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聽天聽命
下午鄭嬤嬤從徐府回來,帶回了一些消息。
“嘉清縣主瞧著雖然面色不大好,但是身子恢復的不錯。縣主說,四日后她進宮。徐三姑娘接了您的添妝,還鄭重的道了謝。倒是聽說徐二夫人求了徐老太爺和徐老夫人將徐三姑娘的名字記在自己名下,說是徐五姑娘求她的最后一件事情。”
蕭揚歡頷首。
四日后,誠王帶著新進門的徐側妃進宮請安。蕭揚歡一早就在昌隆帝身邊呆著,伺候筆墨,端茶送水,十分周到。
昌隆帝見她這樣殷勤伺候周到也不多說什么,只當自己身邊多了個小宮女。
如此忙到誠王和徐側妃求見的時候。
昌隆帝尋了進殿,然后轉頭看向蕭揚歡笑問,“前些日子,不見你出宮瞧熱鬧,昨日也不去。往日里,誠王與你不是最親厚的么?”
蕭揚歡撅嘴道,“都是兒臣的皇叔,兒臣不好厚此薄彼!”
昌隆帝挑眉,這話倒是說得不錯!
徐側妃慢誠王一步進了書房,二人一前一后三拜九扣在昌隆帝跟前,昌隆帝輕聲道了起然后福全上茶。
蕭揚歡也恭敬上前進禮后道,“皇叔可見了皇祖母?”
誠王面色一頓,沒有接話。倒是徐側妃面色平和,溫柔道,“去的時候不湊巧,皇后娘娘喝了藥正歇著。王爺與妾在殿外見了禮后,崔嬤嬤捧了好些娘娘早就準備好的賞賜給王爺和妾。”
昌隆帝雖然笑著,但眼睛里卻是滲透出些許的慍怒之色,而誠王也是頗為為難。
徐側妃出身大家,雖是庶出,但是昨日出嫁送親的卻是駙馬,可見徐家上下對她的看重。而今日李皇后拒不見面,賞賜也是尋常之物。
蕭揚歡微微一笑,“今早出宮的時候遇見了崔嬤嬤,倒是聽說這兩日皇祖母的身子有所起色,可見是徐側妃的功勞。”
昌隆帝聞聲后,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他轉頭吩咐福全道,“可見徐側妃是有福氣的孩子,你去講今春進貢的軟緞取上兩匹,珠玉一匣子給她豐潤妝奩!”
徐側妃起身行禮,十分規矩。
昌隆帝欲留了二人多說了一會兒話,打發了蕭揚歡回去。
才進承歡宮,就見一身素色衣裙,頭上只用一只素白玉簪簪發的嘉清縣主徐凝慧,煢煢孑立于盛放多彩的山茶花前。兩相對比,山茶花襯得徐凝慧出塵脫俗,更加清麗無雙,徐凝慧襯得山茶花姿態嬌媚,繁復榮華。
徐凝慧聽見腳步聲抬頭道,“你這山茶花似乎有股淡淡香氣!”
“姑姑說笑了,自古山茶便沒有香氣的!大概是宮人身上的脂粉香!”蕭揚歡含笑道。
徐凝慧不接話,反而目光一直流連在那一簇茶樹上,“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蕭揚歡引著徐凝慧往殿內走,一面瞥向徐凝慧以肉眼可見消瘦的臉頰道,“我喜歡山茶,正是因為它經得住性子,慢慢開,比好些繁復嬌美的春花都開的久,略略照顧些,就能長得極好,又無甚香氣,并不招蜂引蝶。”
徐凝慧似乎與蕭揚歡話中之意,并未察覺,只是由蕭揚歡帶著緩步進殿。
疊翠上茶,又端了好些白媽媽做的點心和兩只湯盅道,“白媽媽知道縣主來了,特意將早上燉的參湯送了兩盅來。”
徐凝慧淺聲,“白媽媽費心了!”雖說的是感謝的話,但神色依舊毫無波瀾,沉寂如山巒。
蕭揚歡忍不住在心里嘆了一聲,看了疊翠一眼,讓殿內伺候的人下去。
“方才在啟元殿正好撞見四皇叔請安,皇祖父見徐妃進退有度,特意厚賞了好些。”蕭揚歡將兩盅參湯中其中一盞放到徐凝慧面前,“若是姑姑想要見一見,我可派人將徐妃請來!”
徐凝慧搖搖頭,抬頭看向蕭揚歡曼聲道,“珠兒下葬之后,她和我再無相見。昨日她出門,我送了她一匣子珠花做添妝,她回贈我一匹柳葉紋云緞!”
蕭揚歡不解。
徐凝慧眼中慢慢濕潤,垂眸遮掩住眼睛里的哀傷,“早些年她為自己是庶出感傷,那匣子珠花是我和珠兒這些年為她攢下的嫁妝,希望她風光大嫁。那匹柳葉紋的云緞是早些年祖母給她的唯一珍貴的東西,珠兒很喜歡柳葉紋,他們姐妹說好,等珠兒出嫁就給她做添妝。”
蕭揚歡釋然,俆凝珠的死只怕會一直梗在徐凝娉和徐凝慧的心里,除非······
“這些日子,姑姑調查的如何了?”
徐凝慧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住心里的起伏道,“這事是京兆尹和勇王府在查!”
“朱公公這幾日也在查,昨日我得到了一些消息,說是五皇叔得到那枚象征身份的玉牌之后,便將其存放在府中書房內,并未佩戴。”蕭揚歡淺聲道,“姑姑手上的那枚玉佩,可有確認過真假。”
當日情形太過悲切,二人都沒有仔細的查看這枚玉佩的真偽。
徐凝慧蹙眉,“我會留心此事,祖父、父親和二叔這幾日也在查劫走馬車的人,京兆尹那邊一直沒有消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揚歡想了想道,“徐少卿是大理寺的人,又是自家女兒的事情,必然會倍加上心。”
“我擔心正因如此,才會讓二叔亂了方寸。祖父有意請陳大人出手,但是陳大人只聽從皇上的吩咐。”徐凝慧道,“好在我身邊還有一些可用的人,這幾日并沒有閑著,已經漸有眉目!”
“祖父打算和吉安侯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