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回娘家
年廿八洗邋遢,孫家從頭到尾洗刷一遍,把屋里的垃圾清理干凈。等到年廿九,這一天蘇氏早早起床,做好一鍋早飯,又把孫山五姐弟拉了起來,今天要回娘家。
孫伯民把年禮放到推車上,蘇氏娘家在隔壁鎮的虎領山村,一聽這名字就是大山深處的一個村,交通更閉塞。
孫家村到那要走1個半時辰,需要翻山越嶺,牛車走不了,只能推獨輪車。
在蘇氏的催促下,孫山很快吃完早飯,今天熬的是瑤柱豬肉粥,香甜美味,吃了兩大碗。
等弄好東西了,黃氏囑咐道:“早去早回,山路危險,莫要太晚回來。”
孫伯民應和了一聲,把孫山放在車上,推著出院子了。
跟在后面的也是推車的蘇氏。大姐谷雨幫忙,二姐三姐四姐跟在后面。
由于太早,村里人少,很快就走出村口,往虎嶺山村走去。
孫山坐在放滿年禮的推車上,好奇地看著四周的風景。
孫伯民關切地問:“山子,冷不冷?”
孫山搖了搖頭,穿著厚棉襖,厚棉褲,厚棉襪子,厚棉鞋,又帶著帽子,一點也不冷。
蘇氏在后面推車,她那車放了一袋稻谷,和走時節的禮品:糖,酒,餅,豬肉,還有一只大公雞,一只鴨子等。份量挺重,推起來也費力,幸好四個女兒幫忙,稍微減輕負擔。
至于孫伯民這車放著一袋番薯,孫大姑拿回來的舊棉衣,以及孫家幾姐妹的舊棉衣,大包小包地裝在一起。
大概走了1個時辰,翻了一座山。
孫家停下來休息半刻,吃個米餅,喝口水,繼續趕路。
孫山看著一重又一重的山。茫然地感覺這地方真得好山好偏僻,比孫家村的路更難走。
至于為什么孫伯民娶蘇氏,其實有段家喻戶曉的故事。
據村里人了解的,有一次集市,孫伯民去買生活用品,蘇氏走出山賣雞蛋補貼家用。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蘇氏和地痞流氓起了爭執,地痞們踩碎蘇氏辛辛苦苦積存的雞蛋,還動手打蘇氏。
孫伯民年少正義感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后來在推搡中,蘇氏和孫伯民不知怎樣的,就抱在一起了。
并且被蘇氏村里的人看到。
后來蘇氏父母找上門,要孫伯民負責,如果不娶蘇氏,他們蘇家會被唾沫子淹死。
再后來,孫伯民還是娶了瘦瘦弱弱,家境貧窮的蘇氏了。
在外人看,蘇氏明顯高嫁。
不過蘇氏進門后安分守己,任勞任怨,除了那么久才生到兒子,其他方面大體讓人滿意。
再爬過一座山,孫山終于看到有房屋了。這里像盆地,凹字形,走下山,就到虎領山村了。
孫山坐得屁股疼,下地走路。
蘇氏緊張地說:“山子,莫貪玩,好好走路,小心滾下山。”
又指派二閨女立夏牽著孫山,誰都可以出意外,就孫山不能。
一路的顛簸,下山的路挺好走,山下看下去,茅草屋,黃泥屋相互交襯,一看就是條貧窮的小山村,需要重點扶貧的對象。
很快走下山,走到村口,蘇氏喊道:“當家,你在這里等我,不要進村先,我給二妹帶點東西。”
孫伯民點了點頭:“你快去快回,怕有人見到我們在這里。”
蘇氏從推車上扛了一麻袋番薯,谷雨四姐妹拿了些衣服,糖果米餅和臘肉。
孫山拎了一條肉,跟著蘇氏走。
左拐右拐,穿過一個小竹林后,看到2間茅草屋,外面有個小院子圍著。
蘇氏也不喊人,直接打開院子的門,走到茅草屋前喊:“二妹,在嗎?”
里面的人應了一聲,打開門,映入眼簾是頭發半白,滿臉皺紋,皮膚黝黑的老婦。
比蘇氏老太多了,一看就是個苦命的女子。
身后跟著3個丫頭,12歲到6歲不等。
老婦喊了一聲:“大姐。”
看到谷雨和孫山,歡喜地說:“谷雨,山子你們也來了。”
蘇氏沒回話,獨自走進房屋。
孫山跟著走進去,里面比外面更破,兩張床,一個桌子,幾個小凳子。
簡陋又破舊,勝在整潔。
3個小丫頭喊了一聲大姨,表姐表弟。
孫山也分不清三個表姐叫什么,直接喊表姐,誰應就喊誰。
蘇氏把東西放下,叫谷雨帶著三個外甥出去,孫山仗著年紀小,表示很累,就坐在凳子上無聊地張望。
蘇氏低聲說:“這袋是紅薯,你們省著吃,能吃過這個冬天。這些冬衣,是谷雨幾個姐妹的,還是很新很暖和,你給丫頭們穿。這里有一包糖,一包米餅,還有些臘肉,是山子大姑拿回來的,我分點給你。”
蘇二姨眼眶紅紅地,語氣哽咽地說:“大姐,你拿東西過來,姐夫親家母知道的嗎?”
蘇氏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