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溫暖
談定了書店的生意,陸真對接下來的事有了一半的信心,至于老師的人選,她現在確實沒有太大的信心。
所幸平老愿意收徒,阿荔顯然對水利的天賦比平老更甚,過兩年說不定就要去游歷,平老年歲漸長,不愿出遠門。
在陸真的計劃里,專業課需要開設的是木匠、水利、養殖以及紡織。
永新縣的旱地、山地可以種植苧麻、棉花等作物,只是現在的紡紗工藝還很粗糙,若是改進,需要技術支撐。
南方的綢緞雖然華麗,卻難以解決民生需求,麻布衣裳、細麻、棉麻、細棉等紡織技藝若能改進,永新縣才算有了一點工業基礎,才能依靠這些來布局商業。
若只是依據農作物,再過十年,也未必能脫貧。
所以教育必須要先行,掃盲不能停,專業課開設也不可耽擱太久,若是不能齊頭并進,便先將養殖和紡織先開起來。
......
吃完面條的陸真看著周主薄在吃,腦子里卻是在想著永新縣未來的發展,周主薄卻誤會了,還以為她是饞自己碗中的面條,遲疑了一會,將碗推了過去。
“......?”
陸真難得反應慢半拍,看著面前的半碗面條發愣。
“大人......要不你吃吧。”
“我吃飽了,只是在想問題的時候容易盯著一個點發呆。”
陸真艱難地將碗推了回去,周主薄猶豫地看了她一眼,見她真的不是很想吃,才埋頭繼續吃面條。
吃完面條以后,兩人在華陰縣逛了起來,周主薄還以為陸真是女子天性發作,其實陸真是在看華陰縣的商業劃分和布局。
從地緣位置上來看,華陰縣和定南縣同在東江的北側,可華陰縣更靠近九原府,商業的發展顯然比定南縣更好。
而且這里的商業布局也很有特色。
華陰分東南西北大街,東街主要經營茶馬市場,南方來的茶葉,北方的駿馬,都在這里交易,而這里還有鏢局、驛站、客棧、酒館、茶館等生意,也是商人主要的交易地點。
南街以文化為重,文房四寶、典當行、文玩書畫、各類特色飲食等,是華陰人常去的地方。
東街為縣衙、書院、住宅等所在,一般有身份、財富的人都選擇住在東街區;西街則相反,為臟亂差的貧民所住,矮墻相連,巷口交叉,門戶相對。
極為繁華的地方下,也會有聚光燈照不到的暗區。
華陰縣確實繁華,可這種繁華不是陸真想要的,她頓時覺得索然無味,腳步也停了下來。
“回吧。”
陸真沒有再往前走了,轉身準備折返到車馬行。
周主薄大約能猜到她為何心情不好,跟在后頭悶聲不吭地走著。
華陰縣的繁華一如既往,但也僅此而已,大人所想必是永新縣未來的發展,只是現如今永新縣連華陰的貧民區都比不上,這如何能讓人不扎心呢?
出了城往西北官道走上兩個時辰,才到華陰縣,一路上陸真都沒有說話,周主薄只好悶頭趕車。
回到永新縣已經天黑了,縣衙上下都在院子等著。
近來事情多了不少,等眾人忙完才發現大人和主薄都不在縣衙,問了車馬行的掌柜才知道主薄租了馬車。
趙利摸了摸腰間的刀柄,永新縣雖然窮困,卻無甚宵小作奸犯科,那幾個重點關注的人今日都在,也沒犯事。
況且大人來得時間不長,做成的事卻不少,永新縣上下都認得大人,若是有危險,早就有人來報信了。
可若是永新縣以外呢?
趙利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一旁的趙明正從廚房出來,興致勃勃地說道:“晚上胡廚子做了肘子!那個香......哎!哥你打我作甚?”
趙明揉了揉被拍了一巴掌的后腦勺,辯解道:“我就是聞了聞,沒偷吃!”
“酉時了。”
趙利沒頭沒腦的一句,讓趙明更懵了,同在院子的鄭前、鐘五、王二都站了起來:“走吧。”
“去哪?”趙明一頭霧水。
“大人與主薄酉時尚未歸,咱們去尋,你小子整天惦記著吃吃喝喝,把這一條約定忘狗腦子里了?”
趙明這才想起今日沒見到大人和主薄,至于約定,是上一次縣令大人晚歸后幾人約定的。
周主薄那小身板一推就倒,哪能保護好大人?
趙明想到這里,連忙拿起自己的佩刀跟了上去,縣衙的側門卻“吱呀”一聲開了。
“你們拿著刀要去作甚?”
陸真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周主薄,看起來風塵仆仆。
“趙明,將馬車卸了,馬牽去馬廄喂草料和水。”
“得令!”
陸真一臉疲憊,一臉疑惑地看向幾人,幾人想說什么,看到她臉上的疲倦卻說不出口了。
他們有何資格要求縣令大人要準時回縣衙?
“我去給大人倒水洗手。”
“我去看看廚房菜做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