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閑話
衛泊稍有幾分明白,還想再問什么,卻被自家父親抬手制止,“你且多聽多思,少說少問。”
衛池道,“月前,先帝身邊的大太監福全公公,被皇上留在清凈寺照顧郡王的時候,侄子就有所猜測。但當時京城多數人的想法是,皇上無子嗣,對侄子多加看顧的緣故,畢竟后來又為清凈寺增添了一百侍衛。”
衛玨頷首道,“不錯,當時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據前情想來,只怕福全到清凈寺,比起皇上的監視來看,公主和郡王獲益更大!”
“一位在帝王身邊伺候了幾十年的老人,精通各種宮中禮儀,通曉各部的處事手段,了解京城大半世家的姻親關系。能在先帝逝世后,穩穩掌管啟元殿一年,既沒有被賜死,又沒有去皇陵守孝,實在是位審時度勢的聰明人!”衛池補充道。
衛泊嘆道,“那福全公公這樣好,為何皇上還有將他派到清凈寺伺候郡王,而不是留在身邊呢!”
衛玨和衛池沒有立即回答,衛池嘴角漫出一股淺淺的笑容,那笑容中又一種能浸透人心深處的悲哀,“有時候就是因為太好了,反而容不下。福全公公到郡王身邊照顧,郡王年紀小,身邊又沒有長輩照應,想要養成儒雅的性子太容易了!”
衛泊垂首,沒有說話,他知道自己兄長對四叔十分敬慕,連帶著對他的死也一直耿耿于懷。
衛玨喝了一口茶,沉吟道,“說遠了!眼下要說的是,公主為何要這樣做!”
“一來,公主大概是知道當年的事情,畢竟昭哀太子的內侍朱公公一直在公主身邊伺候。公主想要還衛家的一份情誼;二來,衛家能幫公主達成某種目的。”衛池道。
衛泊看向父親,衛玨點頭道,“也只有這兩種猜測,那你覺得公主會如何處置眼下的情況?”
衛池搖搖頭,“程三姑娘曾陪讀慶寧縣主,她聽鄭嬤嬤曾說,公主的性子有幾分肖似孝賢皇后,沉穩大氣,敏捷多思。”
衛泊回想汝安公主在京城時,并未有什么消息流言傳出來,頗有不解之意,“只聽說公主榮寵,并未有什么其他的消息。”
“有謝家和先帝的回護,公主是要做了什么事情,也會掩蓋下來。或者,公主也不會自己出手,多半是假托他人之手完成!”衛二老爺說道。
衛泊凝神思索片刻才道,“左右父親三日后還會去清凈寺,到時候再多打算!”
“二叔,我是想,究竟是大姐的事情,事歸大房,父母已經不再,不如三日后,您帶上我和阿泊一同去。”衛池面色從容道,“見了公主,必然知曉。”
衛玨頷首應下了。
蕭揚歡在回了琉璃院中,想起衛家如今掌家人的言行,心里那股揮之不去的失望和惆悵心情,一直縈繞心頭,揮之不去。坐在軟塌上,倚靠窗欞,以手支頤,兀自嘆息。
原本來尋她的蕭扶歡見她眉頭深鎖,好幾日提起話頭,蕭揚歡也懶懶應答,也不敢過多打擾她,轉身去徐凝慧處。
沒多會兒徐凝慧進了東間,她淺眸含笑道,“怎么,衛家不肯?”
蕭揚歡見她進來,收了悵然,搖搖頭,“衛家越發不成樣子了!”說著就把上午見衛家人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最后問道,“眼下看來,便是讓衛家人出任兵部尚書一職,不消多少時候,就能被人拉下馬來!”
徐凝慧笑著聽完她一頓牢騷,細細數著衛家的過往。“衛老太爺去世后,衛家四老爺被殺,大老爺賜死,老夫人因病過世,大夫人也不在了。”
“但凡世家大族,除了長輩,便是長房了。衛家二老爺本就只是個守成之輩,三老爺平庸,四老爺倒是天縱奇才,但英年早逝。不過我曾聽祖父和外祖父提及衛家的時候,曾說衛家這一輩的長子,衛池有幾分手段和心思。”
蕭揚歡正了正身子,有些不想和徐凝慧談論這件事情,畢竟張賢太妃是徐凝慧的姨母,裕王是徐凝慧的表弟。她抿唇道,“就算衛池可用,也要時間,眼下缺的正是時間。”
徐凝慧低頭沉思,雖然她在京郊莊子上,精力都用在照顧孩子身上了,也沒有過多的關注朝政,但有些消息還是傳到了她的耳中。
“張家和秦家的牽扯太深了!”徐凝慧肅了臉色,“不怕你知道,祖父、大哥和我都不希望張家牽扯其中。裕王年紀不大,又在深宮中養著,外祖家雖然一直照看,但終究力所不及。皇上一日無嗣,你對阿平的擔憂,同樣裕王也面臨一樣的,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蕭揚歡動了動唇,欲言又止,但最終垂眸不語。
徐凝慧見她松了神色,抬手端了一盞清茶放到她面前的紫檀木祥云紋幾子上,她溫柔如清風的聲音在東間響起,“京城適齡貴女不少,孝賢皇后偏偏選了謝家出生的謝皇后。若是皇上子嗣豐茂,你們姐弟和謝家以及謝皇后會結成一黨,無論是否愿意。”
“而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選擇先帝過世后,以守孝的名義進了清凈寺,皇上知道你的逼退自保的意思,欣然同意了。同時,也免去你們姐弟諸多猜疑,甚至皇上也更憐惜你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可謝家是除楊沈兩家之外的世家大族,屹立京城幾百年不倒,代代人才輩出,也決定了謝家放到皇權斗爭的資源有限。孝賢皇后就是看中這一點,才在前有太子妃謝氏的基礎上,又娉娶謝皇后,二人還不是一房所出,更能分化資源,確保外戚不會做大。”
說到這里,徐凝慧頓了頓,贊許道,“你十分聰明!可惜姨母和表弟沒有這樣的先機,張家也沒有察覺到內廷早就不是先帝的內廷,皇上和皇后雖然不甚恩愛,但二人絕對是一致對外的。”
裕王和廉郡王作為先帝一脈的子嗣,若是元康帝一直生不出皇嗣,這二位會一直架在炭火上烤,晝夜不歇。
徐凝慧目露幾分哀傷,“貴嬪早年生下的那對龍鳳胎之后,一直無孕,恐怕是傷了身子。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