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商業發展
江寧回到家里,實在是疲憊不堪,便早早休息了。
這幾天他忙得暈頭轉向,身心俱疲。
第二天一大早,江寧吃過早飯,便吩咐李若璉去把錢三萬、錢正秋父子請到府上來議事。
李若璉領命后,匆匆出門而去。
江寧坐在大廳之中,開始認真琢磨起分配股份這事。
雖說這事早就定下,而且他也對一眾官員親口做過承諾,但這一年來,他整日忙得腳不沾地。
雖說知曉大明商會的生意遍布整個北直隸乃至北方數省,可對于商會究竟賺了多少銀子,還真不太清楚。
過了一個時辰左右,李若璉便領著錢家父子回來了。
二人一進入大廳,趕忙恭敬地彎腰行禮。
江寧見狀,臉上露出笑容,說道:“錢百戶、正秋,不必多禮,咱們都是自己人,坐吧。”
隨后,他安排柳若煙、柳青煙上茶,兩位女子端上茶水之后,便退了下去,大廳之中此時只剩下江寧、李若璉、錢三萬和錢正秋四人。
江寧看向錢三萬,微笑著問道:“錢百戶,這一年時間里,大明商會的生意進展得怎么樣啦?”
聽到江寧問話,錢三萬臉上立刻堆滿笑容,滿面紅光地說道:“托大人您的福啊,如今咱們大明商會的生意,那可是遍布整個大明北方數省。
而且有錦衣衛和東廠的照應,各地官員也不敢輕易為難咱們商會。
就這近一年的時間,那真可謂是日進斗金吶!”
說到這兒,錢三萬稍稍停頓了一下,隨后神色間略帶不好意思地繼續說道:“大人,您也清楚,咱們商會畢竟才剛起步一年時間,所以到了年底,賬面上的現銀并不是很多。
再加上之前從朝廷手里收購山西八大奸商和天津一眾貪官的產業,花了不少銀子。
還望大人您能體諒一二。
不過卑職可以跟您保證,到了明年,收益絕對會成倍地往上遞增。”
聽著錢三萬的話,江寧微微一笑。
他心里明白,錢三萬這是顧慮年底分紅要是達不到自己預期,怕自己遷怒于他,甚至牽連整個錢家。
江寧開口說道:“錢百戶不必如此憂心,本官不過是隨口問問罷了。
至于具體能分多少,宮里方公公不是每月都派人對賬查賬嘛。
只要賬目清楚,不存在問題,分多分少其實都無妨,關鍵是往后得保證能持續盈利。”
錢三萬聽完,趕忙不迭點頭,說道:“大人說得極是,極是。”
這時,江寧轉頭看向錢正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正秋,這一年多以來,你為商會出了不少力。
你給本官詳細說道說道咱們大明商會如今的發展規模和實際情況,還有年后有什么計劃。”
對于錢三萬,江寧剛剛不過是場面上的客套話罷了,真正讓江寧在意的,其實是眼前這位錢正秋。
江寧對他可是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要知道,當初江寧找到錢家,希望他們接手朱由校賞賜給自己的產業時,錢三萬嚇得戰戰兢兢,不停地推辭。
最后還是錢正秋這個年輕人當機立斷,拍板定下了此事。
而且在這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商會里的重大決策,基本上都是錢正秋在負責。
江寧對錢正秋的印象非常好,覺得他精明能干,目光長遠,行事果敢,敢闖敢拼。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人做事用心,腳踏實地干實事,而且不貪心,很有自知之明。
雖說大明商會的賬目每個月都會進行核查,具體是由宮內的方正化負責的,但江寧也沒少在大明商會里安插錦衣衛的密探。
要是錢正秋膽敢在賬目上動手腳,絕對瞞不過江寧的眼睛。
然而,這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錢正秋始終堅守底線,沒有被金錢沖昏頭腦,迷失自我,這才是江寧最為欣賞和看重他的地方。
錢正秋趕忙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
臉上帶著笑容說道:“回大人,咱們大明商會起初接手了,大人您名下的產業,還有東廠魏公公名下產業,再到后來宮里的產業。
有錦衣衛和東廠撐腰,咱們在京城的生意那叫一個順風順水。
緊接著,商會又拿下了天津一眾貪官的產業,雖說為此花了不少銀子,但天津緊靠著運河,又承蒙大人您親自發話,天津巡撫朱大人對咱們也是大力關照。
如今在天津運河碼頭上,咱們商會的生意規模最大,效益也是最好。
就連漕幫不少人都在咱們商會手底下混飯吃。
前段時間,咱們更是接手了山西八大奸商的產業。
您也知道,這八大奸商能發家,除了通敵賣國之外,起初發家都是靠著邊關互市,和塞外蒙古人做生意。
如今,咱們大明商會已然成為整個北方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商會,產業覆蓋范圍極廣。
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邊關貿易,像糧食、布匹、絲綢、瓷器、茶葉、藥材等各類物資,都在咱們的經營范疇之內。
這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