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東瀛小國
“胡濙,你說說吧。”朱祁鎮點名了,并且給了胡濙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胡濙身子一抖,腰彎如蝦米,趕緊上前道:“啟稟陛下,禮部昨日收到東瀛海商送來的呈文,說東瀛室町幕府第六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教被家臣赤松滿佑謀殺,足利義教之子足利義勝希望我大明能出兵助其剿滅叛亂,為父兄報仇。”
文臣們倒不覺得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一個彈丸小國,求明爹幫忙,那不是應該的嗎。
而武將們的心思則開始活絡開了,又有仗打了,好啊,又有軍功撈了。
尤其是蔡福,他終于明白皇帝先前為何非要讓他當那個冊封大使,出使琉球了,原來剿滅倭寇是假,假道滅虢才是皇帝的真正意圖。
不過下一秒他又有些想不通,既然皇帝早就想出兵東瀛,最便捷的路線自然是朝鮮啊,那邊正在營建的興南港,不就是為了日后滅東瀛準備的嗎,為什么還要大費周章從琉球入手呢?
這時又聽皇帝說道:“東瀛小國,內亂久矣,雖然是咱們大明的藩屬國,可這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事,若我出兵協助,恐怕不妥吧,且《皇明祖訓》有云,東瀛乃我朝永不征伐之國。”
此話一出,文臣們心中又是一陣腹誹:《皇明祖訓》還說朝鮮也是大明的不征之國呢,你不僅打了,還把人家給滅了呢。
胡濙還未想好怎么說,張輔就出班奏道:“陛下,既然胡大人說是他們主動要求我們出兵的,自然算不上有違祖制,況且我大明出的是征討叛逆的正義之師,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臣附議。”朱勇道,“臣雖然對那東瀛小國不甚了解,可也知道近些年我大明沿海各地屢遭東瀛倭寇侵擾,正好趁此機會可以一舉蕩平海上倭寇。”
“臣也附議。”湯杰、樊忠等人均出班奏道。
軍長們都支持出兵了,下面那些師長們則更沒有異議了,這年頭,四海承平,北面的韃子被打的當了縮頭烏龜,連邊軍都難得有仗打,現在又有機會撈軍功,誰不愿意?
武將們群情激奮、異口同聲,必須出兵,好像要是不出兵,好像大明要吃天大的虧一般。
而文官們則是連連皺眉。
“陛下,不可。”王佐急道。
他是戶部尚書,這里面其他各部都跟打仗沒啥關系,可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這可都要他戶部籌措。
如今剛過六月,夏稅還未征繳上來,且這半年商稅和海貿稅收的銀子也還沒送來,國庫卻馬上要見底了,此時要是再打仗,他這個戶部尚書真不知道從哪里擠出錢糧來了。
“別急,有事慢慢說。”朱祁鎮見王佐急的上前官帽都歪了,趕緊說道。
王佐渾然不覺,對著那幫武將就大聲道:“諸位將軍說的輕松,你們可知大軍一動,那就是海量的銀錢潑出去,這還不包括征集民夫,打造戰船……”
“王大人,你啊,不用給我們撥算盤珠子,我們也聽不懂,我們只知道藩屬國有難不幫,我大明在眾藩屬國中將信義盡失,以后誰還能相信我大明?”湯杰戲謔的笑道。
“是啊,王大人,你管著咱們大明的錢袋子,怎么咱們一說打仗你就反對,一說你就反對,你到底什么意思?哦,難不成你還想替陛下做主不成?”朱勇一副混不吝的樣子怒道。
“成國公言之有理,臣也以為既然東瀛都低三下四的求咱們了,咱們若不出兵,恐怕有失天朝威儀……”樊忠道。
朱祁鎮笑瞇瞇的看著他們,心中卻開始盤算起來。
原本自己是想用皇家商會搞亂東瀛,讓東瀛內部自己先亂起來,然后漁翁得利,沒想到如今大好的機會就這么送上門來了。
其實東瀛幕府的足利義教被殺的消息是琉球使臣送過來的,只不過之前他就叮囑過胡濙,讓他故意說成是東瀛向大明求援,這樣自己就有了出兵的合理理由。
雖然瞞不了多長時間,但只要大軍出動,朝臣們發現被皇帝忽悠了頂多也就是歪歪嘴的事。
至于讓蔡福去琉球,只不過是他在戰術上的安排罷了,朝鮮興南港馬上就能竣工,到時候大軍一西一南,兩路進軍,南路自然以琉球為跳板,順著奄美諸島一線直插東瀛國都,西線以釜山興南兩處進軍九州和本州兩島,一舉即可拿下東瀛。
雖然想法不錯,可具體東瀛什么情況,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所了解的也只是皮毛,真要是打過去,還是要做好情報準備才行。
“國庫空虛,是個問題,”朱祁鎮開口道。
王佐聽皇帝這么一說,心中一松,不過下一秒他又緊張了起來。
“但是東瀛畢竟是我大明藩屬之國,既然人家求到咱們了,若沒個回應,恐會寒了他們的心。”朱祁鎮又道。
“陛下……”王佐還想據理力爭,朱祁鎮卻擺手打斷了他。
“這樣吧,中樞派一使臣,出使東瀛,看看那邊的情況如何再出兵也不遲,你們覺得如何?”朱祁鎮道。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馬愉出班道:“陛下此言老成持重,臣以為可行。”
既然先不打了,文臣們自然也就沒有理由反對,至于派使臣出使東瀛安撫那些小矬子,也算合情合理,他們更沒有理由反對了。
“不知陛下打算派誰出使東瀛?”高谷道。
朱祁鎮想了想,看向于謙道:“于愛卿,自從進得殿內,你一直沒有說話,嗯說說看派誰去最合適。”
于謙最近日子不好過,自從皇帝讓他整頓兩京的五城兵馬司以來,他是一個頭兩個大,人都瘦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