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為華夏動漫電影崛起而奮斗
“看你飛遠去,看你離我而去。”
“原來你生來就屬于天際。”
周神的歌聲縈繞在太合麥田錄音棚里,《大魚》的絕美吟唱仿佛要填充每一個角落。
“啊啊~~啊,啊啊啊~~”
一詠三嘆,空靈縹緲,張亞東聽得如癡如醉,和葉秦同坐在沙發上的李小平、易巧也都沉浸其中。
“真的是天籟啊。”李小平喃喃道。
“美,美到極致!”
易巧啪地一拍手,“這首《大魚》,做《大魚海棠》的主題曲,再合適不過,這首歌我們一定要!”
“那就這么定了?”
葉秦跟張亞冬對視一眼,勾勾嘴唇,前世,《大魚》可是周神的成名曲,也只有他的音色能唱出魚水的感覺。
“定了。”
李小平點點頭,感慨道:“如果不是光線不涉足音樂,這樣的好苗子絕不會放給麥田。”
話鋒一轉:“葉總,王飛因為離婚宣布推出《華夏好聲音》,今年的好聲音,需要一個能配得上奶茶倫、庾澄清、那穎咖位的歌星,王總讓我問問你的意見?”
葉秦張口就來:“E神程奕迅啊,他跟我,跟奶茶倫是好友,而且話癆愛耍寶,綜藝感很強,又是香江最后一個天王。”
“不行,江浙臺來話,導師必須維持維持倆內地倆港臺澳的原則。”
李小平不無遺憾道:“本來人選計劃是請回劉煥老師,他跟奶茶倫負責專業,那穎、庾澄清負責耍主持,但被央媽邀請去《華夏好歌曲》。”
“這個節目,因為一首《卷珠簾》立刻把局面打開,競爭壓力很大,這倆年音綜節目太多,新中老生代歌手,各個電視臺不夠分。”
“張老師,你有什么推薦的?”
葉秦不答,而是把話頭拋給正在看曲譜的張亞冬,他默默地抬起頭:
“跟王飛閑聊的時候,她提起過,汪半壁。”
六一班?
葉秦點點頭,華夏搖滾界里頭,汪半壁絕對占一個“半壁本紀”。
“這首純音樂,《幻晝》,是這個名,當你電影的片尾曲?”張亞冬把曲譜放下。
“你覺得怎么樣?”
葉秦倒想用《城南花已開》,背景、曲調更貼切,但還是留給未來世界線的那位“城南花已開”。
盜亦有道!
張亞冬嘿然一笑:“旋律雖然簡單,但很有感覺,不過沒有《大魚》配《大魚海棠》?”
葉秦翻翻白眼,廢話,兩首曲子都不是與一個曲風!
李小平身為光線常務副總裁,《大魚海棠》是光線的一筆重要投資。
一直以來,電影投資策略就是廣撒網,低占比,和很多國內風投在文創領域的投資風格類似。
“葉總,說到這個,你對國產動漫電影怎么看?”
“錢景遠大,道路曲折。”
葉秦想來想去,也是八個字。
霓虹就不提,霓虹的電影產業嚴重畸形,跟閉關鎖國似的,每年票房前十名,有五六部都是動漫電影。
而美利堅也不差,動漫電影占北美票房比例,通常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不過內地市場,就像是蠻荒的處女地,有零零散散的工作室、中小公司開墾,但好比是鋤頭,比不上好萊塢動漫電影這樣的拖拉機。
14年火遍全球的《冰雪奇緣》便是如此,國內之所以不搞動漫電影,像阿貍這些資本可以跟迪士尼直接合作,干嘛費心思承擔風險打造國產動漫。
資本是逐利的,指望資本?
就像指望資本能搞出電動車一樣滑稽可笑,ppt造車?
“咳咳,葉總有沒有興趣投資?”
李小平立刻把易巧推出來,這位跟葉秦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就是光線投的彩條屋CEO。
emm,光線如今三百多億的市值,缺錢肯定不缺,單純拉他上船?
葉秦皺了皺眉,就聽易巧口若懸河:“彩條堂已經投資《大護法》、《大魚海棠》,不只是國產電影,也會引進外國,尤其是霓虹的優秀作品。”
“葉總,《那年那兔那些事》,我一直追更,它值得做成動漫電影,希望能納入到彩條屋的計劃。”
彩條屋,前世是一家松散的動漫聯盟,網絡了國內做動漫的半壁江山,但成績不佳。
從《果寶特攻》,到《大護法》,再到《昨日青空》,商業票房一直未過億,光線傳媒因為拖累,再加上電影投資的失利,市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嚴重下滑。
業內普遍共識:動漫電影周期長,投資大,爆款難出!
就算是《大魚海棠》,還被人各種罵:價值薄弱,徒有其表!
“動漫電影在華夏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如果做成了,系列作、衍生周邊產品,都是能變現的手段。”
望著易巧神采奕奕,一副為華夏動畫產業崛起而奮斗,葉秦暗自在心底點贊: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