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楊洪進京
楊洪進京了。
一路上他思來想去也沒想明白,皇帝為什么會突然給自己升官,而且還給了他這么高的褒獎:“當代楊家將!”
“皇爺,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楊洪將軍已在乾清宮外等候陛見。”
“哦?好快啊。”朱祁鎮暗自忖度,估計這楊洪接到圣旨就出發了,去傳旨的錦衣衛昨天下午才剛剛回來。
“他是一個人回來的?”朱祁鎮問道。
“是,楊將軍單人單騎入京,未帶兵。”侯寶回道。
“叫進來吧。”朱祁鎮站起身,走出了書房。
“臣,萬全都司右衛游擊將軍楊洪參見吾皇萬歲。”宛若洪鐘般的聲音,震的大殿嗡嗡作響。
“是個知道謙遜的人。”朱祁鎮暗自笑了笑,對楊洪沒有以新官職自稱的態度很欣慰。
“楊愛卿免禮。”朱祁鎮笑著說道。
“謝陛下!”
一番繁文縟節,君臣奏對開始。
“楊卿鎮守邊關多年,辛苦了。”朱祁鎮開口道。
“臣身為大明武將,為皇上、為大明戍守邊關乃臣子本份。”
“會說話。是個忠君體國的人。”朱祁鎮又給楊洪暗贊一句。
“朕剛登基不久,又不通軍事,然宣府乃京師西北門戶,尤為重焉。”
皇帝想說啥,宣府的重要性天下皆知,皇帝不會不知道,忽然又聽皇帝開口道,
“愛卿久在宣府,屢立戰功,歷年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那邊對你的考語都是上上,而且朕還聽說你在萬全右衛領兵有方,愛兵如子,深得將士們的擁戴。”
“陛下,自古文死諫武死戰,這些都是臣的本份。”摸不清皇帝的意圖,楊洪決定以退為進。
“楊卿不必自謙,有功就是有功,朕和太皇太后對有功將士,向來不吝嗇。”朱祁鎮站起身,走下丹階,笑著說道。
“萬全都司現在是什么情況?”朱祁鎮走到窗前,看著遠處的白云道。
“額…這…”楊洪有些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說就是,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但是朕要聽真話。”
“是。”頓了頓,理了理思路,“陛下,這些年瓦剌和兀良哈還算老實,雖偶有犯邊之舉,但規模不大,他們大多來了搶些糧食就走,等朝廷大軍到了,他們已經跑了。這些年萬全都司各衛…士卒訓練有些松弛,兵器也有些老舊,戰馬補充的也有些不趕趟…”楊洪說不下去了,他不是萬全都司的都指揮使和總兵,說太多,傳出去,得罪人。
“恩,繼續說下去。”朱祁鎮面色平和,看不出表情。
朱祁鎮看過宣德朝歷年來給宣府的物資賬冊,雖然比永樂朝有所減少,但足以滿足目前宣府近10萬大軍所需,而且每年的軍餉都不曾克扣過。
“這些年朝廷和瓦剌那邊互通互市,往來頻繁,可臣總有些不好的感覺,這幾年瓦剌和兀良哈那邊需要的鐵器越來越多,臣也曾問過幾個胡商,他們說這些年草原上水草豐美,繁齒日增,對中原的鐵器,棉鹽糖茶需求大增,而且臣這幾年也抓到過幾次走私的商隊,他們為了避稅,買通榷場的官員,販出關外。”
“你覺得大明的軍隊和瓦剌的軍隊在軍力上有沒有差距?”朱祁鎮突然將話頭轉到軍隊上。
“單論戰斗力,平分秋色,若從裝備上我大明優于他們。”
“裝備上優于他們,那為何戰力卻平分秋色?”
朱祁鎮反問道。
“這…我軍兵種齊全,但還是多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不像那些韃子,他們從小就在馬背上,弓馬嫻熟,騎兵不用訓練就可補充到位,而我們騎兵損失一個就少一個。我們每次和他們作戰,若想贏,必須以幾倍的兵力方有取勝的機會,而且步兵作戰,對后勤依賴較大,一旦糧道被斷,往往不戰自潰。”
“楊卿不愧是邊關宿將!”朱祁鎮贊揚一句,“依你之見,該如何解決這個短板?”
楊洪微微低頭,思忖著該怎么說,朱祁鎮看著他有些干裂的嘴唇,看向門外道,
“侯寶,給楊卿上茶,你看朕,把你大老遠的叫回京師,光顧著和你說話了,連杯熱茶都忘了給你上了。”
“臣不敢,有勞公公了。”楊洪小心翼翼的說道。
侯寶腰彎的更低了,放好茶,躬身退到了殿外。
一杯溫熱清香的茶下肚,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楊洪躬身道,“陛下,我軍可以借鑒韃子的方法。”說完,看了看皇帝,皇帝正以鼓勵的眼神看著他,楊洪心下大定,繼續說道,:“韃子每次作戰,都有專門的牧民驅趕牛羊隨軍出征,每到一地,就地宰殺牛羊以供軍需。而且他們會提前將牛肉制成肉干,這種肉干可以存儲數月不壞,韃子們即使一天不下馬,也可在馬背上解決飯食,這就保證了他們長途奔襲的能力。”
朱祁鎮想起后世看到的一篇文章,當年成吉思汗指揮他的蒙古軍團一路橫掃中東各國,甚至一路打到了法國的南部地區,靠的不僅僅是拉瓦戰術和彎刀、駿馬,牛肉干在整個蒙古軍團西征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成吉思汗的士兵親切的稱牛肉干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確實,牛肉干營養豐富,已與儲存,但這僅僅局限于蒙古草原,他們有廣袤的草原放牧養殖牛羊,但是中原不行,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早就把自己的胃進化的嬌貴了,漢家男兒幾頓不吃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