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大紅山的招喚
情懷,思念,記憶雖早已遠去,懶怠和遺忘倒是接踵而來。費力氣的事總不想去干,晚上默背三遍的事,早晨多數是忘掉。主動成了過去式,被動成了常態。
近日與好友一同到我們曾經上山下鄉的草原牧區兜了一圈,結果被美麗的草原所觸動,所震撼。勤勞的人民感動了上天,南雨北調了。連年的充沛雨量,使無雨而荒涼多年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生機勃勃。美麗無比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噢!回來后,久久不能平靜,往事總是那么容易就涌入腦海,跳入眼簾。就連已習慣了的早睡,也常常不能正點入眠,即使是勉強躺下,也由不得胡思亂想,睡夢中常常被鄉思的夢,莫名其妙地突然喚醒。原本早已忘卻的那些無論是美好的,圓滿的,還是殘缺的,痛苦的往事,像大海的浪花一排連著一排,一個接著一個地撞擊而來,攪動著開始老化和懶怠的心脈。
這幾天,我感覺我越來越容易被打動了,甚至還有點沖動,仿佛又年輕了幾十歲,回到了當年,一瞬間懶怠和的遺忘就輕易地被趕走了!是呵,我和草原有著剪不斷的情緣。走,到草原,到大紅山。到我們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地方去!草原是我們永遠的情懷,D大隊是我們永遠的思念,大紅山是我們永遠抺不掉的記憶。
二〇一九年,八月八日,又是一個值得記下的日子。上午約八時,我們一行六人,驅車前往闊別了四十多年的大紅山。今天是秋日第一天,天高云淡 ,惠風和暢。我們的心情都很好,如同回娘家一般。說說笑笑,海闊天空地吹上幾句。忘不了同學見面總要調侃的過程。三百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腦木更蘇木境內,此時大約下午三點,杜爾伯特草原熱氣騰騰。油黑發亮的柏油路彎彎曲曲,猶如仙女漫舞著一條長長的哈達,是那么的美麗,那么的舒暢。我們行駛在路上覺得非常浪漫。這幾年國家為了強國富民,在茫茫戈壁灘上修建了好多條這樣的柏油路,這僅僅是其一條,這一條路直通大紅山。這條路上往來的車輛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悄悄地盤臥在這里。在這樣的路上行駛,是件很浪漫的事情。雖然這幾年來往的車輛有所增多,但還是顯得寥寥無幾,可就是這寥寥無幾的車輛,卻承載了多少人,來來往往希望,完成了幾代人,朝朝暮暮的夢想。這是遼闊草原通往幸福的一條天路。有了這條路,草原顯得更美麗,更豐富,更多彩。
空中飛來飛去的小鳥,常常和我們進行著奔跑比賽,一會兒車前,一會兒車后,左邊瞅瞅,右邊睢睢,冷不丁叮來一個急旋,一個俯沖,騰飛,像常事一樣挑逗著我們。開車的伙伴生怕撞著它們,見到它們沖來,不得不放慢速度,而它們卻若無其事一般,頑皮中略帶嘲笑,啼鳴幾聲,遠遠離去。一會兒不知又從何而來,變換著姿態,變換著方式繼續挑逗著我們,“好自在呵”,不知是誰,望著頑皮可愛的小鳥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的聲音,‘下輩子我要轉成一只小鳥’。真是呵,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們贊嘆鳥兒的飛翔,羨慕鳥兒的自由。若真的有下輩子,轉個小鳥又何嘗不可。
喧鬧的城市,或多或少讓我們有些厭倦了,此時我們的情感,我們的興趣已被這些活潑可愛的小鳥所牽動,一點一滴地融入和傾注到了這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里。路兩旁,懶散的牛群得吃得個個膘肥體壯,挺著肚子,洋洋得意地看著我們,‘姆,姆’地好像是在告訴我們,“這里好吧,這是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天堂’。
是呵!這里確確實實是它們的天堂,是萬物生靈的天堂。此時我真想讓車停下來,屈膝在任意一片草坪旁,和這些生活在天堂里的小草,動物,以及這一片片沃土,一洼洼青潭。詢問探討一下,生命的喜怒哀樂,萬物的法規,天道的倫理怎樣才能自由地活在天堂。
彎彎曲曲,曲曲彎彎,我們沿著這條路,由南向北繼續行馳。我們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長,最終通往哪,但我們知道大紅山是必經之路。三百多公里的路,沒覺得怎么,就到了大紅山周邊。車爬上了一個小山頂,大紅山赫然在目。
大紅山橫亙北國邊強,海床遺跡,是遠古恐龍的家園,現在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山頂較為平整,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山體呈褐紅色,故稱大紅山。?
大紅山,在秋日柔和的陽光照耀下,猶如蒼天刻意揮毫潑墨,賜予我們一幅美麗的畫卷。 地表的潮濕,充足的日照,使得山間冉冉升起的輕霧,時隱時現,與游蕩在山頂,忽明忽暗的云朵呼應,使這幅本就美麗無比的畫卷,又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和無限的遐想。
大紅山越來越近了,很快就到了山底,四十多年未見了,真是,‘物是人非’呵,我們已是滿目蒼霜,而大紅山依舊是那樣雄偉,高大,壯觀,美麗。郁郁蔥蔥的山頂,紅潤且透著光亮的懸崖,猶如一排排威武的天神屹立在那里。銅墻鐵壁般地守護著這片神圣的土地。我凝視著大紅山,腦海里,那個常常勾起我思念的神奇傳說,漸漸地浮現在了眼前。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大紅山藏著很多古老的神話,相傳在很久之前,這里住著一對虔誠的夫婦,他們有個兒子,兒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了,有一天,夫婦倆將兒子叫到跟前說,孩子,你已長大了,你得離開我們,到遠的地方去,雛鷹只有遠飛,才能練出強硬的翅膀。孩子你去飛吧,去成為雄鷹吧! 兒子依依不舍地走了。 過了些日子,夫婦倆很想念兒子,他們天天站在屋后的小山丘上了望,期盼兒子歸來,時間長了,他們覺得這個小山丘不夠高,看得不夠遠,就背來泥土,沙石,倒在山丘上,墊在腳下,山丘一天一天地增高了,站在上面望的更遠了,可他們還是沒有望到兒子,他們沒有灰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如既往地繼續往山丘上運土,希望站得高,看得更遠。看到他們的兒子。他們的行為感動了神靈,一天,突然,不知從哪里成群結隊地來了很多飛禽走獸,都往小山丘上運土運石,小山丘,很快變成了一座寬闊高大的平頂山。
夫婦倆看到如此場景,無比激動,他倆跪伏在地上,虔誠地向神靈致謝。感謝神靈賜予了他們這座大山。他們祈禱神靈保佑,呵護他們的兒子,茁壯成長,快快成為一只雄鷹,祈禱神靈,讓他們的兒子,能回來看望他們。從那以后,他們再沒有往山上運土,只是每天堅持上山,一如既往地向遠方了望,望呵,望呵,日復一日,他們眼睛越來越模糊了,連腳下的小草,泥土也分不清楚了。
一天,空中突然飛來一只巨鷹,在兩位老人頭頂上飛來飛去,展示著各種飛翔的本領。獵食的技能。二位老人見此狀,似乎感覺到了什么,高興地大喊,‘兒子回來了,兒子成雄鷹了’。雄鷹在天空中,長長地啼鳴了幾聲,慢慢地飛走了。從那以后,這對慈祥的老人再沒有走下山,朝著雄鷹遠去的方向,帶著喜悅和無比的安詳,永遠地矗立在了山頂。他們的身軀慢慢地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