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第一站縣學
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以后的工作開展順利,必先立威。至于怎樣立威,一般有一下流程。
先來個重大的歡迎儀式,告示地方官吏和百姓,你們新任的父母官來了。
接著盤點賬務,比如賦稅冊籍,庫存現銀與糧食,以及那些未結款項,清點官府物資,還有刑名案件。
再之清點衙門人員,看一看有沒有吃空餉的蛀蟲。
之后還要巡邏監獄,查看有沒有被冤枉的人員,以及罪大惡極又能“保外就醫”的罪犯。
之后還要到縣學視察,考一考本地娃子,看一看本地娃子的文采如何,能不能在教化上有助于政績。
最后還要跟當地的鄉紳交換名帖,與當地的鄉紳會一會面,看一看哪些值得拉攏,哪些又必須打壓。
當然做這些事都比不上在衙門外一貼告示,宣告:"本官正式上任!"
由王縣丞帶頭,官吏跟在后面一一向孫山提交賬本。
王縣丞大概40出頭,長得跟王季鈞有幾分相似,同樣是國字臉,濃眉,大眼,看起來成熟穩重。
王縣丞秀才出身,趁著新朝缺人之際,謀了個縣丞,而且一做十幾二十年,在沅陸縣更是根深蒂固。
王縣丞態度謙卑,并沒有因為孫山是個小靚仔,也沒有因為是地頭蛇而輕視孫山。
無論從迎接典禮還是說話語氣,禮儀規矩,王縣丞沒有十分也有八分。
王縣丞把賬本遞到孫山跟前說道:“大人,這些是前任知縣臨走前交給下官的賬本。因為前任知縣趕時辰到新地方任職,沒辦法等大人到來親自交接。前任知縣把賬本交給下官,吩咐下官轉交給大人。”
孫山看了看賬本,被密封住,上面還有封印,證明王縣丞沒有打開過,也沒有私自改賬。
證明王縣丞只是個工具人,并沒有對賬本做什么。
孫山面色平平靜靜,看了一眼賬本,點了點頭:“本官知道了,有勞王大人了。”
接著衙門的三班六房的頭頭一個接一個地遞上賬本,讓孫山查閱。
孫山點了點頭:“本官知道了。”
孫山沒有第一時間看賬本,而是讓一眾官員陪著他去縣學,視察縣學。
這次迎新大會教諭也來了,聽到孫山喊他出列,愣了愣。
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急著上前走一步,回應到:“回稟大人,我是鄧教諭。”
不由地一驚,孫知縣竟然知道他的名字了?
而且為什么第一站就要先巡查縣學?
沒有這樣的規矩啊。
不過也沒有規矩不能第一站巡視縣學,孫知縣要去,他總不能攔著不讓去。
孫山點了點頭,輕輕地做了個扶起的動作,微微一笑很傾城地說:“鄧教諭,有勞你帶我們去縣學。本官想看一看沅陸學子的風采。”
鄧教諭連忙稱是:“是,大人。”
因為沅陸縣并不大,縣學離衙門也不遠,孫山也不打算御馬或者坐轎子。
決定步行到縣學,順便讓沅陸的百姓認一認臉。
好讓騙子沒辦法假裝自己來行騙。
孫山一點也不擔心有人來行刺,他一個新上任的知縣,根本沒有行刺的價值。
要行刺,拜托去皇宮吧,那個比較有挑戰性。
鄧教諭有點懊惱,因為根本沒做好準備,害怕縣學生被知縣大人問話發揮不好或者說錯話。
他是知道縣令大人會來縣學巡視,但想不到第一站就到縣學。
早知道就彩排好,好讓學子給知縣大人留下好印象。
縣學的經費名義上由朝廷撥款,實際是衙門那邊撥款,想要獲得更多撥款,得要好好表現才行,讓知縣大人看到學生的潛質才行。
哎呀,都怪自己,竟然不早點準備。
不過說什么都遲了,鄧教諭只好硬著頭皮領著孫山去參觀縣學。
王縣丞一眾官吏也不知道孫山在搞什么?
第一時間竟然不去查賬,而是先到縣學。
這樣做有何目的?
莫非因為孫知縣是新科進士,兩榜進士,所以特別注重教育?
第一步就去查看縣學?
也不是沒這種可能,以往的前任知縣中,就屬孫知縣學歷最高了。
大乾的沅陸縣終于迎來第一位進士出身的知縣大人了。即使如夫人般的同進士,但也是進士,總比舉人進步。
王縣丞一眾官吏雖然疑惑孫山的舉動,但一聲不吭,默默地跟在后面。
孫山走出衙門,走到街上,左右兩邊不是孫家護衛就是官差護航。
因為一早就開始舉辦迎新大典,所有儀式完結后,時間才來到中午,距離吃午飯還有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正是學生讀書,也是街道店鋪開門時間。
孫山一伙人的出現,立即引起兩邊的百姓圍觀,大家奇怪地看著被簇擁正中間的孫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