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算術題
午飯時間到了,鄭氏學堂的學子拿著飯盒,蹲坐在石階上談天說地。
其中一個師兄說:“夫子今天教的算學題太難了,我不太懂。”
另一個也說了:“哎呦,想到算學題,我就頭暈,夫子說了,下個月會考試,不及格者,打手板子。”
聽到打手板,德哥兒全身顫抖,縮著身子,害怕地說:“山子,千萬不能讓夫子打板子,可疼了。”
前兩天德哥兒被夫子打手板,被打那一下疼過后,以為沒事了,結果第二天,腫得像豬手,疼得眼淚打滾。
德哥兒還跑到孫三叔和孫三嬸面前求安慰。
結果被兩夫妻來了一頓混合雙打。
老大,老二也被打過板子,這種紅腫不用問,就是學堂的鄭夫子打的,肯定德哥兒上學不認真,才受懲罰了。
一想到自己的辛苦錢被浪費,孫三叔和孫三嬸二話不說,拿起木棍就開打。
直到孫山喊德哥兒一起上學,才把他從魔鬼的手掌中掙脫出來。
孫山不理會德哥兒,聽到他們討論算學題,才知道鄭夫子也教數學題。
隨后一想,鄭夫子本來不以科舉為目的,以生活中實用為方向,教數學也不奇怪。
好奇地問:“定慶哥,夫子教了什么算術題啊?”
二叔家的定慶性子跟二叔一模一樣,憨厚老實,一五一十地說:“有貸人千錢,月息三十。今有貸人七百五十錢,九日歸之,問息幾何?”
孫山第一次聽沒能聽太懂,第二次聽,明白了,原來這是貸款題。
孫定慶又說:“夫子給我們講《九章算術》里的題,他說我們以后出來干活可能會遇到,最好能搞懂,就算別人向你借錢,或者你向別人借錢,都知道收多少或者還多少。”
孫山明白了,更佩服鄭童生了,無論教學生如何看告示,還是教學生如何算術。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對以后絕對用得上。
鄭夫子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追求學以致用的教學,是難得的好夫子。
德哥兒和楊清北聽到師兄們的問題,悄悄地說:“山子,你知道他們說什么嗎?什么貸人,月息,講得是什么?”
孫山解釋道:“這題是這樣說的,比如你缺錢,向子錢家借錢,子錢家規定了借1000文,一個月要還30文的利息,也就是說,一個月后,你要還1030文。現在你不想借1000文,你借750文,并且答應子錢家9天后還錢。問題就是問你9天后,需要還子錢家多少利息?”
1000文一個月利息30文,月利率高達3%,年率就是36%,擺明就是放高利貸。
德哥兒和楊清北聽到后,一頭霧水,不知道要還多少利息。
楊清北語氣嚴肅地說:“就算沒錢,也不要向子錢家借錢,是印子錢,利滾利,你會傾家蕩產,賣兒賣女的。”
這里的子錢家,就是放高利貸的人,顯然楊清北知道借高利貸的危害。
德哥兒也知道印子錢不是好東西,經常聽村里人說,隔壁村,隔壁鎮,哪里的人爛賭,借印子錢,賣田賣地賣妻兒,氣死爹娘的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孫三叔有段時間,不知道怎么認識了隔壁鎮的人,混到一起,去賭坊耍。這事被同村的人看到了,告訴村長,黃氏和鄭氏。
村里開批斗大會,先把孫三叔打一頓,又罰他跪祠堂,村里的族長輪番上陣,給孫三叔上了好幾天的思想課。
孫三叔開始喊冤枉,說只不過好奇走入賭坊,并未賭。
但村里人不信,明明看到他跟隔壁鎮的頭號賭鬼耍,說沒賭,鬼都不信。
村里不管三七二一,甭管你賭還是沒賭,進入賭坊就是天大的罪,棍棒伺候先。
最后查明,孫三叔的確沒賭,只不過好奇地跟人進入賭坊。據他解釋,想賭也賭不了,全身上下,一個銅板都沒有,全在鄭氏那里。
村里的婦女羨慕地看著鄭氏,果然外面傳言是真的,孫叔文是個妻管嚴。
鑒于他未犯實際的錯誤,村里只罰他跪了一晚祠堂,同時叫鄭氏嚴守看管,不準他跟隔壁鎮的賭鬼耍一起。
鄭氏拿著雞毛當令箭,對孫三叔更苛刻了,以前還偶爾賞幾個銅板,后來直接一毛不拔,一個銅板也別想沾。
德哥兒一直知道高利貸不是好東西,好孩子是不能碰的,贊同地說:“我是不會向子錢家借錢的,要借,都向山子借,山子有錢。”
隨后看了看孫山:“山子,你借錢給我的吧。”語氣變得不確定了。
孫山搖了搖頭說:“不借,借給你也是買炮仗玩,一來炮仗一點也不好玩,二來炮仗危險,會炸爛手的。”
德哥兒不敢置信地看著孫山,捂著心口,可憐兮兮地說:“山子,虧我當你是兄弟,竟然不借錢給我。”
楊清北拍了拍德哥兒的肩膀,語氣嚴肅地說:“山子說得對,炮仗很危險,去年,我們村有個小孩子,還被炸瞎了眼,德哥兒,不要玩炮仗。”
旁邊的孫定明無語了,說算學題,怎么拐到高利貸呢,怎么拐到借錢買炮仗玩呢。
不過聽三妹小雪說,山子的,利是錢是自己存的,不用上交給大伯和大伯母。
小雪還說山子挺有錢的,起碼有50文呢。
至于小雪為什么知道,因為是寒露告訴她的。孫家的幾個女孩經常一起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