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亞元
鄉試一共延續九日,第九日貢院即將開門時那院門外邊便聚滿了人,一輛輛馬車,牛車等待在貢院的門口。
一個月前城內的車子就大都被租借走了。
除開車子之外,還有一些轎子落在街角巷尾,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學子離開貢院。
伴隨著院內的考官連續敲響手中的銅鑼三聲,外面等待的兩位官吏則是在郡守和一眾官員的注視下,撕下了貢院門上的封條。
此刻學子還不能離開,首先離開貢院的是押送著試卷的幾名衙役,主副考官壓著已經密封蓋章的試卷,快步離開了貢院。
這些試卷此刻只是墨卷,是不能直接被放在考官的面前,這些卷子隨后會被交予謄錄所謄抄為朱卷,然后才能被送到考官的桌面上。
等到卷子離場之后,在場的官吏顯然松了口氣,鄉試事關國家大事,沒有事情當然是最好的情況。
此刻這最麻煩的一關過去了,官吏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也就落了下來。
只是現在考生依然不能離開,郡守帶著幾名隨從和城隍廟的廟祝進入了貢院之中,伴隨著一陣敲鑼打鼓,城隍老爺也被再次轉移到了轎子上。
“東家,這是您的……”
祝卿安身邊的車子并非是從市面上租到的,這是清泉酒坊用來拉貨的車子,這車夫也是清泉酒坊的伙計。
此刻這伙計頗為好奇的四下張望著,半個月前他們的這位東家就交代他們,今日這車子要用,不要租出去。
他是兩年前才跟著叔父從肖家村出來的,并不理解城里人有什么事情是非要在一天用車的,還得讓東家專門提一句。
他們這車子除開那幾日出酒和入料的時候比較忙碌,其它時候大都是需要專門出去找點活做的。
直到七八日前,他們有些客戶不知道從哪里知道他們這里還有車子,居然愿意用十兩銀子租借這車子一天。
那個時候他才知道,這天居然是貢院開門的日子。
“我的朋友。”
祝卿安將手中裝著暖粥的罐子放下,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干草屑,這大車前一天大概是還在干活的,還沒有來得及清理。
少年示意車夫在原地等待,他自己則是穿過了人群,來到了貢院側面的人群之中。
此刻城隍爺的隊伍剛好從祝卿安的面前經過,事情干完的雪佑童子顯然放松了許多,站在城隍后邊的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祝卿安。
雪佑童子將手中的那卷文書夾在腋下,向著祝卿安揮了揮手,頓時引得那銀甲小將也看向了祝卿安的方向。
學子在城隍消失在了街道的轉角之后才被允許離開,祝卿安在一眾面色燦白,腳步虛浮的人中找到了李啟。
衙役們似乎是害怕有人趁亂混入貢院,又或許是害怕人群擠過來將還虛弱的考生們給擠到了,便用人墻的方式在貢院的門口拉出來了一個空擋。
祝卿安一把拉住還在四處張望的李啟,隨后護著他離開了這頗為擁擠的人群。
“行了,就送你到這里了。”
李啟家有一位叔叔和祝卿安一起過來,將李啟交給對方之后祝卿安就囑咐了一聲馬夫,隨后將那粥交給了對方。
“祝老板幫了我們家小啟這么多,到家里面坐一坐吧,家里面已經備好酒食了。”
“不必了,只是叫了輛車而已,我下午還有事情,你回去好生修養,等到張榜的時候我再請你喝一頓好酒,到時候趁著你的文氣酒水也會好吃了幾分。”
“那是當然,等到金榜題名時我再來找祝兄。”
李啟拱了拱手,隨后坐了下來,牛車的車輪轉動,片刻便隨著車流消失在了街道之中。
祝卿安沿著街道來到了書店之前,擺攤落座。
榜單張貼是在貢院開門之后的一月左右,最遲也不會超過一個半月。
祝卿安在這期間還有時間回了一次肖家莊,看著將今年的制曲做完了。
留守肖家莊的肖老頭對祝卿安這個前腳給他畫了張大餅,后腳就當起了甩手掌柜的家伙頗為無奈。
但是在少年簡單的調整之后,就將原本因為氣溫逐漸下降而成色開始變差的最后一批酒藥的質量給提高了一個檔次后,老人就開開心心的表示,東家想出去多久就出去多久,關鍵的時候回來指導一下就好。
九月張榜,祝卿安再次帶著李啟來到了那處酒樓之上,此刻這里的熱鬧程度比起一個月之前貢院開門時也是不遑多讓。
現在這里不僅有懷著緊張情緒等待著張榜的學子們,還有一些帶著膀大腰圓的家丁,準備來個榜下捉婿的本地世家。
“這可是個好機會,到時候金榜題名加上洞房花燭一次解決了,李兄可有看上的姑娘。”
祝卿安指了指遠處那些抬著黑轎子,帶著一群膀大腰圓家丁的婆子。
“你可別調笑我了,若是被捉去了那可就身不由己了,要是一掀蓋頭不合心意,怕不是要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嗎?”
李啟手中端著一只小巧的酒盞,這張榜即使祝卿安不準備和他一起來,他也要拉著這位朋友來,為的就是防止那些榜下捉婿的本地世家。
這榜下捉婿雖然在士子文人,乃至街頭巷尾之人的口中都帶著一種一箭雙雕,好事成雙的意味。
但是這被捉的學子可不一定這樣認為,畢竟這樣的盲選可是全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