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借音
一大早,蘇氏拉孫山起床,谷雨快速幫弟弟清洗,又把早飯端上來。
孫山看到是咸肉菜干粥。味道不錯,吃起來暖暖的。
蘇氏把飯盒拿進來,對著孫伯民說:“孩子他爹,快點出門,不要遲到。”
孫伯民哦了一聲,拎著剛吃飽的孫山,快速走出院子,轉到孫三叔家,大聲喊:“德哥兒,上學了,快出來,遲到了。”
開門的是孫三嬸,笑著說:“大伯,還早,德哥兒在吃早飯呢。”
孫山喊了一聲三嬸,溜進院子,看到三叔家的三個兒子正在啃番薯。
德哥兒拿起一條大大的紅番薯,啃得一嘴都是。嘟囔著:“大伯,山子,你們也太早了吧。”
孫伯民笑著說:“不早了,晚去,可要挨板子的。”
孫伯民的童年記憶里挨過好幾次板子,其中就有一條就是因為遲到。自然不想山子被打,鄭夫子為人和善,可規矩很嚴,說打就打,一點也不手軟。
孫山跟著說:“德哥兒,上學前,夫子已經給我們講過學堂的規矩了,不早點去,遲到了,會打手掌。”
鄭童生先給新生講學堂的規矩,又安排鄭伯講一遍,無論學生和家長,都要知道學堂的紀律。
德哥兒快速啃完番薯,收拾好學習用品,急匆匆地說:“阿爹,阿娘,大哥,二哥,我先去學堂了,你們慢慢吃,等著被打板子吧。”
說完后,拉著孫山就跑出院子。孫伯民也緊緊跟上。
至于孫三叔,早就表明了,不會去接送。
院子里的廣哥兒,永哥兒也快速吃完番薯,著急地說:“阿爹,阿娘,我們也去上學了。”
本來不緊張的,被山子和德哥兒這么一搞,大家都緊張起來了。特別是永哥兒,可曾經因為遲到被鄭童生打手板。
兩人轉了個彎,到孫二叔家里喊慶哥兒出來,三兄弟都在中班,一起上學。
孫伯民幾個很快來到鄭氏學堂門口,鄭伯像昨天一樣,早就守候。
孫伯民囑咐道:“山子,德哥兒,你們快點進去,好好讀書,莫要惹是生非。”
最后這句是對德哥兒說的,山子沉悶又乖巧,別人不惹他就阿彌陀佛了。
孫山、德哥兒和孫伯民道別,又和鄭伯打了一聲招呼,便走入學堂。先把飯盒放到廚房,再走入教室。
楊清北早就在了,看到他們兩個,喊了一聲:“早啊。”
孫山點了點頭說:“清北,早。”
德哥兒溜到楊清北身邊,看他正在練字,用的是紙張,羨慕地說:“清北,你寫的字真好看。”
孫山好奇地看過去,也很驚嘆,楊清北寫的字在九宮格里,不漂亮,但大小一致,整整齊齊,一看就很用心寫的。
楊清北因為長得白,一點臉紅就上臉,靦腆地說:“哪里,我寫的一般。”
孫山并不是真的小孩子,知道身為小屁孩的楊清北聽到夸獎很高興,笑著說:“清北,你寫得真好看,能全寫在格子里了,我就不行了,字還是牛般大呢。”
德哥兒大聲一喊:“哎呦,我都忘記怎么寫了。不行,我要好好練習。”
說完,立即展開文房四寶,不過紙張用石板替代。
孫山看時間尚早,并未練字,而是復習昨天學的,短短的十二字,異常的艱難。
孫山覺得腦子好笨,用上京話,好難讀出來。
復習一遍又一遍,鄭夫子終于來了。
孫山三人看到夫子進來,立即起身,行禮問好。
鄭夫子和氣地說:“昨天教的,可還記得?”
孫山三人表示記得。
鄭夫子滿意地摸了摸胡子,點了孫山起來,說道:“孫山,背一遍,用上官話。”
十二個字,一點也不難,很快背完了。后面的德哥兒,楊清北也能順利背完。
昨天鄭夫子布置了作業,就是抄寫十二個字。
三人把作業上交。
鄭夫子點名說:“楊清北寫得最好,不錯。孫山和孫定德,你們要加緊練習,筆順是對的,但字太大了,得要練小。”
孫山和德哥兒表示多謝夫子的教導,一定會好好練習的。
之后鄭夫子開始一天的正式上課。
這次,他教了二十四個字。
一筆一劃地教學生怎么寫,怎么讀。
先用廣南話讀一遍,解釋其中的含義,還講述里面的故事。再用上京官話讀。
鄭夫子說:“你們剛啟蒙,所以我還跟你們講廣南話,等過段時間,我上堂會用上京話講。記住,一定要好好學上京話,將來有機會,去不同的地方,上京話就是通用話。”
孫山三人表示知道了,一定會好好跟夫子學。
孫山聽到鄭童生的官話,帶著濃烈的廣南話口音,知道不正宗。
可又如何呢?語言,語言,讓別人聽懂就行,甭管你是廣南口音,還是廣北口音,又不是CCTV的專業主播。
鄭夫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