
他們衣甲未換、手持武備,身上甚至有血跡污穢。
如此一來,為整場晚宴增添了不少鐵血悍勇之氣,也匯成了一副將士暢飲圖。
直到深夜子時四刻、零點時分,銅鐘敲響后,這場晚宴才曲終人散,同時也代表新元靈試徹底結束了。
那些沒能趕在最后一刻入場的參試者,不僅錯失了一場晚宴,也錯失了登榜功成的機會。
這對一些有能力、運氣不好的參試者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朝廷要的就是配合有序、能征善戰的將士,而非相互掣肘、無法克服突發情況的下屬。
因此,他們只能深夜歸宮,草草歇息了。
不過,這個夜晚有人睡的比他們更晚,那便是作最終評審的大魏儲君與九卿衛尉、兩鎮將軍。
“殿下,這便是各支參試小隊的公錄文書,我等擬定了名次,您看是否需要調整。”
大魏儲君先將公錄文書看了一遍,才拿起九卿衛尉擬定的匯總名單。
周元的名字赫然在上,不過并非頭名,而是榜單第二。
“周元祖居懷州尚樂縣橋西村,百姓良家、天資橫溢、血戰悍勇,朝廷需要他成為榜首。”
“殿下所言極是,其才實至名歸,只不過缺了一份家族撫照。
但能在底蘊如此淺薄的情況下,力壓勛貴子嗣、豪門后裔,實乃天資卓越。”
“我原想壓他一壓,使其鋒芒有度,莫失了安穩之心。
不過,既然朝廷需要他成為榜首,展現國貌風骨,那便讓這良家少年徹響京師吧。”
得到九卿衛尉的肯定后,大魏儲君在周元的名字后,寫了一段批注。
“天資不凡、身家清白,良家出身可增國風,悍勇年少可堪培養。
兒臣公心進言,請父皇定奪。”
寫完批注后,儲君還順手將榜首的勛貴子嗣改成第二名,并將公文名錄交給自己的宿衛親將。
“連夜送入宮中,父皇多半還在等這份名錄。”
“諾。”
大魏儲君猜的很對,公文名錄送入宮中時,年過五旬的大魏皇帝還未休息。
他拿著名錄仔細看了片刻,便用朱筆將周元的名字圈了起來,然后在第十八名下畫了一道紅線。
再而批注,大魏宏業十四年新元取士十八,榜首靖安周元。
“一百三十二人參選,取士十過其一,恩賞已足。”
這朱筆一揮,新元靈試便有了定數。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演武宮外便來了一隊禁軍甲士,于宮墻三試紅榜上張貼了一張黃絹。
十八個名字附帶籍貫信息,依次陳列。
早已等待多時的隨從仆人,立刻圍上前去,相互擁擠著焦急查看。
“誒,我家少爺榜上無名,這次老爺估計要發怒了。”
“諸位出了件稀罕事兒,榜首竟是有官身的良家子。”
“這是哪來的猛士,莫不是生有異相、上映星宿的豪杰。”
早早起床上工的京城百姓也愛湊這份熱鬧,紛紛上前瞄上幾眼,記下榜首或前三的名號后,便滿意離去。
如此,仆人傳話主家、伙計傳話掌柜、居民傳話鄰里,沒過多久,周元的大名便成了京城的熱門話題。
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少懷州商販還像模像樣的給他編了些玄奇故事。
什么星宿下凡、少戲猛虎、行俠仗義、托梁換柱等說辭,傳的那是有鼻子有眼。
不怪京城百姓八卦,這年頭出一個與他們出身類似的良家子榜首,可太不容易了。
這份親切感,促使他們對周元這個名字,產生了很多美好想象。
等周元睡醒洗漱時,才知道自己出名了,還是那種全城都能說上兩句的大名人。
“武曲星醒啦,快來看看我是不是天上星宿。”
“周司馬,聽說曾有仙人為你夢中授業,快與我說說仙人何貌。”
“周元,我聽說你出生時風雨來賀,隱有龍虎相隨,我勸你早日去廷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