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拍劇任務
第759章 拍劇任務
同時。
同樣在明年1月1日實行的,還有另外兩項變動:
電影局、中影從文化部劃歸到廣電,但各地的制片廠和電影公司仍然歸文化部管理——這項決定就很一言難盡,愈發造成了國內電影體系混亂。
1996年,制片廠才劃歸廣電。
2008年,文化部的電影職能才全部剝離。
總之這項調整,讓廣電和文化部都很難受,業內人士一片悲觀。
相比之下,第二條就非常不起眼了:
1月1日起,嶄新的東方公司正式掛牌,由文化部劃歸到真理部直屬!
…………
朱領導的辦公室。
廣電的艾部長、丁橋、凌玫、陳奇齊聚,討論政策發布之后應該如何開展。
“戲院很容易,影視城麻煩,光是選址、設計就要很久。因為要考慮港方劇組的便宜程度,越近越好,總不能他們過了關還要浪費一天時間在路上,那樣也不方便。”凌玫道。
“嗯,要選取適中的位置。”
朱領導用了個“適中”。
誰也沒提深圳,按理說這才是距離香港最近的。但是咧,影視城規劃面積會很大,深圳每塊地都有用途,而且深圳與廣東還不一樣。
廣東是廣東,深圳是深圳。
深圳更多是代表中央意志的,這么說吧,從1990年起,深圳的財政、金庫之類直接與中央對接。所以影視城放在廣州還是深圳,性質不一樣的。
凌玫也不想深入,又道:“我們初步設計了清明上河園、明清宮殿、明清民居、民國風情,小陳,你對建設有什么想法?”
“我的意見是按需而建。先決定幾部重點的影視劇,依照影視劇需求的背景先建一部分建筑,這樣效果會更好,也能打出名氣。”
“這個主意不錯!”
艾部長點點頭,道:“國內古裝劇和民國劇比較多,需求很大。小陳你從香港能拉來什么劇組?”
“香港也是古裝和民國。香港倒不急,他們拍劇快,一家電視臺每年出20-30部劇,在棚里糊弄糊弄就拍完了,不會慢條斯理等我們。
我們建出點樣子,再拉劇組也不遲。還是先考慮內地。”
陳奇頓了頓,道:“從明年起,東方公司會進入電視劇領域,我常年在外,對這塊不太了解。目前我們最長的劇有多少集?”
“呃,那應該是京城電視制片廠拍的《四世同堂》!”
“那有多少集?”他追著問。
艾部長面露一絲尷尬,道:“28集!這是已經完整播出的,不包括《紅樓夢》等未拍完的。”
“跟您請教,這個標準是怎么定的?”
“2集叫單本劇,3集叫連續劇,達到12集叫長篇連續劇。”
艾部長道:“去年電視劇總產量是700多集,今年能達到1300多集,增加了62.5%。雖然精神產品不是以數量取勝,但這樣一個巨大的增長速度,至少說明全國各地制作電視劇的熱情。我們對影視城將來的使用率也充滿信心。”
1300多集?
后世國產劇巔峰時,能飆到17000集。
相比較電影,電視劇更是大浪淘沙,屎里淘金。由于基數過大,國產劇爛成那樣,卻也能挑出幾部不錯的。
陳奇想了想,道:“東方公司可以先拍兩部長劇。既然古裝和民國的多,我們就拍這兩種題材,影視城根據需求先蓋一些建筑。”
“你們大概能拍多少集?”
“不少于50集吧!”陳奇非常豪氣。
嗯???
幾人一愣,《西游記》300萬拍了11集,還得自己去找錢。這兩部50集,得花多少錢啊?
朱領導還好心提醒,道:“小陳,你們沒做過電視劇,可以慢慢來,先拍一部試試。”
“沒關系,我們有信心!”
“好好好!有小陳同志出馬,必是精品!”艾部長生怕他反悔,馬上戴高帽。
“那我就等你的劇本了,我很期待的。”凌玫笑道。
丁橋非常復雜,他從明年起就是廣電的副部了,依舊主管電影,但好在與陳奇的聯系沒有斷,亦道:“你不如把《包青天》續上?當年只寫了一個鍘美案,到現在還重播呢。
再寫幾個案子怎么樣?”
“我也沒啥靈感,我琢磨琢磨吧!”
陳奇笑了笑,話音一轉,道:“不過其中有個問題!電視臺拍劇是有撥款的,東方公司沒有。
在國內做電視劇沒收益,我們雖然能自己賺錢,但拍一部兩部倒罷了,萬一將來拍多了,只出不進,那就不太好。當然國家交給的任務,我們肯定完成,我只說一下實際情況。”
“這?”
朱領導和艾部長對視一眼,確實是這么個問題,但此刻沒法給答復。
&ems