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什么?讓我去內地參會?
第142章 什么?讓我去內地參會?
胡江山依次啟動了這五臺剛下產線的植樹機器人。
只見這些樹樹機器人的“眼睛”閃動了幾下,就開始動了起來。
很顯然,這些機器人是電力驅動的,在頂上還覆蓋著大塊的太陽能面板,工作中就可以補電。
這也是胡江山加入的設計,可以極大延長機器人的工作時間。
當然,光是靠太陽能也不行,機器人總歸是要回來充電的。
在車間的另一側是一道大門,這是通向外界的另一個出口,可以通行體積比較大的設備,類似于貨梯。
胡江山也跟著走了出去,觀察這幾臺植樹機器人的工作狀態。
五臺植樹機器人正在自動收集樹苗,然后在島上進行植樹作業了。
機器人完全自主工作,可以自動識別可種植樹木的區域,并且可以適應高低起伏的地形。
先在地面上打孔,打完孔就將樹苗栽種下去。
工作狀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胡江山忽然發現,這些植樹機器人有一個他之前都沒有發現的功能。
將樹苗種下去之后,機器人會在樹苗根部注射一股液體。
看不出液體是什么玩意兒,應該也是合成的。
胡江山趕緊上了一臺機器人的控制室,去調出底層信息查找不明液體的說明。
原來如此,注射的液體是一種植物助生劑。
這種助生劑不僅可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而且還能在初期幫助植物迅速扎根生長,短期內達到茁壯的程度。
這可就厲害了,這就屬于良性版的揠苗助長了。
本來需要幾年的時間高大植被才能呈現,現在很可能大大提前了。
到底能提前多長時間?胡江山也不知道。
說明書上也沒寫,只能看最終效果了。
胡江山又看了一會兒,這五臺自動植樹機器人并不是雜亂無章的植樹。
行動還是非常有規律,有跡可循的,幾乎每個位置都很合適。
胡江山也不再做干預,讓他們自己去干了,就算有一些小瑕疵也沒關系。
胡江山又回到了特種工具研發與制造設施里。
他現在要著重研究一下這座設施的功能,找到極限,到底都可以研發什么樣的機器設備?
其實理論上只要能想得到的設備,都可以制造出來,但肯定是有極限的。
比如說太空飛船,至少這種等級的設施是搞不定的。
還有超大型設備也是難點,能夠造多大是一個未知數,比如大型盾構機就肯定不行。
胡江山在中央控制室打開研發系統,然后打開了預制特種機械工具的列表。
【多地形室外清潔機器人】
【全自動室內清潔機器人】
【全天候安保機器人】
【自動園區通勤車】
【建筑物修繕機器人】
【廚師機器人】
【太陽能緊急供電車】
……
坦白說,光是這些系統預制的機器設計就很有用處了。
比如說室內和室外兩種清潔機器人,就是胡江山現在需要的玩意兒。
前面提到過,現在將軍島上辦公室和洞穴廠房的衛生工作一直都是由張瑞等團隊員去做的。
雖然工作量不算大,但是也占去了一些時間,費了很大的功夫。
如果有了專用的機器人,那就可以節省這些人力,讓這些寶貴的研發人員不需要再做衛生工作了。
還有園區通勤車,這也是非常需要的東西,省的去外面買電瓶車了。
對了,還有廚師機器人……
這可是好東西,可以給員工們做菜。
不過胡江山又覺得不對,這東西單獨搞出來也不太合適。
除了做菜做飯以外,還需要其他的功能,比如說餐具清洗。
所以如果要做好餐飲后勤,肯定要做全自動廚房這類東西,這就還需要好好設計一下了。
另外,建筑物修繕機器人也有必要去造幾臺。
在海島上,這些玩意兒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島上又潮濕又曬,還有帶有腐蝕性的海風。
島上的建筑物表面受到侵蝕的情況很嚴重,定期修繕非常重要。
胡江山本來是想找專業人士定期過來檢查,然后做修繕處理的。
如果有了全自動的機器,那就不需要了,不僅省下一大筆費用,效果應該會更好。
就在這時,胡江山忽然注意到一臺設備的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