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陪讀
待昌隆帝回來的時候,不見寧王人影便問道,“不是說寧王等著朕么,人呢?”
蕭揚歡笑道,“原是給您請安便要離宮回府的,不妨,伺候皇叔的人尋來,說是府上出了岔子,急著回去看了!”
昌隆帝瞇了瞇眼睛到底沒有細問。
因著李皇后喪期,宮內不舉聲樂歌舞,蕭揚歡九歲生辰當日不過是收了各宮的賞賜,吃了一碗白媽媽做的長壽面便作罷。
白媽媽和谷秋在一旁為賞賜賀禮入庫,重錦笑道,倒是比去年的豐厚許多。倒是崔良媛送了一雙親手做的軟緞繡鞋,鞋面上的瑩白絲線繡成的茶花紋,好看又秀氣。
白媽媽拿著這雙軟緞鞋子笑道,“這上面的繡工當真是好,便是宮里的繡娘也不如呢!”
蕭揚歡笑了笑,瞥向旁白那一堆堆比這個不知道貴重多少倍的金銀玉器,心里竟然也柔軟了幾分。“良媛素來貼心,知道我這幾日出入的勤快了些。”
疊翠捧茶進來道,“可不是,公主的腳嬌氣,稍微硬一點的料子您穿了就會起血泡。奴婢聽說,良媛為了繡這鞋面,在庫房里尋了好幾日才找到前年進貢的細紋軟緞。”
蕭揚歡微微頷首,聽得疊翠這一番話,心里倒是生出了一些疑影,面上倒是沉穩依舊,“這兩日良媛如何,宮務上可還繁忙?”
疊翠一怔,立馬明白了幾分,“良媛和鄭嬤嬤各有分管,倒是不忙。不過聽良媛身邊的宮女說良媛的兄長應詔進京!”
蕭揚歡點點頭,“你去看看若是良媛得空,將她請來,我想親自謝謝她一番心意!”
疊翠依言退下,白媽媽蹙眉看向蕭揚歡,“公主是覺得良媛想要走您的路子為崔大人求個好去處?”
蕭揚歡彎了彎嘴角,“媽媽的心思一向都只放在吃食上,如今也會留心這些了?”
白媽媽正色道,“殿下別瞧不起媽媽,媽媽從前可是在謝太傅身邊伺候筆墨的大丫頭。為著娘娘進宮,太傅特意囑咐二老夫人教導奴婢們一年多。”
這下,重錦和谷秋也彎了嘴角,不為其他,只因白媽媽整個人圓圓的毫無棱角可言,活脫脫一個和善人兒,又是一貫掛著笑容,最牲畜無害的樣子。
那里想到,她除了在吃食上頗為精通外,還有這樣的履歷!
沒多會兒崔良媛便隨疊翠來了,蕭揚歡很是誠懇的同她說了感激之話,又讓人從賀禮中尋了好些玉石珠釵贈給良媛。
崔良媛推卻不收,“妾說句僭越的話,妾是公主的庶母,給公主做雙鞋子做壽禮,妾尚覺得頗有些拿不出手。您再給妾這些貴重的物件,妾受之有愧!”
蕭揚歡抿唇笑道,“咱們這樣的人家,送人東西,金銀玉器貴不貴重尚在其次。反而是一份兒心意更為要緊,良媛記掛著我這些日子走路多了些,腳受累。我自然也記掛著良媛,良媛私產不豐,咱們宮里又是這個情況,你又時常在外行走,少不得要多備些首飾物件!收下吧!”
崔良媛聽罷,頗有些觸動,“妾只盼著公主、郡王和縣主能平平安安,一家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蕭揚歡含笑不語。
沒兩日,新任吏部尚書程良應招進殿,昌隆帝詢問京城四品以下空缺的官職替補的事情。
而蕭揚歡正坐在龍案前,做她的書童工作,替昌隆帝回些請安折子。
頭兩次,程尚書還是十分驚詫,甚至進言過。昌隆帝還不待說什么,蕭揚歡先歡喜起身道,“兒臣就說這位置坐著扎人,不過程尚書是朝廷的肱骨之臣,若是替兒臣代皇祖父受了這案牘之路,料想也是可行的!”
于是,被告的還沒怎么樣,告狀的就嚇得叩頭請罪,順帶被昌隆帝記恨上了,一連兩個月,忙的腳不沾地,整個人瘦了大圈才算消停。
昌隆帝與程尚書說了此事,確定了替補名單確定下來的日子,便要打發程尚書退下,倒是蕭揚歡叫住了他,問道,“聽說府上的三姑娘十分討巧可愛,不知道尚書愿不愿意將她送承歡宮來,陪一陪慶寧縣主?”
程尚書一愣,看向昌隆帝,昌隆帝也是一愣,“怎么了?”
“兒臣老被您抓了做書童,阿芙一個人在宮里呆著有些無趣,兒臣便想著京城各家中可有活潑些的小姑娘,能進宮陪著阿芙學些字兒。思來想去,又問了李大富夫人得她舉薦了好幾位小娘子。”蕭揚歡含笑道,“就屬程尚書家的三姑娘年紀小活潑又不失穩重。”
昌隆帝點點頭,看向程尚書。“愛卿覺得可行?”
程尚書不妨天上掉了餡餅,有些沒反應過來。
昌隆帝以為他擔心自家孫女,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多了一份不畏權勢和誘惑的看重,于是耐心寬慰道,“每兩日進宮一趟,辰時進宮,酉時出宮。你放心,慶寧性子和善,伺候她的嬤嬤是朕跟前出去的。李翰林也是有才學之輩,不會委屈你家姑娘的!”
昌隆帝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程尚書不管心里如何想的,臉上倒是一派誠惶誠恐,并且答應的十分利落的退下了。
程尚書回家之后,找了自家夫人詢問此事。
程夫人思索片刻后道,“前幾日李家給皇后娘娘在白馬寺做法事,不少人家都帶著自家姑娘去了。當時李大夫人的目光就落在五六歲,六七歲的女孩子身上。事后還聽說她特意打聽了這些女孩子的心性。”
“當時沒留心,但是不妨,李大夫人是為了慶寧縣主!”
程尚書沉默不語。
程夫人繼續道,“我想著我倒是和皇后娘娘是表姐妹,咱們家三丫頭雖然不是長房所處,她老子娘也不算出彩。若是做慶寧縣主的陪讀還是綽綽有余的吧!”
“短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