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等待
安置好男孩的祝卿安再次回到了那個規律的作息之中,唯一的意外就是在天佑九年的四月初,趙興云為祝卿安定的那張弓終于到了。
老人看著那整日里往外跑,將手上的強弓全都交給他來保養的徒弟,莫名有一種孤寡老人帶著留守兒童的錯覺。
“這弓你自己帶著,本來這兩張弓你都應該帶著的,自己的家伙事不隨身帶著,若是要用了就抓瞎了。”
老人將面前的箱子合上,這里面是今日早些時候楊家的一個小輩帶著足足十名手握樸刀的家丁送來的。
在將這張十二石的弓交給老人之后,那少年的面色便放松了許多。
顯然,十二石的弓不僅價值頗高,而且很容易遭人惦記。
這玩意要是落在有經驗的高手手中,那么甚至可以在七百步之外破甲。
要知道即使是皇帝出行,身旁清場的范圍也就五射之地而已,也就是滿打滿算的六百步左右,而這十二石的強弓完全可以在皇帝周圍的警戒范圍之外遠程弒君。
雖然皇帝周圍也有武者,當今皇帝本人甚至就是大宗師,而五射之地外一般還有大量的斥候護衛游蕩,他們絕不會讓人平心靜氣射箭的,但這也足夠恐怖了。
尤其是大部分的皇室宗親,朝中重臣的家人乃至于自己都不是高級別的武者,他們不僅無法在出門時清場五射之地,身邊還無法時刻有高級別的武者護衛。
對于他們而言,若是遇到了一個手握十二石的強弓,而且精通射術的武者,那么死了就是真的白死了。
朝廷對這種極致威脅的控制方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嚴格限制射術的傳承,讓頂級射術只在小范圍內流傳,并將這些人用功名利祿給牢牢的抓住。
其二就是限制可以制作強弓的匠人和材料,當那楊家的青年將這強弓交給趙興云時,他身后便跟著一個穿著一具輕甲,腰間挎著一柄南瓜錘的甲士。
這人當然不會是楊家的家丁,楊家不是軍伍世家,家中沒有御賜的甲胄,也沒有足夠資格在家中披甲的軍伍中人。
私藏甲胄足夠他們喝一壺的了,更何況是穿著甲胄大搖大擺的走在街道上。
這人是玄武閣的軍士,過來的目的就是保證這張弓順利的交接,防止中間被歹人給搶走或者是掉包了。
“我就在這馮翊周圍走動,這里挺安全的,帶著弓不太方便,總會被人檢查。”
“你將我給你的那牌子掛腰上,我看誰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查你?”
趙興云的眉毛瞬間就立了起來,他自小從軍,大煜軍中山頭主義很重,各家都護犢子護的緊。
“老師,他們只是職責所在。”
“我看你就是疲軟了,走,我來考教考教你手上的功夫,看看你荒廢了這么久,需不需要回爐重造一下。”
老人拉著祝卿安的手,提著那盒子中的弓就往里院的靶場走去。
“還記得我最開始讓你干的事情嗎?”
趙興云指了指最遠的那個靶子,轉過頭來看向了身旁那已經麻溜的選好了箭矢,正在給手中這張十二石強弓上弦的少年。
這弓是強弓,弓弦也不能用尋常的弦,否則必然會崩斷,這弓弦也是楊家提供的。
祝卿安站定,隨后挽弓搭箭,老人不看那靶子,只看少年此刻這中正的站姿,以及舒展的發力脈絡就忍不住點了點頭,看來這小子并沒有偷懶。
“知道,一共五支箭矢,在靶心周圍五等分。”
就在祝卿安準備放開弓弦的時刻,老人卻又臨時變了褂。
“都這么久了,你也應該進步一些了。
咱們提高一點難度,不許用靶心,五支箭,圍成一個圓形,大小你自己把握,但不許和靶心同心。”
祝卿安聽言苦笑了一下,老爺子還真是看重他。
這個要求說實話對他而言還有些困難,不過他還是迅速調整了一下狀態,隨后便見五只箭矢逐個飛出,釘在了那靶子上。
為了讓箭矢至少有一個尾巴可以落在外面,祝卿安這次并沒有用全力。
老人帶著收了弓的祝卿安走向了那靶子,他看著那個乎完美的圓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便見老人用手掌豎著摸了摸這五根箭矢的尾羽。
這五根箭矢不僅射的準,更難得的是箭羽的位置幾乎一樣 ,這代表著它們被射出來的力道是均勻的。
“不錯,不過不可驕傲,你遇到的敵人可不是這死的靶子,要多留心。
不過既然你沒有荒廢手上的功夫,我就不讓你回爐了,但這張十二石的弓你要帶在身邊,弓手一定要有武器在自己的身邊帶著,否則你終有一天會后悔的,和我一樣。”
趙興云的語氣突然低垂了下去,不過只是瞬間他就再次恢復了原本的語速。
“你其它的弓我可以給你保養著,但是以后每一年我都要考你一次,若是你沒通過就給我留下來好好練習。”
“好。”
天佑九年四月末,祝卿安在再次返回肖家莊之前去了琉璃匠人那里,第一爐瓶子已經出爐了。
祝卿安拿起一只已經斷了的瓶子,隨后便將它放下,然后又拿起了另外一個,這個的器型已經對了,但是細長的瓶頸之中有著大量的氣泡。
“崔師傅,繼續吧。”
祝卿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