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絕密工藝
“制茶之事稍后再說,楚某人要在此先立下規矩!”
“茶葉制成之后,必定大獲成功,所有參與制茶之人皆五倍工錢作為獎金!
倘若制茶不成,所有后果也由楚某人一人承擔。”
“但是制茶工藝屬于絕密,若是有人膽敢泄露,那可就是有命拿錢沒命花了!”
楚辰眼神堅毅,話音也是鏗鏘有力。
眾人剛因楚辰說的五倍工錢欣喜若狂,而后又被他殺氣騰騰的后半句整的惴惴不安。
再看向楚辰身后八名殺氣騰騰的官兵……
有些膽小之人雙腿已經打顫了,他們對于官兵的懼怕相當深切。
周瑩看著楚辰的側臉,一種異樣的感覺從心底里蔓延。
此時此刻的楚辰,與她父親周海潮何其相似啊!
父親在生意場上也是如此的殺伐果斷,才創下這巨大的產業。
吩咐眾人歸位,楚辰和吳伯等人討論了半天制茶工藝。
竟然與以前的制茶手藝完全不同!
尤其是楚辰最后說的關鍵環節,更是讓吳伯摸不著頭腦。
“這茶葉的最主要一環,就在于最后的發花環節,務必由您帶最親信的人員完成。”
吳伯想起楚辰的話,暗自揣度這發花到底是何含義。
楚辰所說的茶葉制作流程主要分為五步。
切割拼配。
汽蒸漚堆。
壓制定型。
茯磚發花。
包裝干燥。
前三步簡單,由眾多茶工完成。
最后的發花和包裝,則必須由周瑩、吳伯等人共同完成,要求絕對保密。
接下來的幾天,楚辰和周瑩等人就差住在制茶作坊里了,一直在忙于制茶。
三日之后……
在一間單獨隔離出來的大型房間內,楚辰等人看著一排排的架子而發著呆。
終于把發花房鼓搗出來了!
“這就是你所謂的發花房?”
周瑩臉上浸滿汗水,額頭幾縷秀發,更是為她平添了幾分嫵媚。
“嗯,發花是制茶中的關鍵環節。茶葉經過前三個環節之后,驗收合格后就可以進入這個發花房。”
“發花時將茶磚側立在架子上,而后用火爐提高溫度,鍋爐上蒸煮開水提高濕度,以促進發花。”
“發花時間大概在十二至十五日,干燥包裝五至七日,干燥時火爐要燒旺提高溫度,不再煮水,以便保持干燥。”
楚辰對著周瑩和吳伯侃侃而談。
吳伯作為一生都在制茶的老茶工,對于楚辰的態度,在這三日內也有了很大轉變!
開始還以為他是個騙子!
沒想到,這個楚公子在前期的切料、漚堆、蒸茶等環節對于技藝的把控相當嫻熟,這也讓吳伯對于制茶成功有了相當大的信心。
摸著架子上的茶磚,感受到上面的一絲絲水跡。
“楚公子,這茶葉經過這么多水的浸泡和蒸煮,難道不會變質么?”
“哈哈哈,吳伯,要的就是它變質!”
看著周瑩和吳伯眼中的疑惑,楚辰繼續解釋:“也不算是變質,等到半月時間一過,茶葉會長出金黃色的菌群。”
說到這,楚辰忽然意識到,周瑩等人并不知道“菌”這個字的概念。
畢竟現在這個時候,西方的生物學發展還并未傳入中國。
楚辰故作神秘。
然后微笑的向周瑩等人問道:“這金色的菌群除了我們這茶磚,還有一物也會有,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什么?”
“千年靈芝!”
“千年靈芝?!”
周瑩兩眼圓睜,櫻桃小口此時竟張的可以裝下一個雞蛋。
連常年制茶的吳伯也是滿臉驚愕。
這楚公子可真敢說啊,小小的茶葉居然能和千年靈芝扯上關系。
“其實它是一種真菌,叫做冠突散囊菌,經過發酵產生的,你們只要知道,它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好的就行了。”
楚辰看出楚瑩和吳伯臉中的不相信,也沒有過多解釋。
在生物學發展沒有進步的情況下,現在清朝的人們對于細菌真菌的概念,還沒有清醒的認知。
唉,前路艱難啊!
清朝相對于世界的落后,哪里只是武器裝備和制度建設的落后。
對于科學的認知和探究,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現在的西方對于科技、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比清朝領先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