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代王的好大侄
了。”
江寧見狀,無奈之下打算再給郭允厚調撥些錦衣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可這一琢磨,他自己也傻眼了。
此次他原本帶領了5000錦衣衛,如今1000人在大同城內負責保護信王朱由檢的安危。
另外2000人由李若璉帶領前往太原,負責袁可立的安全。
剩下的2000人也已經全交給郭允厚了。
隨即他又想到了老魏,趕忙把郭允厚打發去找老魏想想辦法。
恰好老魏此次從東廠帶了2000人馬一同前來。
不曾想,郭允厚找到老魏,將情況一五一十說明之后,老魏興奮得格外高興。
只見他二話不說,立刻調集那2000東廠番子,跟著郭允厚就開始在大同城“大殺四方”。
江寧瞧見這一幕,不禁傻眼了。
他著實沒想到,郭老摳和老魏湊到一塊兒干事,威力竟然如此驚人,把整個大同攪得如同天翻地覆一般。
此番清查下來,大同的官員直接被抓了九成九。
好在江寧此次帶來的京營之中,有先前從國子監招收的學子。
他趕忙從中挑選出幾名,暫時代理大同的政務,否則大同城恐怕就要徹底陷入癱瘓。
隨后,江寧又趕忙提筆寫信,安排人手騎快馬送至京師交給朱由校。
信中,他詳細說明了大同如今的狀況,希望能夠從吏部調撥一些人手來山西。
畢竟照他這清查的速度繼續殺下去,整個山西官場恐怕都要被一掃而空了。
與此同時,信王朱由檢也并未閑著。
在王承恩和黃道周的協助下,他們對代王朱鼎渭違法亂紀的行徑展開調查,結果越查越多,那些惡行簡直觸目驚心。
像什么欺男霸女、搶奪民財、縱人行兇之類的,都只能算是小兒科。
更為惡劣的是,竟有將幼童擄進王府,折磨致死的殘忍之事,甚至還把百姓活生生燒死,如此喪盡天良的惡行,實在是數不勝數。
好幾次,朱由檢看到這些調查結果,氣得怒發沖冠,差點就要提刀徑直沖進代王府,恨不得當場將朱鼎渭亂刀砍死。
幸虧王承恩和黃道周玩了命地阻攔,才沒讓他沖動行事。
隨后,朱由檢對那僅存的一點親情徹底絕望,心中再無顧慮,當即便調集人手,雷厲風行地對代王府名下的家產展開全面查抄。
這事兒傳到江寧耳中,江寧著實懵了。
那一刻,他只覺自己仿佛還沒睡醒,好似仍置身于夢境之中。
想當初在京城時,大家相處倒也和睦,行事都還算是比較講究,從不打打殺殺,基本都是人情世故。
可如今一出京城,好家伙,一個比一個手段狠辣,這轉變之大,實在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江寧覺得和其他幾位相比,自己在他們面前就像個新兵蛋子。
在楊肇基整頓大同鎮軍務期間,江寧察覺到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軍中將領紛紛馴養家丁,并將其充當自己的親衛。
江寧一眼便洞悉了此事背后潛藏的巨大危機,照這般情形發展下去,最終這些將領恐怕一個個都會變成擁兵自重的軍閥土皇帝。
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江寧立刻將黑云龍和楊肇基召集到一處,神色鄭重地下達命令。
軍中所有將領,一律不得馴養家丁并帶入軍營。
所有將領的親兵,全部由軍中統一派遣,同時對親兵的數量名額進行嚴格管控,而且還要定期更換,絕不能讓軍中養成派系爭斗的風氣。
剛開始,楊肇基和黑云龍對江寧的這一命令并未太過在意,只是敷衍地點點頭。
見狀,江寧笑著耐心解釋道:“二位總兵,你們不妨仔細想想,若是任由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一名將領養上幾十個、上百個甚至上千個家丁,那將會是怎樣的局面?
況且,大明的參將、游擊、總兵可絕非寥寥數人。
長此以往,恐怕會重蹈唐朝藩鎮之亂的覆轍啊!
據本官所知,你們二位身邊各自也養了差不多幾百名家丁吧。
為了軍中的長遠發展,也給其他將士們做個表率,二位意下如何?”
聽到江寧這番話,黑云龍和楊肇基兩人頓時如遭雷擊,腦袋“嗡”的一下。
他們此前馴養家丁,僅僅只是出于方便自己行事的考慮,壓根就沒像江寧這般想得如此深遠。
但靜下心來仔細琢磨,江寧所說確實句句在理,是實打實的道理。
隨即,二人不敢再有絲毫遲疑,趕忙帶頭表態,愿意將自家家丁全部編入軍中。
同時,對于軍中將領馴養家丁一事進行嚴格杜絕。
完全按照江寧的提議執行,所有將領的親兵,都從軍中選派士兵擔任,對親兵的數額、人員進行嚴格把控,并且按照規定定期更換,堅決不能讓軍中再度陷入派系之爭的泥沼。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