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多存錢,多買地
孫山拿起字帖,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顏真卿,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
何書謹送的是《多寶塔碑》,因為是經文,所以字體大小一致、四四方方,法度嚴謹。
的確適合孫山這種初學者臨摹。
果然孫伯民說:“你大表哥說,像你這種剛開始學寫字的,這本字帖最適合了,說這字體整整齊齊,什么均勻之類的,反正對你來說,最好學啦。”
謹哥兒說了一大堆,孫伯民聽得云里霧里,聽個囫圇吞棗。
孫伯民也不顧阿奶黃氏在,低聲地說:“你大姑叫你收好這些書,莫要亂涂亂畫,莫要到處說她給你買書了,知道不。”
孫家那么多子弟,大姐只給山子一人買,還買了那么多,用腳指頭都想到,要花好幾十兩,甚至更多。大姐是希望長房的山子是孫家的頂梁柱,能把孫家經營好。
大姐還私下說,自己在的時候,或多或少還能幫襯娘家,要是自己不在了,孫家村和何家又離得遠,關系自然會淡了,將來孫家也只能靠自己了。
大姐還說,會盡最大的能力照拂孫家子弟。往后就看孫家子孫的造化了。
黃氏也在一邊說:“山子,你可要記住大姑的好,將來有機會報答她。”
大閨女偏心,黃氏認為很正常,畢竟當初是和伯民一起熬過苦。對伯民的兒子自然期待更多,對山子自然偏愛了。
蘇氏看到一堆書,無比的激動。這得多少錢啊,大姑姐真舍得。
哎呦,果然對山子好。
笑著說:“山子,阿奶說得對,你可要好好讀書,有出息了,將來好好孝敬大姑。”
心里卻想著孝敬多簡單,說幾句好聽的話就行了,山子有的,大姑姐有,山子沒的,大姑姐也有。我們農村人可比不上省府人,只能多說幾句討人喜的話。
孫山點頭說:“阿奶,阿爹,阿娘,你們放心,我會好好讀書的,將來會孝敬大姑。還有大表哥,對我真好,還送我東西呢。”
黃氏滿臉笑容地說:“山子說得對,謹哥兒是個好哥哥,對弟弟可關心了。”
孫伯民帶著孫山把書和字帖等東西拿到書房,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珍惜,小孩子家家, 可不能亂來。
孫山笑著說:“阿爹,你放心,我做事你還不懂嗎?肯定會好好保管的。”
孫伯民信得過兒子,所以才放心把書給他。
走出書房前說:“你好好寫課業,阿爹去劏雞。”
孫山應了一聲,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一本書一本書的摸過去,翻開一頁,整整齊齊,大小一致的字,看起來就是舒服。
比現在拿到的手抄本好太多了。
紙質不算得上頂尖,可也不差,摸起來真舒服。
孫山眼眶酸脹,這世上,有很多愛自己的人,對自己好的人。
特別是大姑,有錢還能對窮親戚好,在前世也是少有的。
理了理自己的情緒,深呼吸,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拿起筆墨,認真地書寫鄭夫子布置的課業。
寫完課業后,就到水井邊練字,把今天所學的重新練幾遍,之后在把前面的練習。
孫山現在不用看書,一邊讀一邊寫。被其他人聽到也無所謂。
孫伯民和蘇氏在劏雞,聽到山子讀書,心情愉悅。
蘇氏悄悄地問:“當家的,大姑姐只買書給山子嗎?”德哥兒也一同入學的,會不顯得太偏心呢?當然這種偏心蘇氏很喜歡。
孫伯民低聲說:“嗯,只給山子買,大姐說了,這書不僅是買給山子的,還買給山子的兒子的。留給大房做傳家之寶。”
至于德哥兒又不是長子嫡孫,不給他也正常。不要說德哥兒,連老二家的明哥兒是孫家第一個孫子,大姐也沒買。
尊卑可要分明呢。
蘇氏又問:“當家的,老三和老二會不會生氣啊,那些書,一看就不便宜。”
當初山子買了幾本啟蒙書,就用了2兩呢。這么一堆,哎呦,都不敢想象。
孫伯民瞄了一眼認真練字的孫山說:“肯定很貴,具體多少錢,大姐沒說,只叫我拿回去,給山子用,讓山子好好愛惜,將來留給孫家子孫。”
頓了頓,孫伯民繼續說:“老二,老三怎么說,不用理,大姐說了,誰是老大,就給誰。規矩就是這樣,誰也改不了。”
蘇氏聽到后,佩服得不得了,有底氣說話的人就不一樣。又想到自己只有山子一個,不用擔憂偏心的問題,不用擔心兄弟爭奪反目成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兒子少也有好處。
蘇氏又問:“當家的,明哥兒去到府城,做什么活計?”
拔完毛,孫伯民拿把刀,開始清理雞內臟,語氣羨慕地說:“明哥兒在大姐的店鋪做伙計,客人來了,斟茶倒水上菜。比在家里耕田輕松多了,不用日曬雨淋。”
頓了頓又繼續說:“你知道嗎?大姐、大姐夫,瑜哥兒吃飯,明哥兒也跟著吃,哎呦,吃的全是大白米飯,有肉有菜有湯。有時候還有下午點心糖水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反正大姐一家吃什么,明哥兒就吃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