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實宰相
在李太后的宮殿中,朱翊鈞與母親李彩鳳一同享用著早膳。
馮保,張鯨兩人在旁伺候。
精致的菜肴擺在桌案上。
母子兩人吃完早膳之后,宮女們撤下餐盤,李彩鳳輕抿一口茶,目光溫柔地看向朱翊鈞。
“皇帝,近日朝堂之事可還順遂?”李彩鳳關切地問道。
朱翊鈞微微低頭,答道:“母后,兒臣盡力而為,只是諸事繁雜,仍需多多費心。”
李彩鳳輕輕點頭,緩緩說道:“吾兒,為君者當有容人之量,亦要有洞察之明。道家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需明了身邊之人的心思,也要知曉自身的長短,知曉臣子的心思,懂得自己的長短,便可做出正確的判斷……”
朱翊鈞聽著李彩鳳的話,趕忙點了點頭。
李彩鳳接著說:“母后這些時日啊,看了一些道典,有所收獲,道家常講‘無為而治’,但這并非是你皇爺爺那樣全然不管不顧,這個無為而治,應是順勢而為,不妄為。你治理國家,亦當如此,不可強為,要順應時勢,遵循天理。”
朱翊鈞心中苦笑:說的還挺像那回事。
“母后教誨,兒臣謹記在心。”
聽著朱翊鈞地話,李彩鳳滿意的點了點頭。
她看著朱翊鈞,越發的感覺自己兒子,是有靈根的………要比他的皇爺爺,萬壽帝君靈根道基還要高……不過,她也清楚自己兒子走的是帝王之道,她不能強行灌輸給他其他的道……
從李太后的宮殿出來后,朱翊鈞便返回了乾清宮,到了乾清宮門口的時候,一直跟著朱翊鈞的馮保卻停下了腳步。
朱翊鈞先是走了進去,而后發現只有張鯨一人跟著他走了進來。
當下,回頭看向馮保。
“大伴,為何不進……”
馮保聞言,只感委屈,他低聲回復道:“陛下昨日說了,沒有要事,不要讓奴婢進乾清宮礙陛下的眼……”
昨日,馮保一出宮,朱翊鈞就已經知道了。
“朕昨日,說道都是氣話,大伴是朕的左膀右臂,怎會礙朕的眼呢。”朱翊鈞笑著說道。
這個笑容,很溫暖。
而馮保聽完朱翊鈞的話后,臉上大喜,趕忙謝恩。
隨后便進入了乾清宮中。
朱翊鈞知道馮保去了張府,卻不知他去了張府之后,與張居正說些什么,原先東廠安排在那里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失聯了……東廠的人還在暗中調查探子的去向,并且想盡辦法安排進去新的人 。
這個時候的朱翊鈞對于張府內部的情況是一無所知的。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他也不急著問馮保昨夜你們兩個人聊了什么。
而是讓馮保幫他念各地布政使,督撫的這一個月到京的奏章……
此時的大明帝國絞滅了東南倭寇,開了海疆,減少沿海賊寇的滋生,又促成俺答封貢,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一干能征善戰之將穩定北方……
大明帝國建國兩百余年,第一次同時在南北兩個方向獲得了安定的局面。
朝廷中樞,圖進取,思變革……
換作任何人來看,這都是“盛世”起源……
但在歷史上的神宗皇帝,卻自廢了武功,將張居正的一干變革,全部廢除,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考成法……
朝中的基調已經定下了,考成法的推行已經成了必須上馬的國策。
各地的封疆大吏,要緊緊圍繞在朝廷中樞身邊,起調子……不上書贊同的,或是背地里面使絆子的都要被清洗一遍。
第一批因考成法而落馬的官員,必定是考成法的實施人員……
各地奏章,千篇一律,朱翊鈞一直閉眼聽著,忽然他睜開了眼睛,看向了還在念著奏章的馮保。
而馮保注意到了陛下的目光,趕忙停下。
“昨夜,大伴出宮,去了張居正的府邸?”朱翊鈞輕聲問道。
馮保趕忙應道:“是,陛下,奴婢昨夜專門去找了張居正。”
如果自己不去的話,今日估摸著還進不來這乾清宮,這也讓馮保對昨日下的決定,感覺到了慶幸。
“啊……”
“去了……”
“你們,說了什么?”
朱翊鈞若無其事的問道。
這個時候,就到了考驗馮保政治智慧的時刻了。
什么時候,該把話說明白,什么時候,該把話說的不明白。
“陛下,昨夜老奴去張居正府上,乃是為了商討考成法推行之事,奴婢瞧著陛下整日為考成法的事情勞神,也想盡一些綿薄之力……”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微微瞇起眼睛,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
“張居正提及,如今朝中仍有不少官員因循守舊,對考成法頗有微詞。但他定當全力以赴,為陛下推行興國之策。”
“而且,張居正還為奴婢說了,昨日陛下賜匾給高拱的事情,他看到那些字之后,聯想到了是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