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
第579章 文武河津渡
太乙觀上空,那難陀寺勝善墮入幽冥之后,離山道人的洞宵天就被壓在最下面一層,好在蕭遠山帶著三座天宇前來支援,不然光是獨自承受上面幾層天宇的重量,就要讓離山道人精疲力盡了。
忽然離山道人睜開眼,望向上面幾層天宇,那里依舊有成千上萬的修行者蜂擁而至,墨家和公輸家甚至專門準備了一個蒸汽飛艇項目,從門神山腳起飛,將下三品的修行者們送到各層天宇之中聽講,當然中間要賺取一定的費用,不過即使這樣,這次太乙觀上的周天大醮也是當之為愧的修行盛世,遠超羅天大醮。
離山道人看向旁邊的夫子院李克功和蕭遠山,用不自信地語氣問道,“他們好像離開了兩個人?”
李克功同樣向上看去,雖然隔著一層妙玉的玄黃天太乙境,但是他仍然能夠感受到那蒸汽三天的道理變弱,講道之聲也從徐無鬼和公輸霆兩個家伙換成了另外墨家和公輸家的二品修行者。
李克功拿出五十根金黃色的蓍草,這蓍草被夫子院培育了幾代,每一根都如同人參果一樣蘊含天然的龍章,雖然不像人參果那樣可以直接食用,但是卻足以幫助二品推演同層次的對手,占據先機。
將蓍草分好,李克功開始占卜,隨著一根根蓍草被分配,龍章相互組合,又不斷泯滅,最終形成了一條四十九個龍章的飄帶,帶著無數信息回歸。
“他們現在在六環機關城處理內務。”
李克功得出了一個結論,讓離山道人微微松了一口氣,稍微一想也是,墨家和公輸家那么大兩個組織,現在又要處理天下蒸汽變革,徐無鬼和公輸霆兩人短暫離開,回去處理事務很正常。
離山道人轉頭看向另外一邊的蕭遠山,想要看看這位大夏冠軍侯的意見,但蕭遠山只是閉目養神,不發一言,好像根本不關他的事情一樣。
還真是傲慢。
離山道人心中不喜,這冠軍侯的性格果然和記載中一樣,目中無人,自從來了之后,加起來說的話不超過三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修佛家的閉口禪呢。
索性離山道人只和李克功討論,他沉吟片刻問道,“人屠的道統封印什么時候能夠打開?”
李克功對這件事倒是了如指掌,“準備的事情已經做好,而且有人愿意進入那循環往復的一天,說服人屠‘死亡’,只要他進去了,那么無論在里面花費多久時間,在外面都只需要一天。”
離山道人低語道,“一天……”
·······
洛水萬里,人屠隕落之地被史家掩埋在歷史的長卷之中,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屠從里面逃出來,史家甚至專門準備了兩個河津渡,也是文武河津渡來作為最后一戰的戰場,而真正戰場的位置,除了當初參與那一戰的人外,就只有儒釋道極少數的人知曉。
文河津渡乃是一面陡峭如鏡的百丈懸崖,湍急的洛水從這里旋轉,分成兩股,一股向東,一股向南,向南的河流又和黃河匯聚,奔流入海。
而百丈崖壁之上,一篇壯闊的辭賦以朱砂寫就,在濤濤江水之上,歷時三百年毫不褪色。
這篇辭賦名為《游河洛賦》,乃是大夏開國一位儒家二品的大人物寫成,雖然表面上說的是游河洛,但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于當年人屠姜太一為證圣道,屠殺百姓的不恥,更是將姜太一給釘在了恥辱柱上。
若以千萬人之性命成一人之道統,天下可亡矣,而以一人之性命成千萬人之盛世,大道可興矣。
江灘一側,一位青年負手端詳著面前雄偉壯闊的崖壁,一字一句慢慢讀出聲,仿若真的是一位游客,只不過他天生困字眉毛,所以即使在認真讀的時候,也不自覺流露出困惑思考的神色。
旁邊一位三品松石道人上前,閑聊道,“高院長已經看了一天了,可有什么收獲?”
青年正是從天京出來的高文燦,在王明義和張三兩人勸他去周府負荊請罪之后,他毅然決然走向了另外一條路,冒險親自去打開人屠的封印。
其余三教見狀,也樂得如此,對于他們這個反周鐵衣同盟而言,高文燦這條狗越兇狠,咬得周黨就越緊,而高文燦放棄了這次請罪的機會,就只能夠一條路走到黑。
兩日不見,高文燦的氣焰明顯萎靡了很多,整個人也變得‘謙遜’了起來,“說來慚愧,先賢所著的文章我能夠看懂一二就已經是大幸了,尚有十之八九不懂。”
“不懂,我看是不想學吧,舍生取義的道理哪里是那么好讀懂的!”
另外一邊,儒家的孟伯謙嗆聲道。
雖然他出手幫助高文燦,但是對于當時高文燦殺死館藏官的事情他還耿耿于懷。
松石道人見狀,連忙打哈哈道,“那難陀寺的人說今日會到,現在都已經快要日暮了,怎么還不見蹤跡?”
孟伯謙皺眉道,“聽說那難陀寺已經封寺了……”
還沒有等他們繼續聊下去,只見黃昏的交界處,陰陽縫隙之中,一位身穿灰色僧衣的女尼走出來,她整個人氣質恬靜,一手做合十印,一手托著一尊雪白的羊脂玉瓶。
松石道人笑道,“這人就說不得,一說就到。”
他上前兩步,稽首道,“貧道松石,見過道友,敢問道友如何稱呼?”
女尼認真回禮,“貧尼那難陀寺妙善。”
眾人相互見禮之后,孟伯謙出聲道,“事不宜遲,我已經解開了《游河洛賦》的力量,三位將封禁物都帶來了吧?”
松石道人從袖子中取出一玉磬,妙善則將手中玉瓶拿出,孟伯謙則拿出一面玉鏡。
當三件封禁物同時出現在這文河津渡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