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第九十一章
江蕓蕓跟著那個衙役在眾人的注視下并沒有直接從衙門前門進去, 反而跟著衙役繞了一圈,從后門入了內衙。
唐伯虎等人被攔在外面,只有顧仕隆非要擠進來,死死拉著江蕓蕓的手, 說什么也不放開。
情況僵持了一炷香, 眼看要有人圍過來了, 衙役只好先退一步。
——瞧著只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孩, 應該不礙事。
兩人跟著衙役穿過長廊,最后來到大堂后面的一間小隔間。
江蕓蕓沉默片刻后讓顧仕隆在門口等著。
顧幺兒抬眸看著她認真的臉龐, 便也不說話, 板著小臉,抱起長劍,一臉嚴肅地站在紅柱子前。
“他們要是也欺負你, 我等會記住他們的臉, 晚上給你去套麻袋。”他也非常認真說道。
江蕓蕓失笑, 摸了摸小孩的腦袋。
“進去吧。”衙役只當沒聽見, 伸手請人入內。
隔間并不大, 因為穹頂挑的不高, 屋內便有些暗沉,除了大門開著, 兩側的窗戶便也關著,門口那一塊有亮堂的光,屋內空氣有些悶熱, 連帶著坐在那里的人也跟著有些模糊。
“大人,江秀才請來了。”衙役站在門口, 行禮說道。
江蕓蕓順勢抬眸掃了一眼, 這間不甚明亮的屋子里竟然坐了不少人, 里面還有江蕓蕓之前見過的兩人。
正中那人坐著穿著緋色官袍,胸口繡著孔雀,身形消瘦,頭發兩側鬢角微微發白。
緋色孔雀紋的衣服,是正三品的官府,坐在正中位置的人應該就是應天府府尹冀綺。
他的右手邊坐著兩人,最靠近他的則是見過一面的陳守備,今日穿著繁瑣華麗的黑色衣服,肩膀到胸口處繡著四爪飛魚紋的的衣服,陳守備下首同樣坐著一個同樣面白無須,身形敦胖的人,衣服的款式和陳守備相差無幾,只那花紋變成獸斗牛樣式。
她猜測應該是徐禎卿跟他說過的飛魚服和斗牛服,這些衣服和陛下所穿的龍袞服格外相似,只有內使宦官、宰輔蒙恩后才會賜服,所以能穿上這類的衣服都代表著極大的榮寵。
冀綺右手則是坐著三人,為首那人穿著緋袍,袖口繡著錦雞,留著長長的胡子,眉眼低垂,眉宇闊大,動容清爽,即便年老也能看到以前的好相貌,這人竟是一個二品大官。
剩下兩人都穿著青色衣袍,胸口繡著溪敕,只最后一個人見過,乃是巡城御史張瑋。
這三人應該是南京各級官員,后兩位都是御史,但大明的御史種類之多,她也一時分不清到底是那個位置上的御史,但惹上刺頭御史,總歸不是好事。
江蕓蕓把堂內情形盡收眼底,飛快分析著,隨后隨后面不改色,上前行禮。
她打量眾人,眾人便也跟著看她。
這位來自揚州的十一歲的小秀才長得格外秀氣,眉目精致好似古畫,朦朦朧朧間多了一抹亮色,便是再漠不關心的人,在無意間掃過時都會吃驚他的樣貌。
“可是剛報好名了?”上首的冀綺問道。
他長相斯文,面色微微發黃,眼位下垂,眉毛稀疏,留著兩撇小胡子,模樣瞧著格外普通,是一個傳統讀書人的打扮,他開口平靜溫和,卻不太親近。
“是。”江蕓蕓眉眼低垂,低聲說道。
“鄉試可有把握?”冀綺又問。
江蕓蕓四兩撥千斤說道:“但求問心無愧。”
“你瞧著倒是有信心。”唐源的目光忍不住落在少年姣好的面容上,手指微動,掌心的核桃發出咯吱的聲音。
十一歲的秀才雖然年紀小了點,但并不罕見,科舉之下年少秀才,年邁舉人的情況比比皆是,少年神童一路考到秀才卻最后折戟沉沙在鄉試的不在少數,傷仲永的故事并非書上僅存的案例。
但若是有一個十一歲的舉人那可就是眾人看好炙手可熱的神童了。
若是再往上走,十二歲的貢士,從而成了十二歲的進士,那便是大明獨一份的天才神童。
當今陛下摯愛神童,翰林院里就有不少神童呢,若是不出錯,那必定是平步青云。
江蕓蕓依舊冷靜說道:“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①”
“好一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你倒是坦蕩。”冀綺右手邊第一位二品大官贊道。
江蕓蕓的視線不過是微微飄了過去,冀綺就主動介紹道。
“這位就是巡撫南直隸右副都御史侶巡撫。”
巡撫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延和元年,來大千隨北魏太武帝北伐,大敗柔然之后,太武帝以其勇猛、多有戰功且熟悉北境險要,遂詔大千“巡撫六鎮,以防寇虜”,這是最早的出處。②
但在歷史中,這個詞并不常見,大都是作為臨時派遣,也并未作為正式官職出現。
大明第一任巡撫是懿文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四年被朱元璋派遣到陜西巡邊,到太宗永樂帝,斷斷續續派了二十六人,直到洪熙元年,宣宗派周干、胡概、葉春等人巡撫南直隸,正式以‘巡撫’之名巡視地方,‘設巡撫自此始’。②
那是的巡撫大都是從督察院選派官員,所以巡撫也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后又到成化年間,巡撫不再需要回京,反而開始駐扎在地方的封疆大吏,成了一省最高官員。②
江蕓蕓神色微動,對著他恭敬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