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你打算怎么辦
“佛經道法,朕是希望能傳承下去的。”武英殿內,朱祁鎮對著王崇古吩咐道。
“但是,那些借宣揚佛法之機,趁機撈取錢財的僧人,必須嚴懲。”說著朱祁鎮站起身走到懷抱粗的柱子旁,看了看盤龍的金柱。
嘆息一聲道:“前幾日花朝節,朕陪著太皇太后去了香山的永安寺,那里不僅金碧輝煌,甚至比起朕這武英殿也不遑多讓啊?!?br />
“皇上說的是?!蓖醭绻虐欀迹荒槕崙嵵?,“這些和尚,本應青燈黃卷六根清凈無欲無求,誰曾想他們借著朝廷給的種種優待,干的凈是些腌臜事,若不是陛下您及時發現禍端將起,后果不堪設想。”
“臣實在想不通,他們既已有了朝廷給的優待,又有僧田,還有百姓給的香火錢,按理說夠他們吃喝了。”
“陛下有所不知,臣奉旨巡視南直隸時就見過一些寺廟里的和尚,他們衣著不僅華麗光鮮,出行更是前呼后擁,信徒于道路兩旁焚香禮拜,更有富商大賈為了請他們做法論道,不惜豪擲萬金,那場面,臣這輩子也未曾見過?!?br />
朱祁鎮拍了拍金柱,笑道:“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土以后,僧官廟產便有了,唐朝自唐太宗起至武則天代唐,佛教因皇家而大行其道,尤其是武周后期時,據說天下寺廟數萬,僧人占據數錢千萬頃土地,天下之財僧人獨占七八?!?br />
“陛下真是博聞強記。”王崇古的馬屁說來就來,“古人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梢娙羧斡缮藷o節制膨脹,必將威脅朝廷統治,臣不是危言聳聽,朝廷若不對其進行控制,不出百年,國朝將無兵可征,亦無賦稅可用!”
對于王崇古的馬屁,朱祁鎮習慣性的略過,不過王崇古有一句話說的對,那就是任由其膨脹發展下去,大明朝還有可能走上武周的后路。
“你說的對,”朱祁鎮贊許的點點頭,“事關國朝根本,僧官一事絕不能在拖了?!?br />
說著,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擬好的圣旨遞給了王崇古。
“你是教化司尚書,按理說讓你辦這件事,有些不倫不類,所以給你加了禮部尚書銜,如此便可名正言順了?!敝炱铈偟?。
王崇古頓時心中狂喜,一人身兼兩部尚書,這在大明朝可不多見,雖然只是為了辦僧官一案給他臨時加了個禮部尚書銜,沒有禮部實權,可也是榮耀無比了。
“臣必不負陛下信任…”
王崇古剛想表決心,就被朱祁鎮給打斷了:“你打算如何做這件事?”
王崇古穩了穩激動的心,開口道:“臣以為第一,僧官不可全部取消,但也不能太多,不是誰做一寺主持就可以有官身的,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
朱祁鎮點點頭:“恩,這是根本。你可以從全國的幾大寺廟中選出幾個人來作為代表即可?!?br />
得到皇帝的肯定,王崇古又道:“第二,對于那些富商大賈捐資修建的寺廟,要一并鏟除,或將其廟中僧人合并到一處集中由地方官府管理,對其廟產規模要嚴格控制,并且各寺廟不得雇傭佃戶為其耕種,朝廷也應及時制定相關律法佐之?!?br />
“第三,嚴格控制各省府道州縣寺廟和僧人的數量,若要修建寺廟,必須經由各地方官府層層上報,由禮部視其情況核準方可。若是有人要出家,也應由地方官審核后,由出家人向官府出資購買度牒方可?!?br />
朱祁鎮聽的連連點頭,心中對王崇古甚至有些刮目相看了,以前用他,只是覺得此人一心只想往上爬,是個十足的官迷,同時也是為了刺激朝堂上的其他人,如今看來這人不只是想當官,肚子里確實是有些東西的。
“其四…臣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該說不該說?!蓖醭绻庞杂种埂?br />
“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該不該說的,隨便說,朕無有不準?!敝炱铈傂Φ?,讓人家總是干這樣的臟活,不給點好處,以后誰還敢替他這個皇帝出頭。
“陛下,朝會后戶部曾找過臣,希望今年教化司能縮減開支,減輕國庫壓力。您是知道的,自從教化改革以來,各地中小學建設還算順利,但也給地方和國庫帶來了不小的財政負擔,所以臣想著,這次趁著清收天下寺廟廟產時,不如將這些財產劃作教化司的專用資金,用于籌建學校,刊印書籍之用?!?br />
朱祁鎮沉思片刻,大方的答應了,只要錢能用到正途,他還是很大方的。
再說,教化改革在他心里和土地改革是大明如今的兩條腿,缺一不可,能將錢用到推行教化上,也算是個助力。
“呃…陛下,臣還覺得此事不宜大張旗鼓的辦,畢竟天下寺廟庵觀眾多,他們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影響力頗大,若是一個不慎,臣擔心會出亂子。”王崇古又道。
“朕早就想到了?!闭f著,他從御案上拿起了陳循上奏的奏疏,道:“這次清查天下寺廟,你就以土地改革清查田畝的名義去辦吧。這是陳循的奏疏,你倆也算老搭檔了,你也曾在河南配合過他,對清查田畝應該不陌生吧?”
“陛下英明!”王崇古暗自慶幸,這事本來他是有顧忌的,雖然自己的兒子鬧著要出家是個引子,可這事不好辦更不好聽,說白了皇帝就是要讓他做擋箭牌,承受所有的怒火。
一旦處理不好,他就是被皇帝扔出去的棄子,所有恨他的人就會群起而攻之。
上次孔家的事已經讓他難以在朝中立足,如果不是朱祁鎮有意偏袒他將他留在了朝鮮,估計王崇古不是被御史彈劾下獄,就是被迫辭官。
這次皇帝又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如果他直接以清查僧官不法之名大張旗鼓的辦理此事,他敢肯定自己活不過半年。
好在皇帝思慮周全,還算給了自己緩沖的理由。
殿外,一直候在外邊得井源聽得殿內的談話,心中開始嘀咕起來:“你倆一個蔫壞,一個不要臉,還真是絕配。讓遭瘟的書生查這幫禿驢,也虧你能想的出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