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您先說來聽聽,能應的我都應你
林嫦兒將甲魚放進背簍里,綁好大青蟹,又在林子里待了約摸兩刻鐘,抓了幾只青蟹,只只肥美。
中途順帶撿了些海鴨蛋,便集合一家子人回去了。
今晚收獲頗豐,大背簍跟小背簍都沒空著。
回去的路上,原本顧小滿由幾個大人輪流抱。
但小家伙今晚開心,就鬧著跟顧小鹿一起和哥哥以及四叔一塊走,一路上蹦蹦跳跳,也不覺得累。
今晚他們出發(fā)的早,到家也不算晚,只是幾個孩子在矮樹林里玩的歡,身上都沾了許多泥點子,不洗洗壓根沒法睡。
顧大嫂跟顧母先去廚房里燒水,林嫦兒則帶著其他人在堂屋里清點收獲。
野生大甲魚一只,率先被放進小水缸里,幾個小的圍著水缸看了好一會兒,興奮勁才算過去。
青蟹9只,四只是林嫦兒抓的,蟹身都有手掌那么大,也都是用長草綁好的,所以蟹腳都完好無損。
另外五只是顧大郎夫婦抓的,個頭相對小許多,也沒綁好,回來的路上大抵就在背簍里打架,除了一只最兇的,其他四只,蟹腳都有損傷。
顧大郎看了看林嫦兒背簍里的拿出來的螃蟹,又看看自己的,后悔不已,“我們怎么不想到把這蟹家伙給綁起來,這下好了,破了相,不好賣了。”
林嫦兒安慰道:“不礙事的大哥,不好賣,咱們就自己吃,辛苦一晚上,也該犒勞犒勞咱們自己是吧!”
顧大郎又被安慰道,賠笑說:“三弟妹說的是,看我都鉆錢眼里去了。”
憨憨笑著,又道:“改明兒,還要麻煩三弟妹教教你大嫂,這螃蟹怎么個綁法,回頭咱們再去抓,也能少些折損。”
家里人多,嘴也多,能多賺一點還是多賺一點。
林嫦兒猜到他的心思,也不多說,只痛快點頭,“沒問題,等明兒我就教大嫂。”
完好的海鴨蛋160個,破殼的有8個,清理的時候,便按大小分開。
撇開破了殼的,一共有60個大的,60個中等的,40個小的。
另外還有甲魚蛋15個,甲魚蛋有溫補強壯身體的功效,林嫦兒就想著留給顧母補身子。
其他人自是沒意見,顧母正好燒完水過來,卻擺手說:“我這身子不打緊的,即是好東西,想來拿到集市上也是好賣。”
顧母這么說,其他人是不敢接話的。
林嫦兒倒是想反駁,又想著這種溫補的東西,確實是要長期吃著才有效,偶爾吃上一口,效果不大。
不如賣了換錢,改善家里的伙食,營養(yǎng)跟上了,身體自然會跟著好起來。
便沒再堅持,只道:“那便聽娘的。”
顧家人體諒林嫦兒還要早起去集市,讓她第一個梳洗,幾個小的則由顧大嫂跟顧母還有顧二嫂一塊幫忙洗。
是林嫦兒梳洗完,正拿著帕子擦頭發(fā),顧母敲敲門進來。
林嫦兒看她衣服上都是水漬,猜想是給幾個小的洗澡時被濺到的,忙道:“您找我,任何時候都成,怎么不先梳洗?”
顧母擺擺手,“不妨事的,我找你說個事。”
林嫦兒端了張竹椅讓她坐,顧母倒沒推辭,坐下后,拿了塊干帕子幫她一道擰頭發(fā)。
林嫦兒已經(jīng)大致摸透顧家人的心里,不讓他們幫自己做點什么,他們大抵都是不痛快的。
也沒拒絕,只說:“您先說來聽聽,能應的我都應你。”不能應的嘛,當然是拒絕了。
顧母抿了抿唇,有些難為情道:“是二郎跟二郎媳婦……”
“二哥二嫂什么事?”林嫦兒利索問。
顧母又笑了笑,“原本驚蟄跟白露,已經(jīng)叫你受累,我是不該提的。
可二郎媳婦她不能說話,教養(yǎng)小滿這事兒上便總欠些。大郎媳婦倒是個好的,又缺些見地。
小滿自己也愛往你跟前湊,所以,二郎跟二郎媳婦就想著,讓你幫著教養(yǎng)小滿。”
林嫦兒一怔,她倒是沒想過顧二郎跟顧二嫂人老實敦厚,看的倒是遠。
然她不說話,顧母便以為她不樂意,又道:“二郎跟二郎媳婦說了,你若是愿意,將小滿記到你名下也成。”
林嫦兒:“……”她是撿孩子來了?
這話屬實讓林嫦兒驚了,轉而又感慨,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戰(zhàn)國策·趙四·趙太后新用事》)。
古人誠不欺她。
擺擺手,“一家人,何必見外,把小滿記到我名下,二哥二嫂當我是什么人,又當他們自己是什么?
小滿這孩子懂事聽話,我也喜歡,二哥二嫂舍得,我閑時,盡管叫他跟著我就是了。”
顧母聞言,喜道:“嫦兒,你說真的?”
林嫦兒點頭,“午間小金魚找我說想學算術的時候,我便同他講了,我拿個章程,讓家里幾個孩子一起認字學算術。
最好是大人們也跟著學,咱們要做長久的營生,靠我一個人定然是不夠的,大家都能寫能算,咱們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我正想著找個時間跟你們商量這事兒呢!這會兒跟您說了,就麻煩娘回頭問問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