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各方反應
隨著朝廷雷霆出擊,京城內參與謀逆的東林黨官員以及一眾勛貴,迅速被捉拿歸案。
他們的九族或三族,全部株連,家產也被一并查抄。
百姓們對此拍手稱快,紛紛痛斥這些叛國賊罪有應得。
緊接著,張文和又以江寧平定奢崇明之亂為由頭,成功轉移了百姓的注意力。
《天啟時報》上報道,四省總督江寧已徹底蕩平四川奢崇明的叛亂,如今奢崇明本人及其一眾部下,都已被押解進京。
這消息一傳出,百姓們人心振奮,一時之間,祭祀大明英烈的香火鼎盛。
隨后,朱由校親自前往太廟,祭告列祖列宗。
之后,將奢崇明及其部下,與參與謀逆的東林黨官員和勛貴們,全部押往西直牌樓。
朱由校欽點李若愚親自監斬。
李若愚得知這個消息時,整個人都懵了。
他本只想在皇上面前多刷點存在感,提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卻沒想到接到了如此重大的差事。
李若愚心中又喜又驚。
喜的是,只要能把這差事辦得漂亮,日后在皇上心中必定能站穩腳跟。
驚的是,要斬殺這么多人,恐怕自己的名聲都得直逼“活菩薩”魏忠賢了。
但他作為司禮監新人,一直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績,光靠表忠心顯然是不夠。
隨即,李若愚心一橫,牙一咬,決定拼了。
到了行刑那天,李若愚也學著老魏,在西直牌樓將所有罪犯開刀問斬。
一時間,現場血流成河,足足數千人殞命。
這一舉動,在天下官員心中大大增加了朝廷的威嚴,也讓天下百姓紛紛叫好,對朝廷充滿信心。
畢竟,一次性處死上千名官員,如此大案,自開國以來,也只有太祖洪武爺執政時出現過,而且當時百姓的生活可比現在富足安穩得多。
這無疑成為一個風向標,讓百姓們對未來的日子充滿盼頭,朝廷在民間百姓中的公信力也直線飆升。
隨后,朱由校下令讓吏部尚書楊鶴從新科舉子當中挑選合適的人才,派往四川赴任,以便盡快穩定四川的局勢。
對于江寧和四川巡撫朱燮元聯名上奏的,關于讓土司擔任部分官職的奏折,朱由校沒有絲毫猶豫,大筆一揮當場批準。
不過,他對這些土司所任官職進行了嚴格限制,將其控制在一定品級內,目的就是確保這些土司不會再生出什么事端。
同時,朱由校又下了一道旨意,命各家土司把族中的子弟送到國子監讀書,希望他們將來能夠為大明效力,也算是恩威并施了。
緊接著,方孝忠又被派往四川傳旨。
與此同時,南下辦案的鄒元標、官應震和田爾耕行動十分迅速,很快就將參與謀逆的東林黨官員及其九族全部捉拿歸案。
田爾耕看著手中郭允厚親自編寫的《搜尋寶冊》,不禁心生感慨。
郭允厚愛財如命,在查抄貪官污吏家產方面,手段確實層出不窮。
大明朝一直存在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無論罪犯是被滿門抄斬,還是株連九族,都不會動其祖墳和祠堂,這也算是給罪犯家族保留的最后一點體面。
就拿當年嚴嵩被查抄來說,當時僅僅是抄沒了他名下的家產,并沒有動嚴嵩的祖墳和祠堂。
嚴嵩最后待在祖墳祠堂附近,靠著墳地周邊的土地維持生計,也算是安度了余生。
至于外界傳言嚴嵩乞食于墓穴,最后凍餓而死,不過是民間百姓以訛傳訛罷了。
然而,郭允厚的《搜尋寶冊》中,卻赫然打破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明確將祖墳和祠堂也列入查抄范圍。
田爾耕見狀,索性就按照《搜尋寶冊》上所記載的內容,對所有參與謀逆的東林黨官員的祖墳與祠堂一并查抄。
這一舉措,無疑在極大程度上震懾住了原本就躁動不安的江南士紳。
他們意識到,朝廷此次是真的動了雷霆手段,連祖墳和祠堂這種關乎家族根本與尊嚴的地方都不放過。
如此一來,江南士紳們心中不禁泛起寒意。
…………
與此同時,薛國觀在山西境內順利完成了番薯、玉米、土豆等新型作物的推廣工作。與山西巡撫喬允升做好交接事宜后,便啟程返回京城。
而關外的林丹汗,在與朝廷大軍對峙許久之后,始終未能討到任何便宜,無奈之下,只好選擇退兵。
畢竟此前與努爾哈赤的對戰,已讓他損失慘重。
若是繼續與明軍僵持下去,萬一努爾哈赤趁機在背后突襲,林丹汗可承受不起這樣的風險。
隨著林丹汗的退兵,山西的危機也徹底得以解除。
宣府總兵黑云龍率領所部兵馬返回宣府,進行休整。
楊肇基繼續鎮守大同。
馬如龍則帶領剩余軍隊,分別駐扎在山西境內的各個要地。
英國公張維賢和滿桂,率領京營剩余人馬班師回朝。
此次出關作戰,雖最終大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