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分禮物
等晚上回來,孫伯民等人看到如此多禮物,驚訝不已。
孫大姑倒是云淡風輕地說:“山子救了鏘哥兒,老太爺送禮過來太經常,你們不要緊張。”
心里想著不送禮,才不正常。幫忙喊人,下水拉人上來的,何三老太爺也送了一份薄禮。
孫大姑看了看禮單,感嘆地說:“老太爺真得很喜歡山子,送的禮太貼切了。”
心里遺憾山子不愿意留在何家村。雖然給人做學伴會受氣,可得到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包吃包住還包教育,不說別的,就說入何家族學讀書,這可多難得的機會。
不是族里說得話的人,就算給錢,何氏族學也不收。家里的老太太也沒有這樣的面子呢。
何家族學藏書上萬冊,這是多少人羨慕不已的。進去族學讀書,你就可以免費看,抄寫也沒關系。這種資源,別說在孫家村,就算在廣州府也難有。
自從謹哥兒考上秀才后,孫大姑對科舉的事明白得更深,真想走這條路,天賦是其次,資源才是重中之重。
單說對考官的認識,普通學子哪有途徑去了解,只有沉浸在官場上的大家族,才互相了解對方的喜好。
投其所好,就是這樣來的。科考的時候,寫的好不如寫得對人心。
更重要一點,山子即使將來科考失敗,也能秉著跟鏘哥兒學伴的情分,在何家謀取一份好工作。何家家大業大,做個掌柜多好啊,或者借助何家做些小生意。無論怎樣,也比留在孫家村耕田好。
孫大姑瞪了一眼孫伯民,這個是沒大局觀的。
又看了看孫山,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慈愛地說:“山子,這些書可要好好珍藏,莫要糟蹋。”
孫山拍了拍胸膛保證道:“大姑,你放心,我會好好保管的。”
孫伯民被大姐一瞪,腦袋縮了縮,不敢吭聲,剛才那一眼太銳利了,真讓人心驚膽戰。
村長看到一堆東西,羨慕又感慨:“何三老太爺真是大好人,知恩報恩,不愧是大戶人家,做事就是大氣。”
何姑爺笑著說:“何三老太爺真心送的,你們就收下,莫要不安心,這些是山子應得的。”
看了看孫山,認真地說:“伯民啊,我們家的山子是好的,你可要好好培養。”
真害怕妻弟扯后腿。
其實這次何三老太爺安排孫山留下來,何家一家人都是贊同的。但做好事不能勉強,別人不愿意,總不能按著別人的頭喝水。
做事可要究竟一個心甘情愿。
孫伯民急著點頭說:“大姐夫,你放心,我會好好培養山子的。”
心里想著山子人小鬼大,出的主意一個接一個,自己應接不暇,也不知道跟誰學的,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家里人都讓著他,吵不過,只能順從。
偷偷瞄了一眼正在對著禮品東摸摸西摸摸的德哥兒,猛然發現,山子變得不講理完全是上學開始的,莫非是天天跟德哥兒在一起,跟德哥兒學的?
孫山看到孫伯民唯唯諾諾的模樣,不由地嘆了一口氣。
性格使然,改,真得好難改!
孫伯民查看了一下禮單,只上了一年學,好些字早就不認得了,所以他看個寂寞。
對著孫大姑等人說:“大姐,上面寫的東西,你看看哪些需要的,特別是又貴又好看又不中用的,你拿出來,你們用。我們鄉下人,給我們用,可糟蹋了。”
孫山也是這樣認為的,比如禮單上的“歙硯”,這可四大名硯之一。
何三老太爺送的,肯定比孫伯民送的7兩端硯貴。
孫山覺得如今用不上,等用得上還要十幾年后。不如送給何家,送給配得起身份的人用。
一兩黃金一兩墨的“徽墨”,孫山不太懂何三老太爺送來的是什么牌子的徽墨,一看價格不菲,自己用暴殄天物。
還不如送給需要的人。
孫大姑好笑地說:“老太爺送給你的禮物,轉送給我,像什么樣,你全拿回家。”
何姑爺附和道:“伯民,這些東西別人送你的,就拿回去。我們想要,會自己買的了。”
孫伯民本來就嘴笨,只會說:“大姐,大姐夫,你們拿些回去,給謹哥兒,瑜哥兒他們。”
孫山在一邊附和道:“大姑,大姑丈,你們看看那些能用到的。我看了禮單上有徽墨徽硯,這些給我們也沒什么用,不如送給大表哥了。
我知道大表哥喜歡畫畫,喜歡練字,給他用,得心應手呢。大姑,對我離開說,這些還沒幾文錢的墨塊用的順暢呢。”
村長也勸說:“春蘭,姑爺啊,你們不要客氣,那些精貴又不頂用的,給我們也是負擔,還不如留給你們。”
其實偷看禮物的何書瑜早就眼饞其中一些精致的小禮品,但這些送給大舅舅的,可不敢開口要。
看到硯墨,再看一看產地,哎呦,大哥肯定很歡喜的。
又偷偷看了一眼山子,好小子,真善解人意,這些東西對于大舅舅一家來說,簡直禾稈里藏珍珠,“德不配位”。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幾個人吵了一番,最后孫大姑還是接受孫伯民的意見,哪些又貴又不頂用的就留在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