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泥餅干
時光飛逝,四月,附近省出現一則新聞,說的是海河縣創造了‘糧食增量法’。
方法的大致步驟是,首先將大米或苞米洗凈放入罐子里,依照平時蒸飯方法先蒸20分鐘。
然后再加一倍的水蒸45分鐘,這樣做出來的飯,每斤米能多出五斤左右。
這則新聞登報數日,有支持有反對。
有地方報紙公然諷刺“無土不砌墻,加水不頂糧。出的米再多,不過是加水而已。”
還為此編出一套順口溜‘增量增量,米泡膨脹,餓壞肚子,撐壞膀胱。’
其實這段期間,有很多地區都已經陷入青黃不接,局勢日益緊張。
所以哪怕是水飽,也比餓死來得好。
或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很快,此方法得到國家支持。
并發文批轉各省市縣,要求各地參與推廣糧食增量法。
自從上次交公糧的事情,大田村齊大海謊報產量,致使村民無米下鍋。
面對來村里借糧的人,顧明月表面拒絕,背地里安排人攛掇他們鬧到公社。
并告訴他們,只有把事情鬧大,公社才不敢再視而不見。
到時候,供應救濟糧是分分鐘的事。
村民們一聽說這茬,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不顧齊大海這個一村之長的威脅,毅然聚集到一起跑到鎮上。
笑話,都快餓死了,誰還在乎會不會被穿小鞋。
一個村子的人全體出動,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王必昌這個始作俑者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只好親自出面調停。
最后忍痛拿出1000斤棒子面才算安撫住大田村村民。
齊大海被遷怒,公社當即下發文件,宣布撤銷他村長一職,這樣的決定對于顧明月來說,可謂是大仇得報。
只是有一件事,顧明月很在意,那就是周老大竟然無聲無息地消失掉。
當初公社組織人查封黑市.....
周老大當即被抓,沒想到,很快便有人出面保他。
可從他出來后便消失不見。
顧明月懷疑和找木盒子的人有關。
不知道周老大是被調離到其他地方,還是被殺人滅口。她傾向于前者。
按照周老大對其妹妹的重視程度,不可能什么都不交代便獨自離開。
唯獨一種情況,就是事出突然,他沒時間安排。
再往深了想,什么事情會事出突然?
臨時辦事?
周老大頂多是小地方的黑市頭子,算不上多有能力,再突然也不可能連安排家里的時間都不給。
結果不言而喻。
這一猜測在顧明月遍尋好久,都沒有找到猴子以及周老大身邊幾個親近的手下時,得到印證。
同時不自覺地心底發寒。
她慶幸自己一直小心地偽裝在暗處,事事讓別人出頭。
否則,輕易讓人了無痕跡消失的勢力,可想而知有多恐怖。
不過,換一種角度,對她來說卻是好事。
周老大的消失意味著金子這個身份的消失,那些賣給周老大的貨便查無可查。
還有當初顧明德的事情,和假金子的事情,也全部抹平。
算不算‘無心插柳柳成蔭’!
隨著糧食價格逐漸上漲,加上交公糧之后,很多村子分糧分的很少,各家成天雞飛狗跳。
最近甚至聽說很多人都遇到攔路搶劫。
顧明月暗自決定,等這學期課程結束,便讓小石頭和新生他們都待在村子里。
在形勢穩定之前,暫時還是不要外出為好。
今天顧明偉去公社開會。
回來之后,便把上面推廣糧食增量法的事情告知眾人。
他對村里人強調說“暫時各家糧食還夠,省著點,應該能堅持到咱們起地瓜。這個方法最開始登在報紙上,我和明月就實驗過,吃了之后,當時很飽,卻是水飽,一泡尿的工夫便會覺得餓,因此,不到逼不得已,我不建議大家每天這樣吃,容易水腫。若是誰家就是想要省口糧,當我沒說。”
無論是出于好奇,還是意圖節約,村里人都非常積極試驗這個方法。
等見到米飯真的多了好幾倍,更覺稀奇。
可也正如顧明偉所說,確實餓的更快。
在嘗試幾天之后,很快有人出現浮腫現象,這才引起大家重視,暫時停用此法。
好在這一陣,村里好事連連。
先是在白鳳來的介紹下,村里豆制品進了紡織廠食堂。
后來反響不錯,便陸續接到供銷社和公安局的訂單。
供銷社是顧明月找王必昌介紹,公安局自然是沈一鳴照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