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時代在變
p;只有反對黨的媒體、同情老兵的民間團體、其他組織在發聲。而在島外就熱鬧了,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乃至日韓都在報道。
臺灣老兵確實是沉默的一群人,幾十年來沒有發聲的權利。
這是他們第一次集體公開亮相。
香港的中立派都異常關注,左派報紙更是搖旗吶喊,隔空助陣:
“當高雄眷村的老人對著福建方向焚燒紙錢,當基隆的退伍兵用山東方言教孫子識字,這種文化血脈的頑強存續,恰恰證明政治從未征服人性!”
“掐指一算,臺灣老兵年輕的也有50多歲了,年長的更達70歲以上。留給他們的人生時光還能有幾年?這是我們完成倫理救贖的最后期限!鐵絲網封鎖的不僅是海岸線,更是一個民族對自身良知的背叛!”
而《前進》雜志也乖覺,馬上推出一個舉措:在雜志上刊登廣告,幫老兵轉信。
短短幾天,就有老兵的家書登載。
他們不知從何寫起,也不知家里人到底還在不在?只有薄薄的一張信紙,里頭都是交代自己的小名,寫下當初離家的過程,簡單說說現在的生活。
有的標注:“江蘇徐州東街張王氏收!”
有的是:“山東萊陽趙家溝轉交!”
如此種種,都在臺灣各界以及島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好!好!”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直到開放為止!”
香港這邊,陳奇和傅奇馬上實施后續計劃,有兩個活動要做:
一是繼續給姜思璋帶歌,讓他們出專輯,用專輯去街頭籌款,要吸引臺灣社會的廣泛同情,在六月份搞一次萬人大集會!
二是大陸要表態,歡迎老兵回來云云。
這個陳奇做不了主,他得急速進京。
…………
而在京城,真理部、文化部、廣電正組織一場全國電影會議,準備說說進一步改革的事兒。
然后,真理部的王領導就收到了臺辦和香港轉來的雙份報告,介紹了臺灣老兵運動和當前的輿論環境,以及一手挑起事端的某人。
“大家說的沒錯,盡會添亂!”
他面無表情的看完,冷哼一聲,卻沒什么怒意,抄起電話道:“陳奇同志回來了沒有?回來馬上叫他來見我!”
掛斷電話,他背手在屋里走了兩圈,終于忍不住樂了。
王領導與朱領導不同。
朱領導是寬松自由,王領導呢……嗯,他可不覺得真理部就是研究研究電影問題,陳奇干的事兒,才是真理部該干的。
“好小子!”
(今天身體不舒服,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