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章居心
這邊是禍根了!
朱公公繼續道,“高宗本就痛恨親兄弟因為皇位之爭,斷了他的自子嗣,如今逆鱗被人提及,生吞了幾位親王的心都有。好在福王生母位份不高,他一心做富貴閑散人,世子雖是嫡出,但在福王的幾位兒子中,尚還有一位資質更加出眾由側妃所生的庶長子在。”
“那位庶長子的生母出自顧家,當時顧家上下不僅在朝中有權有勢,在內廷還有一位得寵的顧氏貴妃。那位主兒容色天成,備受寵愛,囂張到和孝智皇后明火執仗的對著干。到高宗臨終前,孝智皇后才被從立政殿放出來。”
蕭揚歡略一沉吟,“顧家幾十年,似乎并沒有什么人物,連帶著京城世家中也少親近。”
朱公公道,“比起賀家,顧家已經不錯了,外放的官員有三位,在京的官員有兩位。”
在五王亂政之中,顧家確實不錯了,至少滿門得保,而賀家滿門被屠殺殆盡,如今在世的只有賀清愉和賀清珂兄妹二人。
“那位顧側妃雖是庶出,但是和宮中的顧氏貴妃確實極好的,為此顧氏貴妃也愿意和庶長子將來繼承皇位。可惜,當時五王亂政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朝局動蕩,五王之間互為助力,攪弄風云。”
朱公公嘆息一聲,繼續說著,“顧家也算是聰明,顧氏貴妃向皇上舉薦了好幾位王府的子弟,其中就有了悟大和尚。大和尚年少風流俊朗,文采斐然,其心赤忱。一眾侄子中,大和尚頗得帝后喜歡,自然大和尚就成了眾人的靶子。”
“但世子之位不是那位庶長子的!”蕭揚歡低聲道,“顧氏貴妃和顧側妃里應外合,使了手段,陷害世子,謀取世子之位,以求順利成章。只可惜,連累了謝世子妃。”
朱公公點點頭,“大致是如此了。聽聞謝世子妃對嫁進福王府十分抗拒,夫婦二人之間十分冷漠。當時亂的不成樣子,五王逼宮,殺光京城好些人家。世子妃難產而死,世子遁走。死后棺槨被謝世子妃的陪嫁帶走,至今都不知道葬在何處。后來謝家嫁女便有了一個習慣,得要謝家姑娘自己點頭才成!”
昭哀太子妃謝氏當年出嫁,便是自己點了頭,謝太傅才應下了先帝。
“或許傳言并不盡實,聽了智大和尚說,了悟大和尚在世的時候,每逢七夕便會閉關誦經一日一夜。世子妃便是七夕出生,七夕過世的。”蕭揚歡淡淡道,“不過,都是往事了。”
而她想要的原因也找到了,了悟大和尚曾被議儲。因為當年之事,了悟大和尚遁入空門,帝位落入世宗元興帝手中。
那人抓住了元興帝一脈想要做出仁善的樣子出來給世人看,才會提出了悟大和尚和謝氏世子妃一事。或許他還知道,世子妃生下的那個孩子的事情,正好借力打力,擊垮吉安候府。趁機削弱世家的勢力,同時對元康帝也起到了打擊的作用。
畢竟南楚出色的將領一直不算多,因先帝的皇三子康王逼宮一事,母家六安侯府的前任侯爺親自斬殺外甥后病逝。他除了流落在外的女兒,并無骨血存世。
繼任的侯爺是前任侯爺的兄弟,他的三個兒子,有兩個至今守在漠北一帶。而他本人除了大朝會,其余一概事務從不出門,一切事務都是由六安候世子處置。
而六安候世子,曾經作為元康帝的陪讀。
添了一盞茶,朱公公這才道,“奴才從小在深宮長大,對宮里的事情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高宗時期的那場禍事,在先帝手中已經算的干凈清楚了。前日去給福全公公拜年,聽得他提及這一年來,再沒有人進宮暗殺了。”
蕭揚歡微微一笑,“這是好事!福全公公如何,他是伺候先帝的老人兒了,細細算來也有五十了吧!”
“干爹老了許多,皇上身邊有自小陪伴的內侍,如今朝政安定,干爹說想要離宮養老!”朱公公低聲道。
其實,說這話,朱公公心里也是沒底的。像福全這樣一輩子在宮里伺候的人,要么去地下伺候先帝;要么老死宮中。
而福全伺候先帝最后的那幾年,知道太多的事情,新皇未必能容得下他離宮。
朱公公眼下也不敢同蕭揚歡為福全公公求情,只能隱晦提及。
而蕭揚歡卻是心里一動,姚大姑奶那邊有福嬤嬤在,禮教規矩她不用擔心,但是進宮之后如何能最快達成所愿,這會兒還沒有頭緒。
可巧,福全公公就撞上了。
蕭揚歡沉吟許久,“你轉告福全公公,二月里先帝祭日之后,本宮或許不能讓他得自由之身,但能讓他離宮,但他要為本宮辦一件事情。”
朱公公一怔,“奴才請問是什么樣的事情。”
“正月后,天氣暖和,皇叔選秀,我想要在這之前送進去一個人,送到皇叔身邊去。”蕭揚歡淡淡道。
朱公公垂眸凝神道,“此事也不難,并非一定要福全公公出手。”
蕭揚歡回眸間笑得意味深長,“是不難,但是只有福全公公知道如何才能最保險!皇叔該有皇嗣了,我那位姨母,手段太軟了些,至今都不能完全把控內廷。”
“謝皇后年紀尚小,便是孝敬皇后和孝仁皇后在這個年歲也是慢慢歷練著的!”朱公公可沒有忘記謝皇后每月都會按時送來賞賜。
蕭揚歡垂眸端起茶盞道,“但愿能歷練出來!”
接下來幾日,清凈寺來做法會的人家不少,今年因為蕭揚歡等人在寺中的緣故,清凈寺的香火旺盛。
李家、謝家、賀家、楊家、徐家等人家都在這里舉辦的法會。
但凡求見的,蕭揚歡沒有不應,都一一見面,所聊所談都是尋常話。倒是外祖母謝家大夫人拉著她看了許久,“瘦了,長高了,眉眼反而不像你母親,更像太子了!這樣也好!”
至于為什么好,蕭揚歡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