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府試
孫山跟著同窗們蹲牢房一樣蹲在小院子里,哪里都不能去。
一早起床吃過早飯看書,吃過午飯看書,吃過晚飯看書。
孫伯民,梁父,鄭弘遠等五個陪同人員則往外面跑,也不知道他們跑什么,或許為了不打擾考生,一天到晚都在外面,等夜黑才回家。
這5日,洪秀才來過一次小院子,主要講述考官知府大人的為人處世。
這些也是他從外面打聽出來的,今年好巧不巧,知府新上任,他喜歡怎樣的文風,對于洪秀才這種功名級別最低的很難打聽。
洪秀才拼命地往外打聽消息,發現信息繁瑣復雜,各種各樣,有人說知府喜歡樸實無華的文章,有人說知府喜歡繁花似錦的文章。
洪秀才干脆不再打聽了,他有自知之明,他這種身份很難打聽到知府大人的愛好。
千言萬語只對學生說一句:什么都別想,好好考便是。
孫山倒想知道知府喜歡怎樣的文章,想投其所好,他沒有實力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
他需要考上功名后,才能做自己。
他之所以讀書,就是為了科舉,而科舉是就為了考上功名,成為活得更好的那一批人。
至于“為大乾崛起而讀書”這種偉大的人生追求還是等他考上秀才再說。
洪秀才打聽不出來,他更沒辦法打聽了。
最后只好埋頭苦讀,爭取在考試上超常發揮拿個好成績。
鄭弘文緊張地問:“阿山,我們不知道知府大人喜歡怎樣的文章,怎么辦?如果我寫的是他最討厭的文風,豈不是考不上?”
孫山好想說:弘文哥,你想太多了。別做夢了,你考不上,不是知府不喜歡你的文風,而是你的實力不允許。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考不上。
想到黃陽縣府試、院試的通過率,考不上,太正常了。
嘴里卻安慰地說:“弘文哥,莫要想太多,萬一知府大人喜歡你的文風呢?就算不喜歡,還有下次,知府大人不會一直待在漳州府不走的。”
知府跟縣令不一樣,知府大人的任職時間不會像縣令大人那樣,可以一直盤踞在某個地方十幾二十年。
鄭弘文白了一眼孫山:阿山真不會安慰人。下面那句可以不說,不會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梁參搖了搖頭,拍了拍緊張的鄭弘文:“弘文啊,上次縣試你說考得很差,結果過了。這次也會一樣,看起來很差,最終會過的。寬寬心,別想些有的沒的,還未進考場就泄氣,太不應該了?!?br />
梁參白了一眼鄭弘文,他這個屢考屢不過的人還沒說什么,鄭弘文這個第一次考的就吵著考不過。
哼,真討厭。
另外兩個一起來的考生也安慰鄭弘文,叫他莫要緊張,好好看書便是了。
一抬頭,一低頭,四月二十日,府試正式開始。
府試跟縣試差不多。
只不過府試只需要三場。一天一場,考的內容和縣試大差不差,包括貼經、墨義、經義以及詩賦。
府試的內容比縣試的內容更廣,更有深度,是縣試的擴充和延伸??紝W生對四書五經的熟練程度和理解程度。
孫山對府試很有信心,畢竟要說對四書五經的熟練程度,他自我認為非常熟練,至于理解程度,還有待加強,但表面上的理解也非常理解。
只不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害怕自己的理解跟主考官的理解不一樣,難免會失分。
最后的詩賦只不過是考試的點綴,得分名次更前,失分,也不會離譜到落榜。
孫山挺直胸膛,自信滿滿地給自己打氣!
漳州府下轄6個縣,一個大縣,兩個中縣,三個小縣。
至于下縣中的下下縣非黃陽縣莫屬了。
縣試是根據縣的大小決定錄取名額,但也不會差太多。
6個縣加起來一共錄取了150人。聽說這次府試會錄取前45名。也就是說孫山排到45名才能正式成為童生。
看起來這個錄取率比縣試還高,實際比縣試難多了。
縣試中混著很多學渣,成績稍微好一點都能脫穎而出。但府試全都是成績好的在比拼,想脫穎而出真難。
特別是黃陽縣這個下縣中的下縣,無論是從人口,經濟,還是教育方面,在漳州府排名倒數第一。
在倒數第一中選拔是矮個子挑高個子,在第一中選拔是高個子挑更高的個子。
孫山真得好難說府試的錄取率會比黃陽縣的錄取率機會大很多。
對著夜空,孫山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隨后洗漱躺在床上,等會凌晨兩點就要起床,三四點就要進城,還是先睡一會兒,精神飽滿才更容易考得好。
剛睡了一會兒,就被孫伯民搖醒,看來該時候去考場了。
鄭弘文頂著熊貓黑眼圈,怨念地看了孫山一眼,羨慕嫉妒恨地說:“阿山,你心真大,說睡就睡,躺在床上閉眼就睡,不喊你,都不醒的那種。”
孫山捂著嘴,嘿嘿笑,不僅鄭弘文頂著大大的黑眼圈,梁參以及一起來的兩個考生也一樣,看來他們閉眼是閉眼,但怎么也睡不著,醒著熬到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