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化解黨爭
<div class="tt-title">第043章 化解黨爭
三日后,奉天殿。
朝會已經進行了半個時辰,龍椅上的朱祁鎮依舊是平靜如水,靜靜的聽著大臣們的奏報,卻始終沒有發一言,甚至連個肯定的眼神都沒有。
直到吏部左侍郎王直出班準備奏報時,朱祁鎮卻輕輕咳嗽了一聲,他緩緩站起身,拿起龍案上的一本奏折放在手里顛了顛道:“王卿,七月份山東十三名官員的去職升遷的奏報你們吏部可否審議過了?”
他的這一問,不光讓王直有些錯愕,就連馬愉也是心中一緊,馬愉不僅是內閣首輔,還是吏部尚書,這事兒其實并不是什么大事兒,吏部只要依例走流程批復后上報內閣,再由內閣呈報給皇帝批復就可一了,可壞就壞在他馬愉在皇帝離京的這兩個月內,這件事并沒見上報給皇帝。
這些天朱祁鎮翻看內閣批復的奏疏中,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正慢慢被架空,以前很多可報可不報的朝政,內閣都會呈報,可現在他卻發現很多事情內閣做了批復,他朱祁鎮居然都不知道,比如山東十幾名官員的去職升遷。
朝政,其實就是一手官帽子,一手錢袋子,也就是所謂的人事權和財政權,再加上一個軍權,只要把這三樣牢牢掌控在手中,那你這個皇帝就差不了。
歷史上的大明皇帝,如朱棣,之所以可以五征漠北、六下西洋,除了國力強大外,還不就是因為軍、政、財三權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才能可以如此任性嗎?
而明末的幾個皇帝之所以被文官們忽悠瘸了,還不就是因為軍隊不聽皇命、朝政被文官集團把控、財權被地主豪紳所把持嗎?
所以朱祁鎮這才有了深深的危機感。
同時他還感覺到最近朝堂上北方的大臣和南方大臣在暗地里似乎正暗暗較勁。
這個問題的根子其實還要追溯到明初南北榜一事上,當初大明剛剛立國南京,而北方因為久經戰亂,文風凋敝,而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帶因為少經戰亂,所以文風昌盛,學子們的基礎扎實,所以考中的全是南方學子,而北方學子無一人上榜。
北方學子一看錄取的全是南方學子,這里面肯定是考官舞弊啊,于是一眾北方學子急眼了,鬧騰了起來,最后沒辦法,朱元璋不得不命宋濂等人在舉行一次北試,還得要求錄取的進士要比南方多才行,最后,一眾才華橫溢的閱卷大臣們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強行從瘸子里面選將軍一般的選出了幾十名北方學子為進士。
也正是因為此,從此南北學子結下了仇。
朝堂上南方的大臣認為北方的大臣粗鄙不堪,寫的文章狗屁不通,北方的大臣認為南方的大臣只會賣弄文章帥嘴皮子,屁用沒有。
“回陛下,這十三名官員中有六人升遷,吏部經過考察其歷年政績考語皆為上佳,所以吏部認為符合升遷條件,所以就呈報了內閣,內閣批復后臣這才回文地方。”王直出班奏道。
“歷年政績考語?”朱祁鎮冷笑,“你們吏部還真是省事!”
王直大驚,心道難道這六人中有人出了問題?不應該啊,這幾人的歷年履歷他是親自審閱過的,在地方上也是兢兢業業干了十幾年,都是忠正耿直之人,就算沒有功勞也還有苦勞啊。
“臣不知陛下是何意?”王直硬著頭皮說道。
“哼,徐恭!”朱祁鎮突然怒道。
錦衣衛指揮使徐恭出班,躬身行禮后朗聲道:“查,莒縣縣令宋時,宣德二年授官治莒縣,其人貪得無厭,在任十三年,勾結惡霸豪紳,貪污受賄,強娶民女數人,逼死百姓三人。”
“查沂州府教授(府學的最高教官,負責管理生員、組織科舉考試)馬繼祖,在歷次鄉試中收受當地學子錢財共計五千余兩……”
“查濟南府通判劉明瑾收受當地豪紳肖左兩千兩白銀、地一百二十畝,為其子強奸殺人一案脫罪,并將苦主一家五口逼死……”
“查德州……”
徐恭一連念了五個人的名字,每念一個,王直就哆嗦一下,一旁的馬愉更是心驚膽顫。
吏部推薦的這六人居然有五人品行低劣,貪污納賄,往小了說這是失察,往大了說這是瀆職大罪。
“皇……皇上,臣臣有罪……”王直額頭冷汗直流,雙腿一軟,跪在了地上。
不料朱祁鎮卻走下玉階親自將他扶了起來。
“皇上,臣身為吏部侍郎,居然……”
“王愛卿,這怎么怪能你呢,”朱祁鎮一笑,“你也只是依例行事罷了。”
說著,朱祁鎮如刀的目光從吏部幾個官員身上一一掃過,一揮手,門口幾個如狼似虎的禁軍走了進來。
朱祁鎮指了指其中兩人,那兩個吏部官員瞬間面如土色,癱軟在地。
“帶去詔獄,一個時辰后,朕要知道所有。”
一聽詔獄,二人瞬間屎尿橫流。
“皇上,皇上,饒命啊,饒命啊……”兩個吏部官員哀嚎著被禁軍拖了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朱祁鎮厭惡的揮了揮手,轉身走上玉階坐好,端起茶盞喝了口水又道:“馬愛卿,你是吏部尚書,你說說吧。”
馬愉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剛才帶走的那兩個人都是他舉薦提拔上來的,這兩個人的底細他是知道的,能力肯定沒的說。
突然,他心中一顫,難道皇帝這是對自己不滿了?
“陛下,臣有罪!”馬愉跪下請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