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沿用衛所軍制度
這時,朱由校走到江寧身旁,壓低聲音說道:“江兄,如今京營十幾萬兵馬在那兒擺著,之前你可是答應過要幫朕收回兵權,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跟朕通通氣,也好讓我心里有個底。”
江寧聽聞此言,不禁暗自感慨,看來自己這位皇帝兄弟,也是被宮里這些事嚇得有些缺乏安全感了。
隨即開口說道:“陛下,如今大明軍制十分混亂,有邊軍和衛所軍。
但邊軍長期軍餉不足,致使九大邊鎮兵員大量空額,戰力堪憂。
至于衛所軍,已然爛到了根子上,軍戶一代傳一代,如今最底層的軍戶早就淪為軍官們的佃戶,跟叫花子沒什么兩樣。”
朱由校聽了這話,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說道:“自土木堡一戰之后,五軍都督府兵權被兵部收回。
就連歷代帝王也不能直接接觸軍權,武將地位一路被打壓到底,便開始混吃等死了。
所以朕才一直著急收回兵權啊。”
江寧聞聽此言,微微一笑,說道:“所以臣打算繼續沿用太祖年間的衛所軍制,不過需要稍作整改。
如今,五軍都督府已然建成,京營也招收了十幾萬士卒,是時候可以開始行動了。”
聽到江寧的話,朱由校頓時激動起來,說道:“江兄,你快給朕詳細說道說道。”
江寧摩挲著下巴,緩緩說道:“如今除了九邊重鎮暫時不動,就先從京營開始,全部沿用衛所軍制。
不過京營將士無需一邊耕種一邊操練。之前臣在山西查辦了八大晉商以及一眾官員,查抄了大量土地。
還有京城這些不法勛貴,之前也侵占了不少土地,加上朱純臣和薛濂這事兒,讓他們吐出一部分土地,問題應該不大。
所以臣打算重新給京營將士劃分軍田,這些軍田全部掛在五軍都督府名下,不過卻是要交給百姓們耕種,有五軍都督府直接和百姓簽訂契約。
每年所產糧食除了向朝廷繳納的部分賦稅,至于剩下的收成嘛,則由百姓和五軍都督府平分。”
聽到這里,朱由校大驚失色,說道:“江兄啊,十成里向朝廷繳納兩成,剩下八成,百姓拿四成,京營將士拿四成,這樣行得通嗎?”
江寧點了點頭,笑著說道:“當然可行。
自我大明立國以來,都是輕搖賦稅,與民休養生息,朝廷指定的賦稅并不高。
真正讓百姓吃不上飯的,除了那些貪官污吏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之外,再就是地主士紳們的高額租子。
據臣所知,如今許多給地主鄉紳耕種的佃戶,每年辛辛苦苦到頭,而且還要承擔全額的賦稅以及其他苛捐雜稅,真正到百姓的手里能有個兩成都算那些地主士紳有良心了。
更多的百姓則是辛苦一年,還要倒欠地主士紳不少租子。
五軍都督府下轄的軍田,直接一次性分給百姓們四成糧食,這可不算少了呀。
而且朝廷的賦稅也是對半分的,臣不相信有什么人膽子大到敢跑到五軍都督府的軍田來收苛捐雜稅,除非他的九族都不想要腦袋了。”
朱由校聞聽此言,頓時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這個法子不錯,京營將士只管專心操練,至于軍田交給百姓去耕種,不管產出糧食多與少,都與五軍都督府對半分,如此一來,相信百姓們自會認真耕種。”
隨即,他又開口問道:“江兄,你說沿用衛所軍制要稍加改制,具體是怎么個改法呢?”
江寧沉思片刻后,說道:“讓五軍都督府開始逐步收回全國兵權。
從今往后,兵權不再歸屬兵部,兵部就如同太祖年間一樣,只負責后勤事務。”
朱由校聽完,眼睛瞪得老大,只感覺心臟狂跳。
以往兵權被文官掌控,即便有實力的武將也難以出頭,還總是遭受打壓,就像戚繼光和俞大猷那般。
但若是將全國兵權統一收歸五軍都督府,那性質可就截然不同了。
太祖年間,五軍都督府掌管全國兵馬,直接向皇帝負責,文官們根本插不上手,兵部完全就是個后勤衙門。
江寧隨即接著說道:“五軍都督府目前依舊保持前后左右中五軍編制。
至于職位,以左都督為首,右都督為輔。
所以,臣的意思是為五軍都督府挑選五位左都督負責坐鎮京師,統帥京營,若無圣旨,左都督不得出京。
而右都督之銜,則加封給各地統兵大將,若遇戰事,可令他們帶兵征討。
然后徐徐圖之,一步一步掌控全國兵權,到時五軍都督府就像以前一樣,直接向皇上對接,軍國大事無需經過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